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第三届“王屋种谷”菜花季系列活动在王屋镇谭庄村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合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蔬菜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种子协会、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农谷委员会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示范区领导吕旅、侯波、李会林、赵会生、苗圃出席有关活动。
当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部研发中心揭牌成立,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蔬菜产业主战场,以“国家领军人才+地方研发团队+国有企业+地方龙头企业+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创建国际一流的蔬菜种子深加工基地、新品种研发和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徐衣显、张友军为研发中心揭牌,与会人员进行了观摩。
开幕式上,徐衣显代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出席活动的专家学者和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王屋种谷”菜花季活动的举办是济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依托“中原农谷”推进“王屋种谷”建设的有力抓手。济源以万亩花田作为天然布景,着力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研学科普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引来数十万游客到此体验乡土风情、探寻诗和远方。济源全力做好用“小种子”撬动“大产业”、让“小菜花”成为“致富花”的大文章,成为全国最大的洋葱杂交种子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不断激发出乡村蓬勃发展、全面振兴的新气象。济源持续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顶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用科技为蔬菜种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济源将以节为桥、以花为约、以种为契、以会为机,携手共筑“种业新高地”、共绘“农旅新画卷”、共创“振兴新路径”,凝聚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源篇章的磅礴力量。
张合成指出,济源通过菜花季推动农业融合、蔬菜制种、休闲观光以及特色农业发展,实现了“小种子”撬动“大产业”的飞跃。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部研发中心落地济源,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之举。希望中心依托济源“全球十字花科制种核心区”的地理优势,推动种质资源、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等创新要素向济源集聚,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手中的真金白银。
张友军表示,王屋山下的这片沃土,拥有发展制种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蔬菜制种已经成为济源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济源种”正逐步打响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研发中心必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科技创新的新高地,进一步促进蔬菜种业跨越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现场播放了蔬菜制种专题片,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代表发放了物资,王屋镇谭庄村党支部书记讲述了以蔬菜制种强村富民的发展故事。
本届菜花季还举办了蔬菜制种技术研讨会、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十字花科制种技术集成与推广”培训会等一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