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持续改善济源环境空气质量,近日,济源示范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2025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坚持质量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对标先进、分类治理、精准施策,扎实抓好结构优化升级、工业企业提标治理、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面源污染防控、重污染天气应对、监管能力建设六个专项攻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奋勇争先。
《方案》提出,2025年蓝天保卫战要实施六个专项攻坚30项具体任务。一是结构优化升级专项攻坚,包括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低效产能、推进传统产业集群专项整治、加快煤电结构优化调整、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和全面巩固清洁取暖成果等五项任务。二是工业企业提标治理专项攻坚,包括全面完成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推进低效失效治理设施整治核查、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和加快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等四项任务。三是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专项攻坚,包括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监管、常态化开展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查、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和加快提升清洁运输比例等六项任务。四是面源污染防控专项攻坚,包括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秸秆露天焚烧管控、持续加强烟花爆竹污染管控、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和开展畜禽养殖业氨排放控制试点等六项任务。五是重污染天气应对专项攻坚,包括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实施差异化精准管控、强化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开展环境绩效等级提升行动和限时清除高值热点等六项任务。六是监管能力建设专项攻坚,包括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强化污染源监控能力和严格执法监督帮扶等三项任务。
《方案》明确了济源的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不高于78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不高于4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66.5%(243天),重污染天数比例不高于1.5%(5天)。与2024年相比,PM10年均值将下降3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值下降1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减少2天,优良天数增加8天。截至4月底,上述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改善,年度目标有望较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