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政府>政府公报>2022年第4号(总第18号)>管委会办公室文件
索 引 号: 005691947/2022-00582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发文字号: 济管办〔2022〕30号
标  题: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2-08-20 发布时间: 2022-09-01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委会各部门: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已经示范区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8月20日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推进济源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助力济源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楼阳生书记在济源调研时的要求,抢抓新发展机遇,以高端化、品质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为方向,补短板、锻长板。实施“7234”行动计划,即聚焦现代物流、文旅文创、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商贸流通、家政服务7个重点领域,培育平台经济、智慧应用场景2个新业态,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智慧岛、商务中心区3个发展载体,实施40个左右服务业重大项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构建济源现代服务业体系。与郑州都市圈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更加协调,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对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40%以上,服务业就业人数稳步提升。服务业主体实现倍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超过210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超过285家。

二、推动重点行业提质增效

(一)服务新智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层次

1.现代物流。以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建设为载体,组建物流集团,着力强设施、增动能、促融合、提效率,力争到2025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建成河南省重要的区域物流枢纽城市,提高济源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一是优化物流业布局。形成以冷链物流为主的东部农贸冷链物流园、以工业品运输为主的南部物流园、以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为主的北部物流园的发展格局。二是大力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继续推进济源—连云港铁海双向班列多式联运工程,推动班列运贸一体化发展。提升铁海联运规模和水平,开辟更多铁海联运线路。加快建设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建立多式联运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参与多式联运标准制(修)订,推动在联运装备、运营服务等方面制定一批具有引领性的标准。三是加快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持续提升玉川物流园、柿槟物流园、沁河北物流园等发展水平,搭建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动物流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发展,基本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四是实施快递进村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城乡高效配送城市试点建设,打通农村物流网络最初和最后一公里,实现所有镇、村电商(快递)物流配送网络全覆盖。五是加快城乡冷链设施补短板建设。实施晋邦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那牧和食品公司年产8万吨肉类加工冷链物流园等项目。(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和统计局、济源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2.科技服务。以智慧岛建设为载体,组建科创集团,大力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打造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总量达到340家。一是组建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和产学研合作全覆盖。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科技攻关项目,持续推进河南河大纳米中试基地、河南联创郑大绿色催化研究院、清水源-郑州大学生态环境研究院建设,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区”全链条技术研发和转化体系。三是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持续加大对两院院士的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牵头单位: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财政金融局,配合单位: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现代金融。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功能齐全、创新活跃、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力争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左右。一是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实施“金融惠企”专项行动,推进落实主办银行工作机制,前移金融服务端口,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融入郑州都市圈、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经济、民营经济等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制定专项金融支持计划。二是推动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发展。深入推进“整村授信”,解决农村金融对接难题。由重点服务脱贫户、监测对象转向全面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通农户,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三是推进新兴产业抢滩占先金融支撑。持续对接河南省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制定示范区基金规划,加快推进济源新兴战略产业投资基金、智慧互联产业基金等4支基金落地,谋划设立创业投资和天使基金。四是深化智慧金融。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应用,探索建立城市数据中台与金融机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政府数据向金融机构有序开放。鼓励建设供应链金融共享服务平台,探索发展大数据云贷等互联网融资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建设无人银行、智慧网点。(示范区财政金融局牵头负责)

(二)满足新需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供给水平

1.文旅文创。坚持文化铸魂、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实现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愚公故里·山水济源”文化旅游品牌享誉全国,基本建成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一是构建“一核两带多点”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建设文化旅游休闲游憩核,依托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实现“济水复流、古泉复涌”。依托王屋山、五龙口、黄河三峡、小沟背等景区,建设沿南太行生态旅游发展带。充分挖掘小浪底北岸山水生态资源和中医药文化底蕴,建设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核心区外布局“多点”若干特色文旅小镇。二是实施“旅游+”战略。依托森林、温泉地热、中草药和猕猴等资源优势,开发文化体验游、乡村民宿游、休闲度假游、康养体育游、工业遗产游、研学知识游等旅游新业态,鼓励社会资本开发精品民宿和度假酒店,推进“景区+特色村落”“景区+特色城镇”“景区+沟域生态综合治理”,实现景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重点打造承留镇花石村、邵原镇双房村、大峪镇王庄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三是加快红色旅游提档升级。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弘扬行动,加强革命文物片区遗迹保护,加强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愚公移山精神展览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和晋豫边革命纪念馆、杜八联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四是丰富特色旅游产品供给。以白银制品、冬凌茶、天坛砚、卢仝茶具等特色商品为支撑发展“后备箱经济”,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绿色元素、科技内涵,推动中国白银城成为重要文创产品生产基地。五是加强文化旅游对外开放。推进济源与郑州都市圈城市、南太行旅游资源的区域联合开发。(牵头单位: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委党校)

