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政府>政府公报>2022年第2号(总第16号)>管委会办公室文件
索 引 号: 005691947/2022-00280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发文字号: 济管办〔2022〕10号
标  题: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促进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2-04-01 发布时间: 2022-04-12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促进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片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各市管国有企业:

《济源示范区促进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示范区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241日     

   

济源示范区促进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新形势下,为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豫政办〔202136号)有关要求,结合济源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等实际情况,特制定示范区促进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示范区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提高站位、抢抓机遇、创新理念,加压奋进、乘势而上、主动出击,与基金公司开展深度对接洽谈,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探讨合作模式,找准合作契合点,大力发展基金,用金融活水更好浇灌实体经济,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升级,为济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奋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二、计划目标

力争到“十四五”末,济源示范区基金总规模突破60亿元,2022年底,新增(参与)基金总规模达5亿元,打造全省一流创投高地。

三、基本原则

(一)政策导向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政策引导性和让利性,精准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二)市场运作

严格遵照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互惠互利原则,参照市场惯例及行业标准,建立创新性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济源示范区建设,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三)专业管理

从母基金到子基金,由专业基金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和运作,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

四、工作内容

(一)推动基金“引进来”

1.充分挖掘现有基金效益。截至目前,济源示范区实际运营投资基金4支,基金总规模11.5亿元,实缴额度7.51亿元,实际投资额度6.85亿元,占实缴额度的91.21%。一是两支政府投资基金:(1)济源兴达城市建设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实缴资本1.01亿元。基金主要用于七号信箱小镇和篮球城地下停车场项目,目前基金投资完成额为1亿元。(2)河南王屋山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规模1.5亿元,实缴1.5亿元,基金分别向小有洞天民宿改造升级、济水源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运营两个项目投资8000万元、5000万元,目前基金投资完成额为1.3亿元。二是两支创业投资基金:(1)河南兴豫生物医药基金,规模2.5亿元,累计投资13个项目,累计投资金额2.15亿元。(2)河南德瑞恒通高端装备创业投资基金,规模2.5亿元,累计投资企业共22家,累计投资金额2.4亿元。

2.加快2022年规划基金落地见效。一是推动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济源子基金落地。目前已签订基金合作协议并成功注册落地济源,下步将发挥基金引导带动作用,深挖基金项目库,推动基金与项目精准对接,为济源引入新兴产业,实现济源市产业链的完链、补链、延链;二是深化济源新兴战略产业投资基金对接工作,目前已商定基金组建及出资方案并考察基金投资项目,相关资料已提交省农开公司审核,3月底前双方签订基金合作协议,投资重点为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三是成立济源中小企业风险缓释基金。目前,济源投资集团与半岛港湾控股集团组建合资公司运营中小企业风险缓释基金合作协议已正式签订,3月底前完成公司在济注册落地,扩大示范区应急转贷资金规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推济源中小企业发展;四是落实智慧互联产业基金济源的首期认缴工作,已于217日提交管委会主任办公会研究通过,首期认缴4000万元拟3月底到位,并签订基金合伙协议和反投比例协议。

3.鼓励探索企业创投试点。支持国有企业和产业龙头企业进军创投行业,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鼓励产业龙头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设立企业风投公司或创投基金,鼓励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参股行业龙头企业设立的并购基金或行业基金,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未来产业布局和延链、补链型投资。

4.强化对接上级政策基金。积极对接河南民营企业扶持发展基金、豫沪合作产业发展基金、河南省数字经济政府引导基金、河南省生物医药新材料政府引导基金以及其他省政府投资基金,加强与财政厅基金工作专班沟通交流,结合示范区产业资源和优势,谋划设立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积极推荐直投项目、招商项目和设立子基金等。

(二)确保基金“投出去”

1.做实济源域内企业创业投资。相关职能部门要立足济源重大战略,聚焦优势领域、特色板块,比如纳米材料、白银深加工、钢产品深加工、文旅发展等,定期组织投融资、资本招商对接活动,着力梳理本地上市后备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小巨人企业,建立企业对接机制,优化尽调服务,储备域内优质企业资源,动态管理潜在投资企业库,促进在全省甚至全国成规模、成气候、成焦点。

2.做精具体化项目基金投资。瞄准省、市重点项目,推进传统产业高位嫁接、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前瞻布局,靠不断的延链补链强链、不断的技术改造、不断的迭代升级来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加大有色、钢铁、化工向先进合金材料、先进钢铁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转型的具体产业链项目基金投资力度,坚持科学化、具体化、精细化,鼓励引导创业投资主体与金融机构、行业组织、新闻媒体联合举办创业投资路演活动、创业投资论坛和创新创业大赛,推动投融资双方对接。

3.做优政府对外直接投资基金。依托现有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氢气资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探索推进向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氢能储能、基因工程和碳捕集工程纵深发展,推动创业投资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建立长期性、市场化合作机制,推动发展投贷联动等合作模式。强化政府投资基金依法以股权转让、创业企业回购、并购重组、基金接力等方式实现市场化退出。

(三)着力基金“管理好”

1.按照权责利相统一原则,确保权责分明落实到位。发展改革和统计局、财政金融局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对政府创业投资基金及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其他服务机构的指导、监督与绩效评价工作。政府创业投资基金中的政府出资部分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2.坚持底线思维,准确把握风险与收益平衡点。在省级平台出资必须参与基金管理的情况下,综合研判基金资金来源、基金投资重点领域、基金投资投向、资金管理模式等因素,务实选择基金管理团队,实现加快产业发展和基金投资回报的目标。

3.加强基金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和管理。政府投资基金及企业创投基金试点等基金运作中,坚持构建规范的基金治理结构,明晰运作及监督程序,完善投资决策机制。基金管理可选择专业、优质第三方基金机构,确保各个环节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健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制度,防范基金运营风险。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示范区分管领导牵头,成立示范区基金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金融局,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各责任单位按照工作台账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基金落实工作。

(二)强化统筹协调

各责任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分管责任人专项推进基金工作开展,厘清责任、明确重点、细化措施、确保落实,按旬向专班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按月召开专班工作推进会,有问题要及时汇报,随时召集专班成员单位协调解决。

(三)定期督导检查

各职能部门要比照示范区工作专班成立各自的工作专班,市基金工作专班会不定期对政策、台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

附件:济源示范区促进基金高质量发展工作台账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