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镇办动态
换电模式为绿色出行“续航”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张佩佩 通讯员 王钟毅 商磊 时间:2025-11-14 09:03

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是2025年济源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目前,该项目进展情况如何?是否为群众出行带来便捷?11月11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在济水街道槐仙夜市附近的换电柜前,一名快递员扫码、开柜、更换电池,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他欣喜地说,以前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充电,现在随到随换,一天能多跑十来单业务。以换电代替充电的新模式不仅解决了“续航”问题,还避免了因私拉电线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

这既是新基建与民生需求的结合点,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具体实践。示范区领导高度重视,定期调度,推动便捷、安全的换电模式惠及千家万户,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截至8月底,全区新建换电柜72个,辐射面积36平方公里,在市区构建起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便民换电网络”,将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手机一扫,很快就能满格电出发,再也不用为电动车充电发愁了!”在北海街道马寨小区的换电柜前,一名环卫工人说。

采访中,记者遇到项目承办方济水街道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了解换电柜使用情况,听取用户反馈意见等。谈及项目实施情况,济水街道营商办工作人员介绍,电动车“充电难、充电慢、安全隐患大”,一直是群众日常出行的烦心事。在项目实施前,他们组织工作专班与各街道对接,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确立“主要街道口提升覆盖率、家属楼院口贴近用户需求”的布局原则,并协同项目建设企业科学规划。项目建设企业积极响应,在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运营维护等各环节做好衔接,保障项目落地见效。

换电模式的核心优势是极致便利。群众通过手机操作,很快就能完成电池更换,生活节奏更加顺畅。数据显示,主要服务居民端的东方易电换电柜,配备的电池型号多样,适用度更高,不足一年注册用户已近千人。

对快递、外卖从业者而言,换电柜更是“效率神器”。精准服务该群体的旺满客换电柜,虽然只有15个,但是创造了高达21.6万次的换电纪录。

72个换电柜如同一个个“能量驿站”,分布在济源城区的大街小巷,织就了一张便民利民的能源网络,有效破解了民生难题。济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磊磊表示,未来将持续发力,通过优化政企协作机制、强化安全引导与精准市场推广,让更多群众了解并使用这一安全便捷的新模式,不断丰富应用场景,让“满电出行”的便利惠及更多群众。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