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 政策解读 > 部门解读
关于《济源示范区“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解读
发布机构: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 时间:2022-05-20

一、编制背景和意义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济源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气象强区建设的转型攻坚期。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河南省气象局、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等决策部署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21〕82号

4.《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济政〔2021〕5号

5.《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济管〔2021〕10号

三、主要内容

主要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发展环境,主要从六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围绕“十四五”发展形势,认真分析机遇与挑战,深刻剖析差距与不足。

第二部分:发展蓝图。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项内容。主要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和河南气象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坚持协调发展、聚焦融合并分别制定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

第三部分:发展任务。包括以下项主要任务:一是夯实气象强区发展坚实基础;二是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三是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四是创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示范;五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气象保障示范;六是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走在前;七是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八是强化气象治理效能。

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整体效能,围绕支撑气象基本业务发展、保障国家战略需求,统筹实施三项重点工程项目,即:济源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济源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程,实施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建设项目,旨在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实施济源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即: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助推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组织协调,落实保障措施;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完善投入机制;四是严格监督检查,确保规划实施。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