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政府>政府公报>2019年第1号(总第37号)
索 引 号: 005691947/2019-00080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济政办〔2019〕11号
标  题: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农户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19-02-16 发布时间: 2019-02-16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农户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

《济源市农户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2月16日


济源市农户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开展“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我市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9〕5号)等文件要求,我市2019年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2020年要基本完成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以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建立市政府统一领导、镇政府规划指导、村级组织负责组织实施,市、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分级负责的运行体制和公共财政支持、主管部门监督指导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充分尊重农村、农民历史形成的居住现状和居住习惯,不增加群众负担,保障农民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广泛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工作。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充分考虑村庄自然资源、空间形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条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确定目标任务和治理模式,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防止生搬硬套、搞“一刀切”,杜绝“形象工程”。

(三)坚持建管并重,治理有效。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户参与厕所改造和管护。引导村级组织、企业、农民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参与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工作,防止粪液粪渣随意倾倒,造成二次污染。

(四)坚持分步推进,久久为功。各镇(街道)要坚持规划引领、长短结合制定改厕规划,要在实施农户厕所改造的同时,加大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逐步配套管网和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三、改厕模式

本着经济实用、维护简便、因地制宜、资源利用的原则,确定农户厕所改造模式(已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PPP项目的村除外)。

(一)在城镇污水管网覆盖地区,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内,以及河流沿线和其他有条件的村庄,推广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

(二)在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厕所;

(三)在山区、丘陵等不适宜三格化粪池等施工的村庄,把储粪池不渗不漏、粪便不暴露作为基本要求,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其他卫生厕所。

农村新建住房均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鼓励厕所入户进院,有条件的村庄积极推动厕所入室。

四、工作任务

(一)各镇、玉泉办事处2019年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二)采用完整下水道式改厕的村,改水改厕要同步进行,达到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的目标,2019年计划完成64个村。

(三)配套实施粪污治理。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各镇(街道)要结合村庄保洁工作,根据各村(居)改厕户数,合理配备专业抽粪车辆,配备专业服务队伍,实现粪水、粪渣定期收集、有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五、补助政策

市、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多方筹集农户厕所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资金。

(一)按照改厕设计方案,实施三格化粪池式改造,达到“六有”(有墙、有顶、有硬化、有门、有窗、有照明)标准且厕具选择符合《一体式化粪池》(DB41/T1605—2018)标准,主要参数达到《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标准,改造完成通过验收的,省级补助200元、市级奖补500元,其余改造资金镇(街道)、村(居)、户自筹解决;采取其他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的奖补政策另行制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改厕费用由省、市、镇(街道)三级负担。

(二)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的村庄外,其他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包括管网和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场站),投资按市镇(街道)两级财政各50%分摊,具体建设规划、建设模式、补助办法等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制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推进我市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建立以市委农办牵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保护局、财政局等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推进机制。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户厕所改造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确保如期保质安全完成改厕任务。

(二)搞好培训指导。各镇(街道)对本辖区内各村(居)改厕工作负总责,明确各村(居)改厕工作责任人,做好各村农户厕所改造的规划设计、施工招标和报审备案工作。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根据各镇(街道)、村(居)确定的改厕模式,改厕项目设计、施工招标等进行技术审核,做好技术指导,同时编写技术规范,对各镇(街道)技术人员、改厕负责人员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对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促使农户改变传统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改厕。

(三)建立信息平台。市委农办负责全市农户厕所改造信息平台建设,实行统一编号,分级录入。各镇(街道)、村(居)摸清各村(居)改厕底数,制定台账,做好信息的录入、上传改厕图片和户主信息等。上传信息内容将作为奖补依据。

(四)严格资金使用。要加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资金的使用管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程序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各镇要建立健全农户厕所改造资金管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要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农户厕所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鼓励农户自备砖、砂石、水泥等建筑物料或以出工等形式参与改厕。

(五)加强督导考核。市委农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加大对全市农户厕所改造的督查力度,重点督查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资金支持、改厕进度、建设质量、群众满意度等。建立周督导月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各镇(街道)农户厕所改造进度,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农户厕所改造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


附件:济源市农村户用厕所改造2019年任务计划表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