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情
遗址文化篇

  济源地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境内已经发现的多处史前文化遗址表明,上古时期的先民就在这里生活劳作。

  济源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且史前文化遗址居多。沿济水流域、湨水流域、沁河流域、黄河流域及王屋山区分布的古代遗址,灿若繁星,表明古人逐水而居的山水依存活动轨迹。原城遗址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反映了夏王朝时期济源的重要历史地位。轵国故城兴于战国,盛于秦汉,曾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历经两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于地面的古城墙,是古轵国文化的重要见证。沁河栈道开凿于曹魏正始二年,延绵近百公里的栈道壁孔,历历在目,今人仍然可以想见当年转运粮草、战马嘶鸣的场景。横亘于黄河王屋间的北齐长城,是北朝时期东魏西魏分界线,这里曾上演过无数次刀兵血刃争夺战。枋口古代水利设施,上可溯至秦汉,下可延及当今,历代均有增修扩建,直至今日仍在发挥着惠泽利民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济源人民从古到今不断开发大自然、利用水之利的勤劳与智慧。

    遗址文化是一个地域历史的见证,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而且是重要的文化基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幻化出更加灿烂的文明。

  目 录

  济水岸边有王都

  湨水古城富天下

  黄河两岸先民兴

  沁河犹闻战马嘶

  王屋太行关隘多

  遗址故事千古传

   

  济水岸边有王都

  济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发源于王屋山的本土水系,它流经河南、山东,注入渤海,被列为四渎之一。由于历史的变迁,济水逐渐衰微,直至断流。但济水哺育下的先民们,在济水沿岸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济源境内,沿济水故道分布的古文化遗址主要有原城遗址、原昌遗址、苗店遗址。

  一、夏都之一——原城遗址

  夏王朝是一个频繁迁都的朝代,文献记载有多处都城,如阳城、阳翟、黄台之丘、斟寻、商丘、斟灌、原、老丘、西河、安邑等。其中的“原”就是位于济源境内的原城遗址。


考古现场


  原城遗址位于济源市北海街道办事处庙街居委会西,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至汉代文化遗存。遗址规模宏大,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1959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遗址调查时,拣到鹿角、石刀、骨凿等遗物。1959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与济源县文化馆联合对庙街遗址进行试掘,发现该遗址是具有龙山、商代和战国等几个时期特征的文化遗存。1963年,原城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夏,河南省文研所对遗址进行钻探,认为原城遗址就是夏代“帝杼居原”的夏都原城。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载“杼为了扩大夏朝的统治范围,首先北渡黄河,迁都于黄河北岸的原城;不久,又东迁到老丘(河南开封陈留北)。”“由于杼立下了这样的功绩,被夏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的一位名王,所以死后受到特别隆重的祭祀。”

  原城遗址地望与文献记载的夏都原城相符合。《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原在怀州济源西北二十里。”帝宁,或作帝予、帝杼、后杼等,为帝少康之子。《史记·夏本纪》:“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王世纪》:“少康子帝杼。”《水经注》:“济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杨守敬《水经注疏》:“在今县西北四里,俗呼为原村,遗迹犹存。”清乾隆二十六年《济源县志》:“原城在济源县西北四里,今呼为原村,居济渎庙西。”《史记集解》:“河内沁水县西北有原城。”以上记载均说明,夏王帝杼曾经居住的原城,是夏文化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环。


原城遗址近景


  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酒色,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事件。

  “少康中兴”之后的夏王,担负着恢复夏王朝的统治和壮大实力的重任。夏王朝关注的重点是北方、东方和西方。早在大禹时期,夏族已经控制了晋南地区。后羿代夏之后,晋南地区可能脱离了夏王朝,至帝杼时期,已逐渐恢复元气的夏王朝展开了一系列对外讨伐战争,力图重新控制晋南地区。原城作为夏代中期帝都,在夏王朝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二、原昌遗址


