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搜索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政策直达平台
选择部门
全部
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教育体育局
工业信息和科技局
财政局
审计局
公安局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交通运输局
农业农村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态环境局
民政局
司法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水利局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局
应急管理局
医疗保障局
全部
智能问答
我要咨询政策
向12345热线发起诉求
我市职工医保缴费政策是什么?
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生育保险由单位缴纳,个人不再缴纳;我市“两险”合并实施后,缴费实行合并收费,集中统一缴纳。 缴纳标准: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缴纳标准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9%,其中单位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7%;个人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其他非财政拨款用人单位的缴费率为职工月工资总额的9.5%,其中,单位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7.5%;个人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按照当年度政府公布的基数缴纳,“两险”缴费率为8.5%。 个人账户: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月定额划入,标准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月定额划入,标准为2021年度济源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水平的2%(2021年济源基本养老金月平均额度为2736.97元,个人账户返还额度为55元/月)。
我市参加职工医保人员可以享受哪些门诊待遇?
可享受:职工门诊统筹待遇、门诊重症慢性病待遇,门诊重特大疾病及门诊特定药品待遇。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原则?
2021年1月1日后入伍的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时间从批准入伍时间开始计算,每服满6个月义务兵役发放一次,不满6个月按6个月发放,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门诊重特大疾病及门诊特定药品待遇如何申请,都有哪些病种及其支付标准是什么?
参保人员向承担门诊重特大疾病及门诊特定药品鉴定工作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申请。申请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复印件,近期1寸免冠相片2张,确诊病历复印件(加盖病历复印章)、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具的3个月内的疾病诊断证明及其他相关申报资料。 门诊重特大疾病病种包括(共35种):终末期肾病、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苯丙酮尿症、耐多药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胃肠间质瘤、HER2阳性乳腺癌、晚期胃癌、III/IV期鼻咽癌、外周T细胞淋巴瘤、晚期肾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发生骨髓瘤、前列腺癌、多发性硬化、黄斑变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特发性肺纤维化、肝癌、甲状腺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结肠癌、直肠癌、黑色素瘤、套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胃肠胰内分泌肿瘤、肢端肥大症。 门诊重特大疾病病种实行限额管理,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终末期肾病支付比例为85%,其他病种支付比例为80%。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门诊重特大疾病费用数额计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参保人员使用门诊特定药品相关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不设起付线,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0%。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门诊特定药品费用数额计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环境监察,查什么?
环境监察人员的权利 实施现场检查时,从事现场执法工作的环境监察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中国环境监察执法证》等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说明执法事项。 环境监察人员有以下的权利: (一)进入有关场所进行勘察、采样、监测、拍照、录音、录像、制作笔录; (二)查阅、复制相关资料; (三)约见、询问有关人员,要求说明相关事项,提供相关材料; (四)责令停止或者纠正违法行为; (五)适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企业切记:不可暴力抗法,不执行、不配合监察人员工作。否则后果严重。 环境监察一般检查内容 1、企业生产情况 企业所属行业及主要产品; 近一段时间的产品及产能,各条线是否正常生产。 2、企业环保落实情况 项目是否依法履行环评手续,查看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等。 查看项目的性质、生产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采用的污染治理的措施等是否与环评及批复文件一致。环评批复五年后项目才开工建设的,是否重新报批环评。 检查项目投运后,是否进行了环保竣工验收。环保竣工验收手续是否完备。 生产车间:原料涉酸、碱、及其他易腐蚀性的车间地面是否做防腐处理,并定期进行保养。生产过程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检查排污许可证申领、排污申报执行。 八大方面 (一)污水污染治理监察 水污染环境监察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水量、废水的分质管理、处理效果、污泥处理、处置。是否建立废水设施运营台账。 污水排放口监察 监察污水排放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排污者的污水排放口数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检查是否按照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设置了监测采样点、检查是否设置了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总排污口是否设置标志牌等。是否按照要求设置在线监控、检测设备。 排水量复核 有流量计和污染源监控设备的,检查运行记录,有给水量装置的,根据耗水量计算排水量。 无计量数及有效的用水量凭证的,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手册给出的同类企业用水排水系统数进行估算。 