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片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委会各部门:
为有效支持开发区运营公司发展壮大,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豫发〔2021〕21号)精神及《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办公室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济区办〔2022〕5号)有关要求,结合示范区实际,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省和示范区对开发区运营公司改革发展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转变发展方式、激发内在活力、增强投融资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改革目标,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注入有效经营性资产、强化项目建设、加大股权运作、设立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运营公司服务开发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能力,为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通过一系列措施,指导和帮助运营公司尽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内部管控体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推进运营公司融资模式创新,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实现公司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开发区主导,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以市场化、集团化方式组建运营公司,深化运营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坚持统筹协调,实施战略重组。立足企业实际,按照组建、划转、重组并重思路,将开发区可利用的优质资产、资源有序整合到运营公司,实现资产叠加、资源集聚、战略协同、优势互补,提升资产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市场化融资能力。
(三)坚持多元发展,强化政策引导。遵循市场化运作原则,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稳妥开展股权并购、混合所有制改革、参股民营经济,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和资本回报率。全面发挥开发区引导、协调、支持和监管功能,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方式,营造高效、便捷、公开、完善监管体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和内控体系,开发区及各运营公司始终把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重大任务,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应对,有效处置及应对风险点,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切实维护国有资本利益和安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大资本金和经营性资产注入。各开发区根据各自财力和经济运营情况,每年定期给各运营公司注入一定资本金,逐步提高企业综合发展实力。对开发区现有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梳理及汇总,能够注入运营公司的,实现应注尽注;对开发区内的闲置资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拟事转企暂不推向市场的企业,依法合规无偿划转至运营公司,实施重组整合,壮大资产规模。
同时,示范区管委会及财政金融部门将从示范区层面统筹考虑运营公司发展,通过给予适当资本金、注入优质资产、鼓励市管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加大对运营公司支持力度。
(二)加强项目谋划包装和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各运营公司主动承担开发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顶层设计、专家论证、可行性研究,实施建设、运营、维护一体化运营管理,明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还款方式。开发区探索通过依法公开招标方式,以项目代建、工程总承包、委托经营等方式,鼓励各运营公司积极参与开发区所属公共事业和公益性、准公益性项目建设,支持通过项目建设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三)全面实施精准招商和战略合作。开发区聚焦战略谋划、新兴产业及未来发展方向,立足功能定位,科学谋划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新兴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鼓励各运营公司瞄准省企、市企和市内外重大民营企业,实施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通过联合成立项目公司或参股部分效益好、有发展前景企业股权,在完成开发区项目建设基础上,进而实现国有股权收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发展力。
(四)探索设立支持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开发区可探索设立支持运营公司发展专项基金,或积极与省天使风投创投基金对接,与济源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效开展合作,用活、用好各类基金资金,助力运营公司发展壮大。
(五)深化资本化运作与评级。鼓励运营公司加快资产变现,形成投资、变现、再投资良性循环,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鼓励各运营公司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之后,大力开展主体信用评级,并通过推动所属核心企业上市或通过战略重组方式取得上市公司股权或控制权,不断在资本市场占据份额。
(六)加快实施市场化运作。紧紧围绕开发区发展大局和战略部署,解放思想、转变理念,以市场化改革为主体,巧借“外脑”智慧,把握资源要素,加快推动运营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鼓励运营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真正市场运作主体,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
(七)强化与金融机构沟通对接。借助示范区政银企平台功能作用,鼓励运营公司与各大金融机构开展定期沟通交流,建立银企之间资金项目供需合作机制,将企业需求、银行要求、资金流动、项目建设等进行有效衔接,实现政策、资源、资金和信息共享,实现银企双方共赢发展。
(八)鼓励企业间互相协同配合。鼓励运营公司之间、运营公司与市管国有企业之间,树立协同配合理念,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参股合作建设项目,提高运营效率,形成示范区全域发展合力。
(九)防范化解重大债务风险。开发区及运营公司要牢固树立防范债务风险意识,提前做好防范和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化解措施,对债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确保企业运营稳健、风险可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各开发区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支持运营公司发展壮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制定支持运营公司发展壮大措施,加强宏观指导和帮助,推动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各开发区要明确一个职能部门,负责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企业改革与国企党建等有关方面工作。
(二)加快实现体制深度融合。由开发区牵头,全面落实“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以开发区产业布局为导向、以运营公司市场化改革为主体,推动运营公司市场化改革与“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开发区经济管理和企业服务职能与运营公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有机融合。
(三)明确主体责任。各运营公司是实施开发区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国有资本与经济的主体,要根据示范区及开发区要求,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市场化运作,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各开发区负责协调财政金融、税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林业等部门在股权出资、证照变更、税收优惠、资产注入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严格督导落实。开发区要将给予各运营公司支持政策细化成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节点、牵头部门,专人负责、建立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支持政策及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2022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