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事关企业和群众重大财产权益,涉及千家万户、影响各行各业,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近年,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面历史遗留、流程梗阻、服务失衡等问题,创新构建“机制攻坚+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模式,累计解决登记难题152个,惠及1.38万余户家庭、2万余家企业。
机制攻坚
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是不动产登记的“老大难”,涉及规划、住建、消防等多个领域。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成立深化整治“登记难”工作专班,建立“周调度、月研判”会议制度,针对国电大岭风电、优洋饮品等企业项目及建业系列小区等民生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档案、一问题一方案”;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组合拳,打破了一些因手续缺失、权属不清导致的“办证僵局”。
在攻坚存量问题的同时,该局着力从源头上防范新增问题。该局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证”“验收即交证”模式,将权籍调查、材料审核等环节前置至项目竣工阶段,实现房屋交付与产权办理同步完成。目前,升龙城C区、宝龙广场等21个项目的业主均实现“一手拿钥匙、一手领证书”,13个新建商品房项目办证率达100%。
流程再造
激活效率提升“新引擎”
针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环节多、耗时长、材料繁”问题,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推行工程建设项目“验登合一”审批模式,将规划核实、土地核验、消防验收等竣工验收环节与产权登记所需的房屋面积测绘等业务整合,通过“一次委托、多测合并、一套数据”实现测绘结果跨部门共享,将原来15个工作日的办理周期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审批环节从2个减少到1个。同时,该局打造“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综合窗口,将11类106项业务纳入统一服务体系,实现不动产登记、税费缴纳、水电气暖过户“集成办理”。针对二手房交易中的资金周转难题,该局推行“带押过户”模式,累计为企业、群众节约“过桥”资金超875万元。目前,一般转移登记、抵押登记业务1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查封、注销等简单业务1小时内即可完成。
数字赋能
构建全域覆盖“服务网”
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托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服务从“线下窗口”向“云端平台”延伸,实现服务触角全域覆盖。
该局打造“不动产登记+金融”“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平台”等数字化服务矩阵,依托豫事办APP等平台,提供电子证照下载、办理进度查询等“掌上服务”。同时,该局在9家银行网点推行“不见面审批”模式。企业、群众办理抵押登记业务无需到登记大厅,在银行即可完成申请、审批、领证。围绕农村不动产登记便利度不高问题,该局在镇(街道)以及银行等地设立38个服务网点,配备自助查询终端,建立“乡镇受理、市级审核”联动机制。该局还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针对农村宅基地登记优化流程,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电子证照在金融授信、子女入学等领域的跨部门互认,更让“数据跑路”替代了“群众跑腿”。
从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民生温度,到“验登合一”的效率速度……一系列创新举措破解了登记难题,维护了企业、群众的合法权益,擦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下一步,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更精准、高效、暖心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