排放水质 检查排放废水水质是够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检查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检定、校验情况。 检查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水质监测记录。如有必要可进行现场监测或采样。 检查雨污、污污分流情况,检查排污单位是否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 事故废水应急处置设施 检查排污企业的事故废水应急处置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可以保障对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产生的废水实施截留、贮存及处理。 检查处理后废水的回收利用情况 (二)废气污染检查 检查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量。 锅炉、石化、化工等燃烧产生的废气检查 检查化工、石化等企业连续产生可燃性有机废气是否合理的处理方法,采取回收利用或焚烧方式处理,间歇产生可燃性有机废气采用焚烧、吸附或组合工艺处理是否合理。 检查锅炉燃烧设备的审验手续及性能指标、检查燃烧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二氧化硫的控制、检查氮氧化物的控制、检查烟尘的控制。 工艺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源 检查废气、粉尘和恶臭排放是否符合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检查可燃性气体的回收利用情况; 检查可散发性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运输、装卸、贮存的环境防护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除尘、脱硫、脱销、其他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 废气排放口 检查污染者是否在禁止设置新建排气筒的区域内新建排气筒。 检查排气筒高度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 检查废气排气筒道上是否设置采样孔和采样监测平台。 检查排气口是否按要求规范设置(高度、采样口、标志牌等),有要求的废气是否按照环保部门安装和实用在线监控设施。 无组织排放源 1)对于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尘的排放点,有条件做到有组织排放的,检查排污单位是否进行了整治,实行有组织排放。 2)检查煤场、料场、货物的扬尘和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是否按照要求采取了防止扬尘污染的措施或设置防扬尘设备。 3)在企业边界进行监测,检查无组织排放是否符合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 (三)固体废物污染源现场检查 检查固体废物来源 1)检查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产生方式。 2)根据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GB5058检查生产中危险废物的种类及数量。 固体废物贮存于处理处置 1)检查排污者是否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需要保护的区域内,假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2)检查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及贮存场是否设置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 对于临时性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所 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 检查排污者是否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转移 1)检查固体废物转移的情况。 2)检查转移危险废物的,是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经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经接受地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 检查是否设置了固废及危废标志牌。 检查污泥处置合同、污泥运输磅称记录等,判断污泥产生量是否合理。 (四)噪声污染源现场检查 是否按照环评文件或环评批复要求设置噪声污染治理设施,噪声是否达标。 (五)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查 场地污水处理设施(单元)、涉重环节、固废(危废)堆放场所、化学品堆放场所等是否进行防渗漏、防腐措施。有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措施是否到位。 (六)环境风险及应急预案现场检查 检查应急预案编、评、备、落实情况,附应急演练看中情况文字、图片及相关资料。 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的初期雨水池(如化工、电镀、印染、涉重等行业)和应急事故池等。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名称、数量、有效期等)。 (七)对生态环境现场检查 1、建设单位未经环保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拆除、闲置、关闭污染处理设施、场所。 2、不得违反排污口设置规定、私设暗管、私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3、在禁止建设区域内违法建设,同时项目建设要符合规划。
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以下简称两险)合并实施,缴费标准有哪些?
1.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缴纳标准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9%,其中单位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7%,个人为本人工资总额的2%; 2.其他非财政拨款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为职工月工资总额的9.5%,其中单位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7.5%,个人为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 3.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按照当年度政府公布的基数缴纳,缴费率为8.5%。
参保人员办理基本医保关系在职转退休,从办理之日起什么时间为其变更个人账户划入额度?
次月。
实行职工门诊共济政策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1.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2.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其余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部分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3.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月定额划入,划入额度为55元。
首页
上8页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8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