 原昌遗址


  原昌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该遗址位于克井镇原昌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初步调查有城址,城址位于孔山西麓济水支流盘溪河边的平原上,平面呈长方形,北城壕长500米,南城壕长100米,西城壕已夷为平地,东城壕为河床。南城壕北侧残存夯城墙一段,夯土为平夯,夯层厚约12厘米。已发现的文化遗迹分布于关槐树、崇起寺、石胡同、鸿沟等四处,发现有房基、灰坑等遗迹,出土物有陶片、石器、玉器。陶片分灰陶、红陶,器形为鬲、盂、豆、罐、盆等,饰绳纹、附加堆纹、指甲纹,素面较少。石器有石刀、石斧、石犁等。在村东北也有文化层堆积,多为半地穴式房屋和陶窑,地面有许多陶片。2006年6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苗店遗址


苗店遗址出土陶片


  苗店遗址为距今约4千年左右夏代初期的一个村落遗址,位于玉泉街道办事处苗店居委会西南。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700米,南北宽600米,面积42万平方米,高出地面1.4米,文化遗存十分丰富。1978年11月,原新乡地区文物普查队发现这里有灰坑、人骨架、鹿角,采集有石斧、石刀、石铲和陶片、骨针、石箭头等。1985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和地、县文物部门共同在该处发掘100平方米,采集有鬲、鼎、甑、豆、碗、钵、盆、瓮、澄滤器等陶片,发现两座半地穴式、有门道的完整房屋和13个灰坑,为研究夏代初期的历史、文化、地理及社会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1983年12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返回目录)

  湨水古城富天下

  湨水是一条古老的水系,《尔雅》称“梁莫大于湨梁”,是说湨水河堤是天下最大的河堤。《左传》中有湨梁会盟的记载,记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在湨水大堤上召集诸侯国,共同订立盟约,抵抗东部齐国西侵的故事。湨水流经济源东部平原的南部,有三个源头。一是塌七河,发源于思礼镇九里沟;二是五指河,发源于承留镇纸坊山;三是虎尾河,发源于承留镇虎岭西部山区。这三条河流在济源城西曲阳村和三河村一带交汇东流,经济源城南,在城东南与发源于山西莽山的蟒河交汇东流(据济源县旧志记载,蟒河原称亦为湨水),经孟县注入黄河。古湨水沿岸也是先民活动的重要区域,这里的史前遗址主要有曲阳遗址、西留养遗址、南冢遗址。春秋至汉代的古轵国曾是富甲一方的重镇名都。

  一、“天下名都”——轵国故城


古城南墙遗址


  轵国故城,是济源历史上继夏都原城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文明标志。

  轵国故城位于轵城镇东、西轵城村一带。春秋时期,属东周畿内地。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始筑城。战国时期,轵曾一度为韩都。周显王十年,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与韩交换部分土地,取得轵道,轵属魏国重镇。周赧王二十四年,秦昭王十六年(前291年),秦将司马错攻魏取轵,轵邑属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置轵县,属三川郡。西汉初年,轵为司隶部河内郡,并设盐铁官。西汉高后元年(前196年),封惠帝子刘朝为轵侯,四年除去诸侯国封号,复为县。西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封薄昭为轵侯,武帝中,国除复为县。南北朝时先后分封李寿、寇赞为轵侯。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将轵县北部划出,设立济源县,与轵县同属河内郡。隋大业二年(606年),轵县并入河内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轵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并入济源县,隶属怀州。自此,轵城逐渐沦为村镇。


古城东墙遗址


  轵国故城总面积326万平方米。现存的遗迹主要有:城墙遗址、制陶作坊遗址、护城河遗址、大明寺、关帝庙、聂政墓、钟公四冢、西留养遗址等。

  故城城墙保存最好的是外廓城的东、南两面城墙。西、北两面地面墙体保存较少。南城墙平面略呈“八”字形,中西部略向外凸。全长1855米,现存高度4~8米,墙基宽20~35米,顶部宽6~21米。相传故城有九门九关,南城墙上有三个自然豁口,应为南面的城门遗址。东城墙呈直线夯筑,全长1560米,现存高度2~6米,基宽20~35米,顶部宽8~22米。,东城墙上有两个自然豁口,应为东面的城门遗址。北城墙 呈直线夯筑,全长2100米,为故城最长的一面城墙,目前保存了与东城墙连接处的50余米地面墙体,高2~3米,宽约6米。北城墙的中部有一水门遗址,为涂沟水的出城水门。西城墙全长约1980米,呈曲线夯筑,目前保存了南端约70米的地面墙体,高约2.5米,宽约5~16米。其南端有一水门遗址,为涂沟水的入城水门。


