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交通先行。面对市民日益多元化、高品质的出行需求,济源绘出一张清晰的一体化公共交通运营“线路图”。试运行一周来,效果如何?群众反映怎么样?11月3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实地体验“新线路”带来的公交出行新变化——从智慧站台查询信息到乘车体验,处处都能感受到“便捷”与“舒适”的双重升级。
“线路优化举措非常贴心,极大方便了日常出行。”“以后去市区,也能乘坐免费公交车,真是太好啦!”“这一举措非常得民心,我们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在新增的208路公交高速东站站牌前,多名群众一边候车,一边夸赞。玉泉街道旧河庄居委会居民张冬梅高兴地说,儿媳在市区做生意,之前开车往返,总为停车难、耗油多烦恼。现在好了,坐公交车出行,冬暖夏凉,安全便捷,省油又省心。
公交驾驶员朱小龙介绍,这条线路每天早上6点10分发车,高峰时段5至8分钟一班。开通一周以来,乘客越来越多,主要服务周边群众和下高速的乘客。目前,有8辆车在运行,一天有90多个班次。
随后,记者来到新增的108路公交牡丹园站站牌前,看到多辆公交在此汇集,老少乘客结伴上下车,秩序井然。一位乘客欣喜地说:“以前开车来游玩,游客一多,停车很不方便。现在可以一家人乘坐公交出行,便捷又安全。希望开通更多这样的线路,方便更多群众出游。”司乘人员介绍,牡丹园客流量大,还建立了公交车补能中心,满足新能源公交车补电需求。目前,112、108、103线路的12台公交车在此停靠、补能。
优化后的新线路,不仅让公交车跑得更快,更让市民的出行多了“温度”。在202路公交城展馆站,设计精美的新公交站台令人耳目一新。站台内增设座椅,乘客在等车时也能舒适歇脚,尽显科技感与舒适性。偌大的屏幕前,很多市民驻足查询,轻点屏幕,公交的实时位置立刻显示,“距离本站3公里,预计5分钟后到达”,屏幕下方还清晰显示沿途所有站点。“以前等车心里没底,不知道要等多久,现在方便多了。”市民李阿姨边说边操作,“还能查换乘路线,对我们老年人太友好了。”
“优化线网布局,主要是为了倡导绿色出行、缓解交通压力、降碳节能增效,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和产业发展。”济畅交通物流集团交运公司负责人葛晶介绍,济源城市公交原运营线路10条,总里程149.8公里。调整后,公交运营线路达到17条(包括优化原线路10条、新增5条和开通2条夜班线路),总里程226.1公里;日间公交线路平均长度由15公里降低为13.3公里,平均非直线系数由2.16降为1.46。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公交线网优化线路,截弯取直,减少绕行,提高公交服务效率;扩大公交线路覆盖范围;增加发车班次,减少乘客候车时长,实现早高峰时段发车间隔5~8分钟、平峰时段发车间隔10~18分钟、夜间线路发车间隔不大于15分钟;向高新区、经开区、轵城镇、承留镇等环外延伸,服务周边镇(街道)及企业发展。
新公交线网试运营以来,整体秩序良好。截至目前,示范区共投入公交驾驶员136名、运营车辆148台,各线路车辆调度有序;日间线路客流8.3万余人次,与上周相比增加2.1万人次。葛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该公司将不断推进公交服务的人性化和多元化,为乘客提供更加放心、温暖的出行体验。
喜人的变化正在发生。随着公共交通网络的不断延展和通达深度加强,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