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政府>政府公报>2022年第3号(总第17号)>管委会办公室文件
索 引 号: 005691947/2022-00341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发文字号: 济管办〔2022〕19号
标  题: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2-05-20 发布时间: 2022-05-25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片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委会各部门:

《济源示范区“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已经示范区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520

济源市示范区“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审议稿)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2182)《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济政〔20215)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济管〔202110)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济源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1.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再上新台阶

综合观测体系更加健全,监测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土壤水分站4气象自动区域站31个,国家站地面观测实现自动化农业、生态等重点领域气象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预报预警精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15%预警信息覆盖率提升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5分钟,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稳居全省前列。

2.重大气象服务能力实现再提升

有效应对201984-—5日暴雨引发山洪、2021年汛期8轮次强降雨等重大气象灾害,为各级党委政府部署防灾减灾和人民群众避灾赢利了先机。成功保障黄河小浪底首届半程马拉松比赛、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中国白银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发挥。

3.生态气象保障效益实现新突破

融入保障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开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旅游、健康、疫情防控、供暖、能源等领域气象服务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突破90%,公众满意度保持在86分以上。开展冬凌草蔬菜制种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涉农气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成立济源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开展精细化环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王屋山获评“避暑旅游目的地”,率先在全省完成辖区集聚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完成中部区域人影能力建设项目,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逐步完善。充分发挥气象助力脱贫攻坚保障作用,圆满完成对口帮扶脱贫任务。

4.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

组建预报业务创新团队,成立创新工作室,4项科研成果荣获地厅级奖励,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找准人才队伍建设弱项,足额落实人才引进补助政策,完善人才引进、交流、培养办法,人才队伍素质稳步提升。

5.气象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组织和责任体系,成立济源示范区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深化部门合作,与应急管理、水利、河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进一步落实,国家、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济源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任务。气象法治建设推进有力,气象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6.建引领作用发挥新成效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时组织开展党支部、工会换届选举,基层组织能力进一步增强。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保持,连续三年荣获平安建设优秀单位,首创省级健康单位。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全力推进管党治党落细落实,良好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发展,连续5年保持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部门大局和谐稳定。

(二)“十四五”发展形势

1.机遇与挑战

锚定“两个确保”对气象工作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时期,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为济源气象强建设提供新机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助力经济转型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对气象服务提出新需求。

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气象工作提出新挑战。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暴雨、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强发并发,气象灾害仍然是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2021济源持续遭遇大暴雨、黄河海河流域暴雨洪涝,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

科技创新为气象强建设提供新动能。随着计算机、通信、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的迅速迭代发展,卫星、雷达和智能化气象监测技术不断创新,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业务、科研、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持续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有效应对气象灾害风险和挑战提供了新动能。

2.差距与不足

气象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不高。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机理和预报预警的技术仍存在局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缺乏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领军人才。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监测精密方面存在短板。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区观测站网稀疏,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捕捉能力不足。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垂直连续观测能力不足。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影响的动态观测缺乏,区域和城市碳监测能力不够。预报精准方面存在差距。台风、西南涡、黄河气旋等高影响天气系统预报能力不足,极端性、突发性、局地性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准确率和提前量不能满足需求。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发展缓慢。服务精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气象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气象服务机制有待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没有完全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亟待健全。

二、发展蓝图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和河南气象精神,服务济源在“两个确保”大局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气象事业发展高质量,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的绚丽篇章提供高水平气象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确保气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促进气象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2.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保障能力,践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宗旨,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3.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切实增强气象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气象关键支撑能力。

4.坚持协调发展、聚焦融合。着眼于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高度融入国家和济源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深化气象多领域合作,提高共享共用水平,培育气象发展新格局统筹济源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各气象业务领域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夯实气象强区基础。基本建成与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率、天气预报准确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全省先进水平,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气象保障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韧性城市建设效益更加显著气象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全省前列

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气象强区。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及气象保障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气象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十四五”时期济源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现状

目标

指标属性

1

科技创新

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

%

40

50

预期性

2

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

%

8

15

预期性

3

精细服务

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

%

96

100

约束性

4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86

91

约束性

5

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覆盖率

%

70

90

预期性

6

精准预报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

%

85

90

预期性

7

24小时温度预报准确率

%

80

84

预期性

10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

分钟

35

45

预期性

11

精密监测

地面气象观测要素覆盖度

%

78

86

预期性

12

气象观测数据可用率

%

78.6

85

预期性

13

台站探测环境达标率

%

98

100

约束性

14

气象信息化

-—市网络带宽

Mbps

100

200

预期性

三、发展任务

十四五”期间,济源气象事业必须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坚持趋利避害举,在济源防灾减灾、经济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夯实气象强区发展坚实基础