古城东墙夯土层


  轵国故城重要出土文物有陶风车和陶都树。陶风车是国家一级文物,1969年11月泗涧汉墓出土。风车长35厘米,宽22.5厘米,高11.5厘米,分别由车箱、出米口、风口、风扇和工作台等组成。东侧有米堆、臼窝、臼杵等。一俑作摇车鼓风状,一俑作舂米状,生动地表现了西汉的生产生活场面,同时也纠正了我国风车始于北宋的错误观点。


汉代桃都树


  陶都树又名扶桑树,国家一级文物,1969年11月泗涧西汉古墓群出土。高69厘米,由树盘、树干、树顶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锥形三足树盘,上有人物、飞蝉、奔獐、山树等浮雕造型。树干呈圆柱状,上半段施绿、红釉,下半段施红釉,树干有九孔,每孔出一枝,枝上有叶,分一柄单叶、三叶、四叶三种,树叶上伏卧有猴、蝉、猫头鹰等动物。树干顶部昂首站立一朱雀,通体施绿釉。陶都树的出土,对研究轵城当时的城市等级有重大价值。郭沫若曾对此进行过详细研究,并写入其作品《文物二三事》中。

  轵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城,在战国中期已发展成为富甲一方的大都市。西汉初年,轵属司隶部河内郡,并设盐铁官。盐铁业是古代国家财税收入的两大支柱,盐铁官的设置,说明轵城在当时国家财税方面的地位和商业经济的繁荣。据《盐铁论·通有篇》载,“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丘,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

  轵国故城自春秋战国,历秦汉至唐,跨越了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社会形态,历时1260余年,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力水平以及古代城池的选址、布局、构筑方法、构筑水平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西留养遗址


西留养遗址


  西留养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距今约4000—5000年,位于济源市西南5公里处西留养村北,东西宽约80米,南北长约100米,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1970年修筑焦枝铁路时发现少数陶片。1978年11月,新乡地区文物普查队在遗址上采集到石斧、石刀、石铲、骨锥和甑、盆等器物残片,鉴定属于龙山文化。1984年11月,济源县文物普查队又发现了两个灰坑,采集到许多陶片。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有陶釜、陶罐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篮纹、网纹、附加堆纹、划纹等,并采集有石铲、石斧、石杵等。1983年12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曲阳遗址


曲阳遗址


  曲阳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位于济源市西8公里的曲阳村东北。湨水在其北自西向东流过。曲阳即古阳樊,乃西周时樊仲山的封地。《左传》记载,周襄王以晋文公勤王有功,将阳樊、原等邑赐于晋文公,阳樊百姓原为天子臣民,不愿归顺。晋文公围之,后用阳樊守将苍葛建议,解围出阳民,取其地,史称“晋文公出阳民”。《怀庆府志》载:公元前290年,秦拔魏之新垣、曲阳之城,亦是此地。该遗址东西长约240米,南北宽约210米。从遗址内的汉代古墓群中发现有龙山文化遗存石斧、石镰、石铲和陶鬲等残片,也有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陶鬲残片。1983年12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南冢遗址


南冢遗址


  南冢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7000年,位于轵城镇东部的南冢村东北地。遗址坐落在约3米高的台地上,东西宽约160米,南北长约200米,面积约3.2万平方米。济源县文物普查队于1984年10月调查发现该遗址,根据遗址西部断面,文化层厚约3米,发现3个袋形灰坑,耕土层遍布彩陶片、灰陶片。采集的遗物器形有彩陶钵、小口尖底瓶等,质地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纹饰有划纹、附加堆纹。(返回目录)


