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文件库>济政办
索 引 号: 005691947/2016-00191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济政办〔2016〕71号
标  题: ​关于印发济源市静脉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16-08-10 发布时间: 2016-08-10
关于印发济源市静脉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济源市静脉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8月5日

 

济源市静脉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

 

静脉产业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和再生利用的产业。建设静脉产业园区(基地)(以下统称静脉产业园),引导废金属、废塑料、报废机动车、废旧橡胶轮胎、废旧机电、废旧电器电子等“城市矿产”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等城镇低值废弃物集聚化、规模化和资源化利用,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集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导向,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依托现有再生资源处理基地(集群)和各类垃圾处理场地,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措施,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及装备,推进“城市矿产”和城镇低值废弃物处理上规模、上水平,实现废弃物处理方式由无害化处置向资源化利用转变,推进循环型社会和美丽济源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推进集约利用。注重“先规划、后建设”,把静脉产业园建设纳入城市和产业规划,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引导各地集聚化、规模化利用废弃物,防止乱铺摊子、无序布局。

2.坚持突出重点,加强协同处理。紧密结合我市的产业基础、城市布局、废弃物产生量、交通区位等实际情况,明确静脉产业园功能定位和再生资源利用重点,提倡跨产业协同处理废弃物和相关设施共建共享,不搞“小而全”。

3.坚持分类指导,促进专业运行。注重各类废弃物特点和适用处理技术,按照“城市矿产”类、城镇低值废弃物类和综合类等静脉产业园的建设要求,开展专业化处理和运行管理。

4.坚持政府引导,强化市场主导。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放宽再生资源利用市场准入条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以废金属、废塑料、报废机动车、废旧机电、废旧电器电子为主的“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升,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为主的城镇低值废弃物的集聚化、规模化处理能力明显增强,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建成一个在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静脉产业示范园。

二、重点任务

(一)合理规划布局静脉产业园

围绕废金属、报废机动车、废旧机电、废铅酸电池、废旧电子电器等为主的“城市矿产”高质化利用和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餐厨废弃物等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玉川产业集聚区济源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建设,争取列入省级静脉产业园示范园区。

责任单位:市玉川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加强城镇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生活垃圾。通过建设大中型中转设施,增强城镇生活垃圾收运能力,提升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采用焚烧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等方式,实施生活垃圾、园林废弃物、医疗垃圾以及污泥等集中处理。对现有的垃圾填埋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资金建设资源化利用设施,推进存量垃圾二次开发和资源化利用。要采用城乡同治、先粗分后细分的方式,逐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建筑垃圾。推进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为骨干,推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集聚化发展。鼓励其他新型建材企业、建筑产业化企业入驻园区,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砂石。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3.餐厨废弃物。将餐厨废弃物与其他城镇生活垃圾协同处理,构建共生耦合产业链,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处理成本。鼓励采用微生物发酵或脱水干燥等手段,将餐厨废弃物再生成畜禽饲料、工业油脂或农业用有机肥料。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1.引导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市矿产”回收网点建设。鼓励回收企业与各类产废企业和静脉产业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和引导回收模式创新,探索“互联网+”回收模式及路径,发展智能回收、自动回收机等新型回收方式。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按照“分类收集、规范运输、集中处置”的原则,做好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等城镇低值废弃物的分类收集、统一运输和集中处理工作,推进城镇低值废弃物运输专业化。建立餐厨废弃物排放登记制度和单独分类收运、密闭运输、集中处置体系。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建设园区服务管理平台

1.鼓励静脉产业园建设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和交易市场,开展再生资源产品、技术、装备等展示、推广和交易。

责任单位:市玉川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支持静脉产业园运输、供水、供电、照明、通信和环保等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各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引导静脉产业园加强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建设,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保护局、玉川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

落实和完善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用地政策。完善垃圾处理收费政策,适当提高收费标准,逐步覆盖全处理成本。严格落实垃圾发电全额收购、上网电价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将资源再生产品列入绿色产品目录和政府采购目录,优先推广使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

统筹现有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建设予以支持。引导和鼓励相关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将静脉产业园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加大对静脉产业园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等模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静脉产业开发领域。鼓励政府投融资平台和社会资本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参与静脉产业园建设和运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用于静脉产业园项目建设。

(三)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市静脉产业园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住建、商务、工信、畜牧、卫计委、食药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支持静脉产业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鼓励再生资源龙头企业以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组织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形成上建回收网络、中连物流运输、下接利废产业的产业链,稳定和保障再生资源供应。

 

主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督办:市政府办公室一科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武部,驻济有关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中级法院,检察分院,市法院,市检院。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8月10日印发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