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激发“园”动能 点燃发展“新引擎”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侯琪琳 时间:2024-10-28 09:06

深秋时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在邵原镇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处处涌动着拼经济、促发展的澎湃热潮。

10月24日,记者走进邵原产业园劳保园区,干净整洁的道路和一座座高标准、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拓销路,以“满弓紧弦、只争朝夕”的状态掀起生产热潮,奋力冲刺“四季度”。

和传统纺织厂不同,河南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智能化、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一团团棉条经过加工之后形成棉纱。“我们紧盯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引进全自动生产线,提高了纺纱工艺,节约了人工成本,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该公司负责人说。

为拓宽市场,提高产品质量,让劳保产品“扬帆出海”,邵原镇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生力军的作用,积极引进日本纺织工艺、配套设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刚建成的梳毛机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调试设备。这是园区首个利用外资参与投资建设的项目。”山井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中金介绍,该项目采用日本传统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的舒适度、耐磨性和耐油性,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美国等国家。项目投产后,每天可生产棉纱15吨,年产值在5000万左右。

夯实基础、优化提质,是提升园区发展硬实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邵原镇强化“项目为王”理念,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激发“园”动能,厚植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形成区域内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在园区北部的施工工地,工人们争分夺秒,进行基础施工垫层作业。“我们紧盯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抢抓施工‘黄金期’,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项目进度,确保今年年底达到竣工条件。”该项目负责人蒋波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和“推进器”。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邵原镇聚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精准部署,靶向施策,通过入企走访、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设置帮办代办点、宣传惠企政策等措施,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产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从“搭框架”到“精装修”,从“有”到“特”,目前,该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形成“1个劳保产业园区、20个手套加工车间、N个手套加工农户”的“1+20+N”劳保产业集群,实现了棉花种植、棉纱和手套加工、仓储物流三产融合发展。2023年,邵原产业园区企业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同比增速为15.47%,上缴税款700余万元。

邵原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赵冠男表示,下一步,邵原镇将以建设邵原产业园为契机,依托现有的劳保产业,扩链、延链、补链,推进劳保产业产值向30亿元目标奋进,实现小棉花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