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号议案办理情况
市旅游局
2016年,我局承办了人大3号议案“关于支持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的办理工作,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年度确定的主要任务
一是研究制定《济源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试行)》,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年创建期内,市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支持创建工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奖励扶持力度。
二是加快审定《济源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以规划引领我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解放思想,转变思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建设运营。建立台账,倒排节点,确保按时完成创建各项工作。
三是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快旅游厕所布局规划和方案设计,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全年完成新建改建旅游厕所53座。
四是加快旅游交通建设,完成蟒河口水库-枣庙冬凌草基地、大峪仙女河旅游道路等18条、100公里旅游道路建设。
五是在加快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市建设时,统筹考虑旅游数据中心项目问题。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景区、星级酒店游客集中区域无线WIFI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进展情况
(一)政府统筹,整合资源,公共服务类基础设施项目快速推进
一是加大政府投资。在2017年第一批政府投资项目中,安排300万元用于全域旅游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其中旅游厕所拟新建6座,标识标牌拟增设标识标牌200个。目前,旅游厕所布局踏勘和规划设计已完成,近期将进行招投标;标识标牌布局踏勘及规划设计正在进行。
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金融支持。近两年来,共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3.57亿元,用于王屋山景区、小浪底北岸新区等六个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争取省级高成长性服务业引导资金70万元,用于大峪东沟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争取国家、省级旅游厕所专项建设资金63.08万元,用于旅游厕所建设奖补。黄河三峡和小沟背景区共争取银行贷款6600万元,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强化规划引导。2016年6月,下发了《济源市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试行)》,对创建5A、4A级景区及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采取创建期财政列支和创建成功一次性奖励的方法予以支持;对镇办、集聚区和社会投资主体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新业态项目、酒店民宿、旅游购物市场、乡村旅游和旅游厕所规定了相应的奖励扶持条款。9月,《济源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通过省局评审。
四是围绕全域旅游推进道路交通和景观廊道项目。围绕服务全域旅游,济阳、济源至洛阳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呼南高铁途经济源线路敲定,南太行旅游道路、通用航空机场、小浪底水库至三门峡航道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整合一体办、交通、农牧、旅游、林业等部门资源和资金,积极推动小浪底旅游专线、邵吉线2条景观廊道和渠马线、黄孤线、阳下路、水牛线和石寺线5条乡村绿道建设。
五是对照创建标准补齐信息化短板。制订《济源市全域旅游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计划投资1.43亿元,在全市旅游景区及通往景区的干线道路新建基站59个,改建16个,目前正在争取上级资金和列入2017年建设计划。编制了《济源市智慧旅游专项规划》,争取将智慧旅游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纳入市政府投资,全市景区、星级酒店游客集中区域无线WIFI已实现全覆盖。
六是景城融合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近两年来,完成新建提升旅游厕所80座,新增完善旅游标识标牌350余个,基本实现景区景点全覆盖;世纪广场樱花友谊林建设、世纪广场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等8个景观游园已完成投用;新增直饮水机50台,增设骑行绿道200余公里、健康步道300余公里、公共自行车1000辆,在旅游热点区域布局新能源汽车租赁点48个,投放电动车300辆。
(二)企业加压,自筹资金,景区提升类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以5A创建为契机王屋山景区加大项目建设力度。2015年以来,王屋山景区项目已累计投入5亿余元,王屋山道境广场、天坛神路、索道提升、道德经卷原土石刻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二是以景点提升为重点黄河三峡景区更趋精细化。2016年,投资3600余万元,进行了景区停车场、智慧景区、桃花岛二期、野猪林漂流二期提升工程,景区面貌提升获游客点赞,暑期漂流项目火爆,日最大接待量达到过万人,桃花岛吸引力倍增,成为游客景区游览必选项目。
三是以景区扩容为主线小沟背景区承载力提升。投资760余万元,进行了景区停车场、道路、旅游厕所、智慧景区提升工程,景区承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6年,小沟背景区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和7%。
(三)镇办主导,村居主体,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建设了一批乡村旅游道路。克井镇蟒河口水库—枣庙冬凌草基地、坡头镇蒋庄至满泉沟、五龙口镇马村梨园沿线等10余条旅游道路建成投用;坡头镇滨湖景观大道、大峪镇槐荫-曾庄-林仙等旅游道路正在快速建设。
二是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大峪镇、邵原镇入选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观名镇,大峪镇东沟村、邵原镇黄楝树村入选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观名村,大峪镇、东沟村同时荣获全国休闲宜居镇和全国休闲宜居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2016年,全市715户2537人实现脱贫,其中旅游业贡献率30.7%。
三是谋划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建成养生嘉园、玉泉都市农业等观光休闲农业园50余个、特色农庄10个,谋划推进乔凹民宿村、娲皇谷、栗香水岸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
今后,我们将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帮助下,加速推进国家全域绿玉示范区创建,为把济源建设成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力量,让人大代表放心,让全市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