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源活跃着一支“银发”队伍。他们主动投身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一线,将个人所能所愿与社会所需所求紧密融合,以“银龄志愿红”绘就了最美“夕阳红”的动人画卷。9月15日,记者走进这个群体,深切感受到“老有所为”的责任与担当。
在北海街道锦源花苑,记者看到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居民怡然自得……提及这些变化,居民都感慨万分:“这可要感谢老姚。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提升了,邻里关系更和睦,文化活动也更丰富多彩。”居民口中的“老姚”是北海街道新蟒园社区锦源花苑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姚绍俭。
72岁的姚绍俭是一名退休教师,居住在锦源花苑。2017年夏,面对该小区无物业管理,居民怨声载道的现象,他主动承担起小区业委会工作。8年来,他带领小区党员成立党支部和“红色业委会”,创建“红色引航站”党建服务品牌;协调铺设暖气管道、安装高清摄像头、升级门禁系统,建设快递驿站、党建书屋和微型消防站等,通过“党建+物管”模式,将曾经的脏乱差小区打造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充满活力的“红色物业示范点”。
锦源花苑的做法和经验是济源盘活“银发资源”助力基层治理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持续擦亮“银耀济源”品牌,积极搭建“银龄治理显担当”“银龄调解护和谐”“银龄宣讲传党音”等平台载体,推动“银龄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熠熠生辉。
今年端午节前夕,济水街道滨河社区祥和景华苑居民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小区“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的成立。该服务队由19名老同志组成,通过开展入户走访、节日慰问、生活照料等助老服务,为小区高龄老人提供精准化服务,营造“低龄帮扶高龄”的“以老助老”氛围。同时,该社区还充分挖掘离退休干部的“银发智慧”,积极引导具备法律专业知识、拥有多年基层调解经验或在群众中威望颇高的老同志参与社区治理,目前已有4名老同志进驻“家门口调解室”,积极参与“逢9议事”,“银龄资源”正在成为小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气顺了,诉求讲明白了,问题也解决了,这调解我们心服口服!”两位曾闹得不可开交的居民,经反复调解后,握手言和,并一起将锦旗送到了北海街道专职调解员赵传德手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赵传德于2015年退休后,利用自己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全身心投入基层矛盾化解和普法宣传工作。多年来,他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80多起,其中涉法涉诉重大疑难案件40余起,探索建立了“一庭三组”矛盾纠纷化解法,受到省、示范区政法综治机关和司法部门的肯定,并被聘为示范区综治中心顾问。
“银龄”巧解千千结,余晖映满万家安。在济源像赵传德这样的“银发调解员”,还有赵永国、范江波、乔凤琴、赵旺泉、张正常……今年以来,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持续开展离退休干部到居住地或活动服务地社区(村)报到工作,引导离退休干部融入基层治理网格担任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等,积极参与政策宣讲、民情收集等“十项服务”,搭建老干部智慧经验与基层治理“痛点”“难点”的桥梁纽带。目前,300余名老干部、老党员将自己宝贵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化为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