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一、总体工作开展情况
商务局作为此项提案的主办单位,第一时间向分管市领导汇报,积极和协办单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沟通,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成立专门提案办理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牵头办理科室,指定专人具体办理。4月9日上报了办理实施方案,6月20日向提案委员答复办理情况,并按照要求向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市政府督查局、政协提案委提交资料,7月17日参加市政协组织的重点提案座谈会,9月5日精心组织政协委员实地调研,及时和提案人联系沟通,调整工作思路,确保提案办理效果。
(一)学习调研摸清现状。先后2次组织餐饮企业60余人赴“中国厨师之乡”长垣、“八朝古都”开封、郑州分别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参加“2018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级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发布会”,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9月13日-15日参加长沙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学习举办食品博览会的成功经验;11月13日邀请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张海林为全市餐饮业200余人授课,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3次组织餐饮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深入分析我市餐饮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机遇及挑战,找准差距以及下一步努力方向,形成《济源市餐饮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二)积极推进政策落实。根据《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餐饮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7〕62号)文件,借鉴其他地市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结合我市实际,草拟了《济源市促进餐饮业转型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从品牌创建、融合发展、绿色发展、交流合作、人才培育等各个方面,进行资金扶持。目前,该《扶持办法》已向市领导汇报,按照市领导的指示要求正在做进一步修订完善。
(三)搭建平台助推餐饮。先后组织开展3场济源特色美食展,成功举办“首届黄河鲤鱼美食节暨黄河鲤鱼美食大赛”、“第二届黄河鲤鱼美食节暨济源金兔烹饪大赛”,开展4场美食推广进乡村、进景区、进社区、特色小吃网络评选活动,以一条“黄河鲤鱼”、一只“济源金兔”为代表的济源味道基本形成菜系。
(四)“济水鱼脍”独树一帜。济源作为愚公移山神话故事的发祥地,历史源远流长,“土馍”其工艺传承几千年,做法独特,被收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土馍之乡”,绝无虚言,历史价值极其珍贵;同时济源依黄河小浪底而座,大坝拦腰而建,黄河鲤鱼一网全收,尽在眼底,吃正宗黄河鲤鱼,济源实至名归,独特的地理资源打造了济源招牌菜“济水鱼脍”,形成菜系,生食黄河鲤鱼,历史传承至今,目前正在积极申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积极争创国字招牌。2017年11月初我市被授予“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今年我局牵头积极申创“中国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工作,2018年11月19-21日,中国烹饪协会组织全国知名专家莅临济源,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验、交流座谈等形式,在我市召开中国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专题研讨论证会,计划12月中旬专家组再次评审验收、颁发奖牌,“中国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成功摘牌,对我市餐饮业的转型发展将产生重大意义。
(六)餐饮品牌重点打造。一是继续开展“济源十大名店、名菜、名厨评比”活动,命名一批济源名店、名菜、名小吃和“品黄河鲤鱼,尝金兔味道,济源特色美食示范店”,对周婆婆粥铺等21家特色小吃店进行颁奖。二是组织开展“三名”资格认定工作。2018年11月21-23日,省餐饮协会组织专家组莅临济源,对我市申报的7家河南名店、12家河南风味店、32道河南名菜、18道河南名吃、12名河南大师进行考评验收,对我市餐饮品牌的打造又是一项实际举措。
(七)注重培养后备人才。对21位技术能手进行表彰,积极协调人社局,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升我市餐饮业的人才储备能力,为餐饮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已申报职业技能鉴定审核44人,其中中式烹调师中级6人,高级38人。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下步,我们将以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为根本点,着眼长远规划布局,出台相关政策红利,优化餐饮业发展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点打造美食街区。目前市政府正在打造的济水源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其作为济源市百城提质的一号工程,规划面积7000亩,以济渎庙为核心,以“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开发原则,以泉带园,引水造景,打造自然生态园林景观。在其中规划特色美食街区,逐步将餐饮企业引导入住,力争3到5年内打造成豫西北独具特色的餐饮美食特色街,这里将会变成集旅游观光、文化交流、美食休闲、健康养生于一体的水文化生态慢城。
(二)餐饮品牌再铸辉煌。积极引导支持餐饮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老字号、豫菜品牌示范店等品牌,在现有数量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以品牌促质量、促发展,形成良性发展格局,以品牌打造我市餐饮特色,叫响在全国的知名度。
(三)倡导餐饮绿色发展。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创建一批绿色餐饮企业(单位),到2020年,力争建设5-10家省级绿色餐饮企业(单位),10-20家市级绿色餐饮企业(单位),引导鼓励餐饮业向上下游延伸经营链条,积极与农业、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对接,大力推进产业联动发展。
(四)鼓励对外交流合作。组织策划中原餐饮博览会、饮食文化推广、美食节、厨艺展示等活动,挖掘整合我市地方特色美食资源,宣传推介“食在济源 食在中原”,增强餐饮业文化软实力。认真总结首届中原餐饮博览会办会经验,2019年我市拟再次牵头承办第二届中原餐饮博览会,我们将提前筹划,前期积极开展工作,力争将中原餐饮博览会打造成我省的餐饮名牌展会,进一步提升其知名度。
(五)抓住重点强化监管。以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目标,坚持严字当头、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以各项制度落实、从业人员管理、原辅料质量安全关、制作关、器具消毒关等为重点抓手。深入开展量化分级提档升级行动、明厨亮灶质量推广行动,加强监督抽检,严厉打击餐饮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升我市餐饮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