“小保”讲医保丨异地转诊人员如何备案?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讲医保”系列短视频。异地转诊人员如何备案?主播君小保为大家解答。
君小保介绍,转诊不用慌!异地就医备案指南,与生命赛跑也要保障权益!
适用人群
所患疾病需要通过转诊转院到统筹地区或备案地外就医的参保人员(省-市-县三级快速通道)
材料准备三件套
① 身份证/医保电子凭证/社保卡
② 河南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
③ 具有转诊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转院单
双通道极速备案
线下闪电办:
取号→提交材料→立即办理
线上两日达: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政务服务平台、河南省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河南医保”小程序
选择“异地就医”模块→填报信息→2个工作日办结
小保特别提醒:
备案有效期6个月 备案信息可随时取消
在备案有效期内,住院报销比例在备案地降低10个百分点左右,在参保地不降低。
小保讲医保,保你明白,保你健康!
来源: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
“小保”讲医保丨异地急诊人员如何备案?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讲医保”系列短视频。异地急诊人员如何备案?主播君小保为大家解答。
君小保介绍,突发疾病不用急,就诊医院来备案!
异地急诊抢救人员由就医地医院录入急诊信息,视同已备案。
急诊备案后,住院报销比例降低10个百分点左右。
备案有效期:
当次备案有效
小保特别提醒:
备案有效期内,住院报销比例在备案地降低10个百分点左右,在参保地不降低。
小保讲医保,保你明白,保你健康!
来源: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
“小保”讲医保丨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如何备案?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讲医保”系列短视频。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如何备案?主播君小保为大家解答。
君小保介绍,临时就医别担心!仅凭身份证即可办理!
适用场景
旅游、探亲、出差等。(省-市-县三级通办)
材料准备两步走
① 身份证/电子医保凭证/社保卡
② 河南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
双通道极速备案
线下闪电办:
取号→提交材料→立即办理
线上两日达: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政务服务平台、河南省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河南医保”小程序
选择“异地就医”模块→填报信息→2个工作日办结
备案有效期6个月 临时外出备案可随时取消
小保特别提醒: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成功后,在备案有效期内,住院报销在备案地降低20个百分点左右,在参保地不降低。
小保讲医保,保你明白,保你健康!
来源: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
我的大病保险要怎么报销呢?
编辑:《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
居民医保与商业保险有区别吗?
很多人拿商业保险来比较,说商业保险缴费低报销比例高,“一元保”只要交一块钱。这里请您注意:基本医疗保险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商业保险属于商业性质。商业保险基本都是划定年龄和限定病种的,只有居民医保这种政府的社会保险,才不管年龄多大,病有多重,敞开大门一律纳入。很多商业保险报销都是以居民医保参保为前提,都是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再进行报销。比较起来,居民医保最具性价比。居民医保缴费标准较低,参保不设门槛,没有年龄和健康状况的限制;在全国各地很多大医院住院还可以异地结算直接报销,非常方便;这都是其他医疗保险所不能比的,具有明显的优势。为自己参保,求一份安心;为儿女参保,献一份爱心;为父母参保,尽一份孝心。
意外伤害能报销吗?为什么有些人报不了?
意外伤害是可以报销医疗费的,如果无他方责任、无非法行为、无故意致伤行为,这样的意外伤害住院医药费用可以报销,其报销范围、起付线、报销比例与普通疾病住院的规定相同。但如果是有他方责任或非法行为等,比如犯罪、吸毒等人为的、有第三方责任造成的医疗费用,按规定不能报销。医保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意外伤害报销的服务和监管,确保您依规享受待遇权益。
我现在参保缴费了,有哪些待遇可以享受?
济源参保居民按参保年度和政策规定享受医保待遇。包括普通门诊、“两病”门诊用药、慢性病特殊病门诊、普通疾病住院、生育分娩医疗费用、“双通道”药品、大病保险等医疗保障待遇。简要概括起来就是管小病(日常门诊统筹500元),治慢特病(43种慢性病、35种重特大疾病、262种门特药品),防大病(基本医保15万元,大病保险40万元),保生育(自然分娩1000元,剖宫产2000元)。
缴费到底是自愿,还是一定要参保缴费?
应该依法参保!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民有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参保是您的义务,享受待遇是您的权利。“依法参保、覆盖全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健康和医疗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为了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无从谈起”,建议您树立健康风险意识,转变观念,从自愿参保缴费到依法参保缴费进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