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镇办动态
汇聚银色力量 护航时代新人成长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王鸿斐 时间:2024-05-11 08:27

“济源是革命老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是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晋豫边革命纪念馆是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继新、于思礼、薛平华等无数先烈前仆后继,为抗日战争胜利和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近日,在北海路小学,一场生动的红色教育主题党课举行,讲授者是北海街道“红色蒲公英”银发宣讲团讲师张文生。

张文生今年77岁,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济源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现为北海街道花园社区“五老”工作室执行主任。

“能够在有生之年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做一些拾遗补缺、添砖加瓦的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有意义。”张文生说,红色教育主题党课可以让学生了解济源革命历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有必要。

据了解,“红色蒲公英”银发宣讲团是北海街道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依托老干部志愿者张文生组建的。该宣讲团成立以来,累计开展主题宣讲、文艺演出130余场,被省委宣传部评为2021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红色蒲公英”银发宣讲团是北海街道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创新活动载体,打造的“五老”特色品牌之一。近年,北海街道以加强组织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五老”工作室,形成了汇聚银色力量、护航时代新人成长的良好局面。

姚绍俭是一名退休教师,现为北海街道新蟒园社区“五老”工作室执行主任、锦源花苑党支部书记。锦源花苑曾是无主管老旧小区。北海街道以“党员联户”为抓手,以“红色物业”为品牌,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管理服务有效途径,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姚绍俭出任党支部书记后,心系群众,与“网格员”一起关心关注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等,为下一代健康成长提供了温馨幸福的环境。

赵传德是一名退休干部、老党员,现为北海街道专职调解员。为把为民、利民、惠民服务落实在基层,把重大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近年,北海街道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创新推行“一庭三组”工作法,重点解决发展中绕不开、躲不过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逐步实现共建共享共治。“通过及时介入调解,社区(居委会)的矛盾纠纷得以迅速化解,邻里和谐了,家庭幸福了,讲道德、重品行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这样,青少年就潜移默化受到了正面影响。这样非常好。”赵传德说,“同样一句话,让‘五老’来讲,大家更信赖;同样一件事,让‘五老’来说,大家更信任;同样一个理,让‘五老’来论,大家更信服。”

赵长宣是一名退役军人,现为北海街道万泉社区“五老”工作室执行主任。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收藏活动,尤其是红色收藏。他的红色展馆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老物件,成立以来累计接待1.2万余人次,学生更是一批又一批慕名而至。“我也没想到自己的展馆这么受欢迎。”赵长宣说,“我通过向学生讲解红色实物,让他们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热情。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

以党建带关键,加强组织建设,紧扣“立德树人”,坚持服务青少年,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创新活动载体,打造特色品牌,北海街道的“五老”工作室成为济源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一面旗帜。

“我们通过‘五老’工作室这个平台,把老与少有效连接起来,让老的传承、关爱、教育、保护小的,小的尊敬、学习、继承、弘扬老的,实现了老少‘双受益、双提高、双发展’。”北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光辉说。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