2.健康养老。扩大普惠性服务供给,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推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模式协同互促。到2025年,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新建居住(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打造“15分钟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圈”。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业体系。全面放开健康养老服务市场,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二是打造健康养老养生济源品牌。依托小浪底区域、南太行沿线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培育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健康养老目的地。三是创新“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和人口健康云平台,推进信息平台与社区养老服务站、养老机构有效衔接。四是高效推进医养融合试点。支持人民医院、二院、中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建立完善以三院为主体,辐射焦作、洛阳的医养结合发展联盟。(示范区民政局、卫生健康委员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商贸流通。优化商业设施建设和业态配置,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创新,满足消费方式转变需求。一是推动传统商贸电商化。鼓励大宗白银、化工、建材、家居、农产品等大型交易群体依托互联网技术,丰富集中采购、展览展示、咨询服务、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等新型功能,培育一批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型现代批发企业。鼓励大润发、丹尼斯等零售企业推进网上商城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新体验。二是推进住宿餐饮服务便利化。实施“美食推介工程”,宣传推介名店、名品、名师,争创国家级、省级老字号。加快培育河合商业街、王屋老街、贰仟家等特色商业街区,提升大众化餐饮和品牌餐饮品质。鼓励搭建小城生活济源、济源便民网等住宿餐饮电商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吃住行游娱生活服务在线化。三是推进农村商贸电商化。以建立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强化电商人才培训为着力点,打造“基地+城市社区”鲜活农产品直配模式。鼓励阳光兔业、豫之谦杂粮、韩彦红果、富民冬凌草、西正大米等企业通过互联网,打造济源农产品网络名牌,扩大网络交易规模。鼓励建立镇(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综合服务站。(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商务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家政服务。以规范化、专业化、智慧化、便利化、品质化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层次,着力推进以社区商业、餐饮、养老、托幼、快递、维修等为主题的家政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到2025年,力争培育3个家政示范社区网点。一是拓宽家政服务领域。依托社区居民综合服务中心,增强“一站式”社区生活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物业、居家养老、社区卫生、母婴和病患陪护等高端服务领域。二是推动家政服务智慧化。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引导各类企业通过平台提供面向居民的在线咨询、法律援助、健康保险、医疗护理等专业服务。支持居民服务企业依托已有电商平台或自有服务平台,开展上门取送、到家服务等业务。三是加快推动家政服务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家政示范社区网点”,探索研究制定家政服务行业标准,构建行业诚信评价体系,促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发展。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号),加强财税金融、人员培训、上岗前体检等政策支持,培育提质扩容“领跑者”示范企业,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以优质服务促进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商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顺应新趋势,推动形成新业态新模式

1.平台经济。顺应平台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培育“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生产”等新业态。一是支持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平台嫁接。鼓励发展登记结算中心、网络货运平台、直播带货基地、人力资源共享平台等新型平台经济,鼓励金融机构为登记结算中心等平台经济出台适当优惠利息,税务部门积极配合落实。推进平台经济相关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合理设置行业准入规定和许可,推动建立健全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二是壮大直播经济。积极打造白银和农产品等产业的网络展销平台,鼓励有条件的直播企业自建特色产业直播平台,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示范性强的济源“直播基地”和本土“网络主播”。支持中国白银城快手直播基地快速发展,形成头雁效应,带动济源直播经济蓬勃发展。三是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完善扶持、激励政策,加强行业监管,完善统计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发展改革和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智慧应用场景。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入应用,提升资源整合,壮大服务业发展新动能。一是加速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示范工程,全面推进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文旅、智慧康养、智慧教育、智慧商贸、智慧社区等7大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在制造业领域开展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开展“两业”融合试点,争创1家省级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化“5G+”“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创建一批示范应用场景。三是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务服务、交通、教育、医疗、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创新特色应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优化示范区政务服务APP,打造“‘豫事办’济源政务”品牌,持续提升“豫事办”济源分厅影响力。推进人民数据济源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发展改革和统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支撑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济源示范区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在重点产业、重点工程、重大事项发展,以及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等方面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分工要求,制定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落实惠企政策。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27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惠企纾困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豫政办〔2022〕14号)等政策。开展金融支持市场主体特别帮扶行动,提升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功能,扩大“信易贷”模式,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和信用贷比率。

(三)扩大对外开放。积极申报河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扎实推进济源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打通具备“铁公海”多式联运、“济俄”国际班列、“郑欧班列”延长线、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四路协同”的国际化快速通道。着力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际合作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全年组织服务业专题招商对接活动不少于1次,力争引进2-3家大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四)突出载体支撑。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和平台思维,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域、创新示范企业等一批现代服务业优质载体,着力实施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增量扩张、存量优化和结构提升。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智慧岛、商务中心区3个主业突出、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培育10家以上品牌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推进40个左右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

(五)加强统计运行分析。健全完善服务业运行月度、季度、年度监测分析制度,抓好结构性分析、比较分析、支撑性指标分析、匹配性指标分析和趋势性分析,开展入库摸底调查,推动应统尽统。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思路,持续推动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

(六)强化督查考核。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本方案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指导,每年对服务业提升发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服务业试点,确保济源服务业提升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