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王屋,见证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传承;滔滔黄河,激荡着创新发展的时代脉搏。
在愚公故里这片产业发展的丰饶沃土上,民营经济是驱动发展的关键引擎。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头部企业,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利集团”)锚定“愚公移山谱写新篇、两高四着力做示范”奋斗目标,深度融入示范区“1+5+N”战略布局,将企业发展与区域振兴紧密相连,依托民营企业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优势,书写着一家传统有色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的崭新传奇,以一系列新成绩、新创新、新思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利动能”。
创业靠胆识,强企靠科技。从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小厂,到如今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行业标杆,金利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坚守绿色循环发展初心,以“排头兵”的锐气攻克多项“卡脖子”难题,让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创新迭代中持续攀升。
近年来,金利集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力度,依托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装备,打造原生、再生、综合回收的“循环发展”模式。在生产中建立互补系统,实现铅锌联产,推动各类物料从单一式处置向系统化、流程化、资源化、市场化的可循环应用转变,提取回收金、银、锑、铋等有价金属,实现了将生产废料变为生产原料,整个生产线形成闭环循环,走出了一条低碳化、可循环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在绿色发展领域,金利集团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率先实现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与超低排放,各项排放指标远低于“2+36”城市执行的特别排放标准和省控标准,年处理60万吨废旧蓄电池的生产线实现“封闭式处置、全资源回收”,真正将“绿色金利、循环利用”的使命落地。
在创新生态构建上,金利集团深化“产学研协同”机制,与国内多所科研院校共建研发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推动技术成果落地,打造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核心动能。
目前,金利集团拥有省级科研中心及专业的研发团队,累计获得国家专利207项,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液态铅渣侧吹炉直接还原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自主研发的纯氧侧吹熔池熔炼炉工艺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科技成果鉴定,一步直接熔炼再生铅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更是企业融入区域战略、实现能级跃升的核心抓手。金利集团深谙此道。近年,金利集团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思路,精心布局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助推绿色发展,形成“项目引领、链式发展”的良好格局。
2022年,投资30亿元承担科技部“固废资源化”重大项目,仅用13个月就建成投产铅基多金属项目,创造了“金利速度”。2024年,航空及微电子新材料项目点火,总投资11亿元,自主研发的侧吹炉技术,解决了低浓度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属行业首创。2025年,总投资20亿元的年产15万吨低碳短流程新能源汽车及船舶用高纯锌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新型高效火法炼锌技术,较传统锌冶炼可降低能耗约30%,污染物排放量减少40%以上,既满足了区域高纯锌新材料需求,又为新能源汽车、船舶产业提供关键原材料,实现“链上增值,集群发展”。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目前,金利集团已具备年产铅锭60万吨、锌锭20万吨、黄金10吨、白银2000吨、硫酸80万吨、次氧化锌5万吨、冰铜2万吨、三氧化二锑4万吨、七水硫酸锌1万吨、精铋4000吨、精镉1000吨、碲锭100吨、锡锭200吨的生产能力。
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金利集团始终坚守“不忘初心、反哺桑梓”的宗旨,依托民营企业贴近基层、扎根民生的独特优势,在就业保障、乡村振兴、公益事业等领域持续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民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成为济源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实后盾。
锚定目标开新局,乘势而上再出发。金利集团将抓住新的历史机遇,秉持愚公移山精神,以“绿”筑发展之基、以“智”聚转型之力、以“新”拓升级之路,向着实现千亿目标、打造“百年金利”的宏伟蓝图勇毅前行,为济源“愚公移山谱写新篇、两高四着力做示范”注入强劲动能,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