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搜索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政策直达平台
选择部门
全部
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教育体育局
工业信息和科技局
财政局
审计局
公安局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交通运输局
农业农村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态环境局
民政局
司法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水利局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局
应急管理局
医疗保障局
全部
智能问答
我要咨询政策
向12345热线发起诉求
什么是资源环境审计?
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机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实施的审计监督。 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促进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履行资源环境监管职责,有利于促进资源环境政策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和有效执行,有利于促进资源环境相关资金征收、管理、分配、使用以及相关项目建设运行的规范有效。
什么是企业审计?
企业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国有以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的审计监督。具体组织中,还包括对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境外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和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工作,将国企国资审计作为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举措。2015年,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提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和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对国企国资审计提出新的要求:一是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做到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走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不留死角;二是完善审计监督体制机制,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推动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问责到位;三是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促进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做强做优做大,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什么是金融审计?
金融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国有或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贯彻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的情况以及上述单位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进行的审计监督。 金融审计通过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审计监督,密切关注各项金融活动、各个金融市场和各类金融风险,促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揭示阻碍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推动金融反腐,从而实现维护安全、防范风险、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目标。
什么是民生审计?
民生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定和谐为目标,依法对与人民群众利益最为密切的民生资金、项目和政策进行的审计监督。民生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维护人民利益,确保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资金拨付和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不断完善和发挥实效,推动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民生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各级政府中参与扶贫、“三农”、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文化、教育、医疗、救灾等民生政策制定与执行、资金和项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或单位,主要包括:发展改革、财政、社会保障、住房与城乡建设、交通、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扶贫、农业、水利等部门,以及从事项目施工、建设、监理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首页
上8页
<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