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济源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成果受关注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王鸿斐 时间:2024-09-03 08:18

9月2日,记者从示范区林业局获悉,济源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成果受到业内关注,于日前召开的第五届野生动物监测和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动物声学科学与应用大会上以墙报形式展示,并荣获“自然保护地科研监测优秀奖”。

济源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总面积约45.4万亩,主要为栎类次生林,是以保护猕猴和金钱豹等重点保护动物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15年,济源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实施金钱豹及伴生物种红外相机监测项目。项目以济源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为实施单元进行科学布局,共计在覆盖全保护区的52个2km×2km网格中布设了103台红外相机,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金钱豹等重要物种进行综合观测与研究。

2015年以来,济源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共识别物种77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钱豹、林麝、褐马鸡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黄喉貂、红腹锦鸡等9种。首次在太行山记录到赤腹松鼠、黄腹鼬(南太行山为其地理分布北界)和褐马鸡(河南省鸟类新纪录,南太行山为其地理分布南界);首次以影像记录证实欧亚红松鼠在河南太行山的自然分布。

据了解,通过红外相机技术,济源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首次绘制了保护区资源分布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专家通过保护区2015年至2022年间记录的876次金钱豹出现信息进行影像辨识,确定济源境内太行山金钱豹个体数量由之前的6至8只增加为9至13只。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