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镇办动态
碾转飘香迎丰收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张佩佩 时间:2024-05-18 12:07

“麦梢黄,碾转香。”眼下又到了吃碾转的时节,市场需求渐增。日前,记者走进素有“碾转之乡”美誉的克井镇西许村,村民制作碾转的场景随处可见:门前支起大锅,煮麦、炒制……阵阵清香扑面而来。

碾转以青麦子为原料,经过脱粒、水洗、翻炒、晾干、去杂、剥皮、拌油等工序制作而成。其口感筋道,清香中略带微甜的风味,挑动着人们的味蕾。

在村民杨喜安家,剥皮机、脱粒机、电磨盘等设备满负荷运行。随着电磨盘的飞速旋转,饱满的麦粒被碾成条状,色泽青绿,甚是诱人。不少群众前来购买,还有一些人拍照片、拍视频,发抖音、发朋友圈……“最原始的食材,最简单的制作,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村民李红告诉记者,这里生意很好,必须提前预订,他一大早就来制作了10余斤碾转,准备送给亲友品尝。

在西许人看来,制作碾转不仅是“忆苦思甜”,还是一种乡愁,是时代印记。西许村党支部委员牛秀兰介绍,该村制作碾转的历史从清乾隆年间开始,每年立夏至小满期间进行。以前,受生活条件限制,群众提前收割一部分尚未成熟的大麦,制作成碾转充当主食。如今,群众在小麦成熟前制作碾转“尝鲜”,制作方式也由传统的手推式石磨变成了电石磨。制作碾转,已成为该村的一项重要产业。

“这个很好吃,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卖碾转,从沿街叫卖到客户预订,收入不错。”村民邵多娇说,碾转可凉拌、可炒制,清香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她通过微信群、抖音、朋友圈转发,以每斤8元至10元的价格,不仅在省内销售,还进行真空包装后发往山东、广东等地,订单不断,供不应求。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发展什么产业、怎么把碾转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是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心头的一件大事。

经过充分调研,村干部决定,种植200多亩小麦,专门制作碾转。该村村委会委员卫军芳说,全村有70多户村民制作碾转,其中上规模的有10多户,每天制作碾转300多斤;零散户有60多户,每天制作碾转100多斤。发展碾转产业后,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碾转好吃,制作过程复杂,周期只有25天左右,保鲜期十分有限。谈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磊表示,今年有几家农户实行真空塑封,将碾转冷冻保鲜,通过快递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值得借鉴推广。在今后的发展中,该村将把碾转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一个特色产业,引进整套真空包装线,对碾转进行低温处理和保存,推出礼盒包装,让碾转走出济源,走向全国各地。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