  黄河两岸先民兴

黄河沿岸遗址分布图


  黄河从济源南部流过,在济源境内的黄河沿岸,发现有大量史前遗址。主要有栗树沟遗址、长泉遗址、白沟遗址、留庄遗址、连地遗址、桥沟遗址、交兑遗址等。其中不乏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的遗址。如栗树沟遗址,位于坡头镇栗树沟村,是一处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仰韶文化遗址,可见当时济源黄河沿岸聚落众多,人类活动频繁。这些遗址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中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直到文明时代的二里头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文明发展链条,反映了先民们在这里逐步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栗树沟遗址


栗树沟遗址


  栗树沟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位于济源市坡头镇栗树沟村北侧。该遗址地处高台地之上,四周为断崖,寺河、仙沟河(当地俗称东河、西河)从其两侧由北向南流过,高台高出两侧河面约20余米。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约150米,总面积约19500平方米。该遗址未进行过正式发掘。1966年至1993年,各级文物部门多次对遗址进行考查。根据断崖处暴露的遗迹,可知文化层厚度约3米,共分7层。遗址内文化内涵丰富,发现的遗迹有三座房基、三座墓葬和多个灰坑。采集到的文化遗物以陶器为主,也有少量石制工具。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其中泥质红陶所占比例较大,夹砂红陶次之。陶器纹饰比较简单,主要有线纹、弦纹和少量附加堆纹。彩陶数量较多,色彩有红彩、黑彩、棕彩。器形主要有釜、鼎、小口尖底瓶、钵、罐、盆、甑、缸、陶球、陶哨等。另外还发现有少量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片,以灰陶为主。器形有缸、盆、豆、鼎、鬲、钵等。石器有石斧、石铲、石镰、石网坠、砺石等。根据遗址上采集到的遗物和暴露在断崖上的遗迹特征分析,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发现的房基、墓葬、生产工具和大量生活用具,对研究当时的聚落形态、社会性质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长泉遗址


长泉遗址


仰韶文化彩陶


  长泉遗址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并含有少量裴李岗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的遗址。位于下冶镇长泉村西台地上,南临黄河,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10米,面积约525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米。裴李岗文化遗存发现较少,仅有少量灰坑及陶片,陶质分夹砂和泥质两种,陶色以褐色为主,浅红色次之。可辨器形有三足钵、直口罐、缸等。仰韶文化遗存较丰富,发现有2座半地穴式房基、大量灰坑、3座墓葬、4座瓮棺葬。出土有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有鼎、盆、罐、钵、瓮、甑等。陶质分夹砂和泥质两种,大多为磨光素面,纹饰有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网状纹、弦形三角纹及用竖直线、平行斜线隔开的弧形三角纹等。

  三、连地遗址


连地遗址出土石器


  连地遗址属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坡头镇连地村台地上,南临黄河。遗址平面微呈梯形,北宽南窄,面积约7万平方米,北部和西南部文化遗存较丰富。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为主,红陶较少。器形有罐、盆、豆、鼎等。纹饰为强纹、方格纹、篮纹、刻划纹。此遗址对研究黄河流域济源一带的人类生活、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

  四、桥沟遗址


桥沟遗址


  桥沟遗址位于济源市西南60公里王屋山区桥沟村北的台地上,东连西岭,西濒黄河,与新安县隔河相望,南邻挢沟,北为沟壑,地处河岸三级台地之上。遗址南高北低,呈梯级状,文化层厚约2米。采集到陶片2块,打制石器15件,烧土一块。陶片质地分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石器有尖状器、刮削器。烧土似宅基地面烧土。该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1983年12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被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

  五、交兑遗址


交兑遗址


  交兑遗址位于大峪镇交兑村,南临黄河,北依王屋山。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199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350平方米。根据发掘情况,第三层为东周文化层,发现有陶豆柄、鬲、高领束颈罐、盆、瓮、钵等;第四层为商代文化层,发现的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器形有罐、大口尊、鬲、簋、盆、壶、器座、瓮、鼎、甑及器盖,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和同心圆纹等;第五层为夏代文化层,发现的陶片以夹砂陶为主,器形有大口尊、罐、盆、缸、壶、小捏口罐等,纹饰以绳纹为主,也有施弦纹、附加堆纹等。该遗址已被小浪底水库淹没。