1.提升气象监测精密度。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加密布设多要素气象观测站升级改造气象应急观测装备,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提升垂直立体气象监测能力。完善农业、生态、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发展综合、智能、协同观测业务深化社会化气象观测应用积极开展志愿气象观测站招募工作

2.提升气象预报精准度。完善综合监测与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提升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提升集合预报技术在强致灾天气预报中的解释应用能力,发展数值预报业务应用能力,建立本地预报预警指标完善精细化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道路结冰等定量化气象风险评估和预警业务提高分灾种、分区域、分行业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水平预警时间提前45分钟以上。

3.提升气象服务精细度。优化面向灾害决策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开发针对防灾减灾、城市生命线系统、市民生活、经济发展等相关的应用场景,提升高影响天气智慧服务能力。建成济源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强化气象、自然资源和规划、应急管理、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共享联动,建立18+1水库及城市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为风险预警、精准治理、智慧防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建立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实现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精细化管理。

4.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支撑环境建设,升级气象通信网络,完善气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实时监测监管平台,引进“天镜”系统本地化,实现通信业务全流监控建立网络安全设备防御监控系统,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和预案,完善保障气象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

(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开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服务提高极端暴雨(雪)、大风、干旱等灾害全天候、高精度的综合立体监测服务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精准度,延长气象灾害预见期。做好防汛抗旱、风雹雷电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气象服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提升城市运行“生命线”智慧气象服务能力。基于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气象与城市精细化治理深度融合开展济源新型智慧城市气象服务。加强城市内涝和城市小气候气象服务产品开发,开展极端天气对供水、供电、供暖等安全运行的影响评估,提高运行智慧气象服务水平。推进城市街区通风影响评估,配合完成通风廊道规划。加强区域性建设、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修编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提升城市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3.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将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纳入各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完成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评估及区划,加强承灾体数据的共享共用,形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数据“一本”。加强风险普查成果在城乡规划、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深度应用。提升气象科普基地软硬件水平,推进将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演练,提高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范和应急救援保障服务能力。

4.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健全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提升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推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数字乡村建设。加强气象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的共建共享共用。

(三)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1.增强粮食生产气象保障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提升工程。围绕济源粮食生产、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提高主要农作物农用天气预报精细化程度和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化保障能力。开展农业灾害保险气象服务,保障粮食安全。

2.做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品牌。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施气象服务提升行动,实现直通式气象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重点围绕锦田种苗绿色智能园艺产业园、绿茵种苗蔬菜种业+高山蔬菜复合种植,建设十字花科蔬菜制种气象灾害防御综合实验基地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定工作,增加寺郎腰大葱、卫佛安西瓜、邵原富硒南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打造“气候好产品”等系列气候标志品牌。

(四)创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示范

1.提升生态气象支撑保障能力。在“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重点区域建设符合管控要求的生态气象保障示范工程。提升高分卫星气象应用能力,加强森林火险遥感监测。建设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监测、评价和预报系统。加强气候承载力监测分析评价和风险预警,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

2.提升大气污染防治保障能力。推进发展济源生态环境气象中心建设,提升环境气象预测预警水平。巩固基于气象条件的科学精准治污成果,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提升重污染天气、细颗粒物和臭氧预报、森林火险预报预警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服务能力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改善空气质量,助力保障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济源试点建设

3.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气象保障能力。深入开展黄河生态资源治理气象服务,切实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围绕小浪底水库、黄河北岸灌区等工程,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气象贡献率评价,提升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以济源厚重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积极融入古济水“护源”“溯源”和济水源综合保护开发工程,推进济水气象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

(五)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气象保障示范

1.加强全域旅游气象保障支撑能力。配合实施“大景区”提升计划,加快完善王屋山、黄河三峡、五龙口、九里沟、小沟背等景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完成王屋山国家 5A 级景区、小浪底北岸新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提升景区气象灾害监测保障能力。

