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片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玉泉街道办事处,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
《济源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已经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0年7月20日
济源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济源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不断提升济源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创建“净、安、绿、美、畅”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保护有效的公路管理保护机制,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条件和交通安全保障需要,为推动农村公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
二、总体目标
按照“县道市管、乡道镇管、村道村管”的三级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坚持“责任明确、管养有效、奖惩有力”的原则,构建市、镇、村三级路长管养体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农村公路路长管理制度,落实示范区管委会、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的管养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公路管养,推进应急管理、路产路权保护,全面改善农村公路路域综合环境,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2020年底确保全面建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覆盖到市、镇、村的路长组织体系,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路长管理制度,路长制各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化,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济源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工作任务及职责
各级路长为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和路域环境整治、路产路权保护的总负责人,负责协调、组织、督促、落实辖区内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综合环境,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
(一)总路长:为济源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和路域环境整治、路产路权保护的总负责人,由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担任。
副总路长:协助总路长负责常务工作,由示范区管委会主管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济源路长制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落实农村公路建设、管养和路域环境整治资金,协调处理路域环境整治、应急处置、路产路权保护等“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的重大问题;督导下级路长和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审定各级路长考评结果。
(二)一级路长:为济源县道的路域环境整治和养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由交通运输局局长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辖区内县道的养护管理、应急处置的协调处理;负责辖区内县道的路域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开展路产路权保护,负责督导、考评二级、三级路长履职情况。
(三)二级路长:为辖区内乡道的路域环境整治和养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由各镇人民政府、玉泉街道办事处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辖区内乡道的养护管理、应急处置协调处理;负责辖区内乡道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开展路产路权保护;负责督导、考评三级路长履职情况。
(四)三级路长:为辖区内村道路域环境和养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由建制村的村委主任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辖区内村道的养护管理、应急处置。路域环境整治及路产路权保护等工作的开展,协助上级路长开展县乡道路路域环境整治、路产路权保护等事项。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立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机制。各级路长要对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进行常态化排查,对排查出或收集到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应及时督促,限时治理,并跟进评估治理成效。对辖区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通行客运班线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重点路段要建立基础台账。
(二)强化农村公路专管员队伍建设。各镇人民政府、玉泉街道办事处根据辖区农村公路交通管理实际,配备足够的农村公路专管员,建立农村公路专管员日常工作、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基本保障等工作制度。围绕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日常巡查、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农村公路交通秩序和路产管理、交通安全宣传和劝导等职责任务,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专管员岗位职责。
(三)建立路长公示机制。在济源主要农村公路节点位置设置路长公示牌,明确路长职责、公路概况、养护管理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增强全社会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四)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各级路长应适时组织对路长制工作目标任务执行情况开展巡查,及时处理或交办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路管员要切实加强对管辖路段、责任区域养护管理工作全天候巡查,严格排查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五)建立处置反馈机制。各级路长要建立定期研判制度,每月分析情况,制定工作措施,提出处理意见建议,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及时报告。对发现、接报的有关工作事项,各级路长要及时进行汇总、梳理、分办,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办理、及时反馈。
(六)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各级路长应建立每月、季度、年终督查、考评通报机制,总结工作,通报问题,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交办到责任单位的整改事项,各级路长要及时跟踪督办,确保“案结事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示范区管委会决定成立示范区路长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由交通运输局局长兼任,主要负责制定路长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督促落实总路长的工作部署和问题处置及督导、考核等工作。各片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玉泉街道办事处、示范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配置相应的专职管理人员,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加强协同配合。建立“管委会主导、各级路长分级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工作保障机制,全面推进路长制的运行。
(三)加强督查考核。示范区路长办公室要以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路产路权保护、路域环境整治、道路绿化等为主要考核目标,加大督查力度,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等方式,督促各责任单位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推动路长制不断完善。
(四)加强舆论宣传。推进农村公路普法宣传,有效遏制农村公路违法建设和超限运输等违法侵权行为,并制定完善“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妥善处理好公路法规政策与公路沿线农民利益间的矛盾,逐步消除农村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