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济源:济水河畔的守护密码
来源:济源日报 时间:2025-04-17 09:04

编者按: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大河之南、华夏腹地的河南省各地市近年来携手并肩、奋楫争先,不断创新形式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凝聚起全民护国安、卫山河的磅礴伟力,使国家安全理念如春风化雨,润泽人心,奏响中原大地的国家安全宣教强音。央广网河南频道携手各省辖市委办公室推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河南省各地市十年来精心谱写的“国安华章”。

央广网济源4月11日消息 济源,这座镶嵌在太行山与王屋山之间的古城,自古便是中原腹地的咽喉要道。济水之源的清流穿城而过,滋养着这片土地上千年文明,也孕育了济源人民对“守护”二字的深刻理解。济源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守护家园,以创新进取的精神捍卫根基。而今,当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春风吹拂中原大地,济源人将这份传承千年的守护精神,化作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宣教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强系统性推动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力量,构建“教育铸魂、文化浸润、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宣教体系,在拓宽宣教渠道上,坚持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安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进一步巩固。

让守护国家安全成为广大学子的青春实践

从“听故事”到“写故事”,从“台下看”到“台上演”,济源市沁园中学通过组织学生们自编自导“国安情景剧”,让国家安全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变成了可参与、可传播的青春实践。“我们坚持‘做中学’理念,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学生们自编自导的 ‘国安情景剧’在校园多平台上进行展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沁园中学校长马军说。

在济源市北海健康路小学,学生利用剪纸特色活动,创作出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剪纸画,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化作传递国家安全观念的“流动课堂”。还有济源市第四中学,依托校本课程,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泥塑艺术教育中,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推动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高质量。坚持探索学科融合新路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将国家安全教育和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衔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国家安全教育成为拓展、延伸学科教学的重要素材和资源。

让国家安全元素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晨光熹微,愚公路公园的银杏叶在春风中摇曳,翠绿的叶片与“国家安全”立体雕塑相映成趣。这座承载着愚公移山精神的城市公园,在2024年完成了一场蜕变,原本常规的休闲步道化身国家安全教育长廊,竖立着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讲述反间防谍知识的展板,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市民的安全认知。

这样的场景,是济源将城市资源转化为教育载体的缩影。近年来,济源先后打造了5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展馆(主题公园),将生态景观与国家安全元素深度融合。此外,济源还打造了青少年国防教育展馆,通过文字、图片和军事武器模型等,增强青少年群体国防意识,提高国防素质,坚定爱国信念。

每到四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浪潮便会席卷济源全城。从太行山麓到蟒河之畔,从社区广场到校园操场,随处可见的国家安全元素将整座城市装点成“没有围墙的国家安全课堂”。

据统计,济源设置咨询台260余个,发放国家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为群众答疑解惑。相关人员发放国家安全宣传画册75000余份、宣传彩页60000余份等,积极营造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多维宣传 构建国家安全“铜墙铁壁”

发布“产城安全承诺”,组织企业代表签署安全责任书;发起“守护黄河生态”倡议,群众代表宣誓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小浪底库区生态巡查与生物入侵监测;在王屋山抗日旧址、杜八联革命纪念馆设置国家安全教育实景课堂……济源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紧扣“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定位,聚焦工业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等重点领域,通过开展“安全产城·守护愚公家园”系列活动,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原载于央广网客户端)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