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政府>政府公报>2017年第5号(总第29号)
索 引 号: 005691947/2017-00392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7-12-22
标  题: 在第七届老龄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第七届老龄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10月26日,根据录音整理)

市长  张宇松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年朋友,同志们:

秋意渐浓,又逢重阳。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的大喜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喜迎全国第五个法定“老年节”的到来,隆重表彰近年来涌现出的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全市近10万老年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从事老龄工作的同志们、关心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祥玉同志对全市老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安排部署,讲的很好,我完全赞同,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发展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此作出重要批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 2016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32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全局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为我们全面认识人口老龄化形势、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切实把老龄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力度,全市养老保障制度日益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老龄工作更加扎实,敬老孝老舆论环境持续优化,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具有济源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成绩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市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去年底,全市老年人口达到9.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8%。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1.25万人、百岁老人13人;今年以来,全市老年人口新增3000余人、达到9.7万人,百岁老人增至25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越来越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也意味着我市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剧,老龄事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准备不足。我们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不够、认识不足,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二是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我市应对老龄问题的基础性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市60%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向城镇流动,造成农村空巢、留守老人比例持续加大,对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构成巨大挑战。这些问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解决效果如何,对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全市上下要进一步重视老龄工作、支持老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对老年人的深厚感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措施,切实把全市老龄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二、抓住三个重点,全面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龄工作牵涉部门多、涉及面广,做好老龄工作,需要党委、政府持续加强组织领导,需要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要加强组织建设。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把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经常关心、经常过问,认真研究解决老龄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引导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老龄事业发展。老龄委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履职尽责,通过完善老龄委议事机制和规则、协调联络、监督检查等制度,形成上下贯通高效、部门协同有力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老龄办作为老龄委的办事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沟通联络,督促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为老惠老敬老养老服务,探索和创造适应形势发展的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全市老龄工作整体水平。

二要完善保障机制。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去做,还要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的积极性,统筹各方面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要坚持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对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生活、文化活动条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一圈(市区及周边区域健康养老圈)两带(沿黄健康养老产业带和南太行健康养老产业带)”产业发展布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老年保障和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三要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爱老氛围,有利于老龄工作顺利开展。今年,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开展增孝扶贫,凡为贫困老人寄存赡养费的,市里同时发放增孝关爱补贴,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孝老爱亲”的风尚。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孝敬父母、爱心助老的先进典型,同时也要加大曝光力度,让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敬老不爱老不孝顺不养老的行为,遭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文艺团体要编排敬老节目,利用各种演出机会广泛宣传,寓教于乐,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各单位要把敬老孝老养老纳入学习教育计划,强化职工社会敬老意识。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使全社会共同尊重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为实现“五个老有”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依靠三支队伍,调动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家有一老,胜有一宝。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济源各项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也是未来我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要依靠离退休干部队伍。广大离退休干部曾经参与了济源的发展和建设,是济源的功臣,可以说济源的每一步发展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目前全市共有离退休干部4000余名,其中,许多同志人老心不老,一如既往在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余热。要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支持广大离退休干部利用丰富的智力资源、经验资源、关系资源,为济源发展再谋良策、再立新功、再做贡献。

二要依靠老知识分子队伍。在我市离退休人员中,老教师、老医生、老工人等专业技术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退休前都是单位的业务精英和技术骨干,有着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各有关部门要出台鼓励政策,搭建交流平台,把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推介到亟需的岗位上,既弥补人才不足,又为老同志们提供老有所为的舞台。

三要依靠老年积极分子队伍。在我市城乡社区和农村,活跃着一大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老年人。要进一步激发老文艺骨干、老模范等老年朋友的热情,发挥老年人德高望重的优势,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参与社会管理和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环境,让老年人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当好社情民意的传达员、当好群众思想的疏导员、当好社会问题的监督员,为我市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携手并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风、更优质的服务、更积极的行动,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推动全市老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最后,再次祝愿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节日愉快、家庭幸福、健康长寿!

谢谢大家!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