2.提升全域旅游气象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太行山旅游协作圈,实施“旅游+气象”战略,丰富特色旅游气象服务产品供给推进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设推进天然氧吧、特色气候小镇、旅游避暑目的地等建设助力提升智慧旅游管理水平持续做好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小浪底观瀑节等重要旅游节会活动服务,打造“乐居乐游乐养”的旅居慢城和“花园式”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气象服务示范。

(六)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走在前

1.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实施中部区域(济源)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地面标准化固定作业站点建设。推进地面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建立智能精准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

2.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耕耘”行动计划以建立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型业务、趋利型服务、减灾型保障为主攻方向,以提高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能力为重点,实施人工影响天气重大战略实施保障行动、现代化提升行动、安全提升行动等“三项行动”,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救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中的服务保障作用。

3.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和监管体系。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完善人员队伍管理体制和财政保障机制。加强作业装备和弹药的购销、运输、存储、使用等安全管理,加强对作业人员备案和培训,制定完善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七)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1.建立研究型业务创新体系围绕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深化业务科技体制改革,转变业务技术发展方式,建立研究型气象业务模式。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天气气候变化规律及风险应对措施研究将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生态气象、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技术科研攻关项目纳入科技研发计划,形成业务科技问题凝练、科研开发、业务转化应用等各环节有机衔接、上下游左右岸互动的业务技术创新链,推进业务系统迭代升级

2.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合作。建立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动态分析机制,制定有针对性人才培养措施,健全创新团队运行管理模式。加强上下部门和横向部门合作,探索开展特色的科技创新工作。利用地方资源,支持气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地方党校培训体系,将气象高层次人才建设纳入地方人才工程。

(八)强化气象治理效能

1.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加大雷电防御宣传检查和整治力度,完善雷电防御基础设施,将防雷安全纳入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有效防范因雷电灾害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发生。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重大战略气象保障职能。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重构集约贯通的业务流程,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研究型业务。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推进气象“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考评机制。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加强行业社会管理,构建竞争有序的现代气象市场体系。

3.加强气象法治建设全面推行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推动气象法治文化建设,强化法治宣传的精准性、实效性。探索开展基础性、关键性气象标准制定,加强标准化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4.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依法全面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深化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全面落实防雷安全监管责任,推动建立政府防雷安全责任体系,创新开展“互联网+”监管工作,提升气象社会监管信息化程度。加强对防雷检测资质单位管理力度,规范防雷检测技术服务市场。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5.健全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体系。完善气象科普业务布局,建立相应的业务流程、标准和规范,针对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重点人群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推进气象科普标准化发展和社会会化发展。

重点项目

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整体效能,围绕支撑气象基本业务发展、保障国家战略需求,统筹实施三项重点工程项目,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一)济源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工程

以气象预报“精准化”为核心,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建立大数据分析处理中心,健全立体化、精细化、智能化、全天候、全时域综合观测及信息保障体系完善精准化气象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立普惠均等优质均衡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的预警时效和预报精度,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实现监测精密到乡镇、预报精准到村和社区、服务精细到人。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生态环境及大气污染治理气象保障工程,提升现代交通、旅游、能源供给、物流业发展、重大活动保障等能力。

(二)济源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程

构建精准化、标准化、直通式、智能型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为政府管委会决策部署、部门应急联动、社会公众防灾避灾提供重要支撑。建设与预警管理部门实现标准化对接的预警信息共享发布平台,建设智能化、可视化的预警产品加工制作平台,面向薄弱地区、重点地域建设直通式信息发布渠道,面向广大公众建设基于位置的精准化突发事件预警发布渠道,运用新兴技术拓展智能型发布渠道,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打通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

(三)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建设项目

713天气雷达楼进行功能布局优化、基础设施维修气象文化宣传提升,更新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一部,充分发挥速度快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现代化监测预警作用。加强雷达楼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以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和继承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为主题,结合气象防灾减灾、济源优秀历史文化,积极打造国家气象科普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坚持党的领导,助推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同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建设与发展规划整体部署,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气象事业发展高质量。

(二)加强组织协调,落实保障措施

集聚开发区、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气象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规划有效实施的组织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各类公共资源、社会资源,共同发力推动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施。

(三)强化资金保障完善投入机制

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出事项和投资预算合理安排支出规模。统筹协调重点工程投资渠道,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气象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

(四)严格监督检查,确保规划实施

气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和统计、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完善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将规划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年度进行督促检查考核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确保规划的落地实施。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