  六、白沟遗址

  白沟遗址是一处时代跨越仰韶中期到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位于大峪镇白沟村,南临黄河,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2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仰韶中期的文化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陶质有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和灰陶,器形有小口尖底瓶、陶钵、陶罐、陶盆、陶碗、陶鼎等,纹饰多为划纹、附加堆纹和弦纹,还有一部分陶器施彩绘。文化遗迹有灰坑、房基,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以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器形为罐、鼎、杯等,纹饰有篮纹、附加堆纹、绳纹、弦纹等,还有少量彩陶。石器有石刀、石斧、石球等,骨器有骨锥、骨镞等。西周时期的遗物主要为陶器,器形为鬲、盂、盆、豆、壶、瓮、罐等,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

  七、留庄遗址


留庄遗址


  留庄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位于坡头镇留庄村小南寨,南面濒临黄河,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采集到的陶片以饰绳纹的泥质灰陶为主,器形有罐、瓮等。1983年12月列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返回目录)

  沁河犹闻战马嘶

  沁河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在济源东北部从太行山中奔腾而出,进入山前平原地区。这里地势开阔,水丰土肥,是先民们理想的居住场所。沁河两岸分布着沁园遗址、留村东、西遗址、沁台遗址、王寨遗址、沁河谷栈道、五龙口水利设施等一大批古文化遗址。

  一、沁园遗址


沁园遗址


  沁园遗址位于济源市东北18公里的化村西南,南临沁河。东西长约720米,南北宽约11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1978年,经新乡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调查,发现有陶瓮、陶钵、红陶、石锤、贝壳等遗物残片,也有秦汉、唐宋时期陶瓷残片。初定为龙山文化遗址。1984年11月,济源县文物普查组发现沁园遗址包含仰韶、龙山、秦汉多个时期遗物,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存。1983年2006年6月,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沁园遗址石碑


  沁园遗址汉时曾为著名皇家园林。东汉时,济源境内设立了三个县:轵县、波县、沁水县。其中沁水县是东汉第二个皇帝汉明帝刘庄的第五女刘致的封地,所以她又被称为沁水公主。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为刘致在沁水县沁河北岸兴建了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由于沁园风景极佳,后世常以沁园代称皇家园林。

  二、留村东、西遗址


考古现场


  留村东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位于五龙口镇留村东南,北依太行山,西临沁河,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到的文化遗物有石斧、石刀、石铲、石凿、灰陶片、白衣陶片等。


留村遗址出土陶片


  留村西遗址位于留村西沁河滩地,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80米,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采集的陶片以泥质、夹砂红陶为主,器形有盆、鬲、豆、鼎、碗、罐等。石器有刀、镰、球、凿、铲,还发现有鹿角等,属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二遗址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沁台遗址


沁台遗址


  沁台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位于五龙口镇河头村东南沁河边上,是一处高岗地带,故名沁台。据清乾隆二十六《济源县志·古迹》载:沁台为唐宣宗时建的花园,宰相裴休故园,俗称台坡。遗址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地面文化遗存物较丰富,采集到的文化遗物有陶环、豆、鬲、鼎、罐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篮纹、网纹、附加堆纹等,济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王寨遗址


王寨遗址


  王寨遗址位于济源市五龙口镇王寨村南,呈长方形,最高处约2米,南北宽200米,东西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1978年11月经新乡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调查,采集到石斧、石镰、石铲、红陶、黑陶、盆、斗、钵、鬲等,定为龙山文化遗址。1984年11月,济源县文物普查组调查,发现有彩陶和鹿角等,遂改为仰韶文化遗址。1983年12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据有关史料,东汉时济源东北部曾设沁水县,王寨为沁水县城。

  五、沁河谷栈道


沁河古栈道孔


  沁河谷栈道亦名太行山沁河谷曹魏军事栈道,位于济源市和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的沁河谷右岸,全长约90公里,是三国曹魏时期洛阳通向上党(今山西长治市高平县)的军事栈道。

  济源市境内古栈道南端起自沁河出山口,向西北蜿蜒至紫柏滩,隐现于丛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间,长达36公里。根据栈道遗址分布情况可分为六个区:其中马鞍山区,栈道遗迹长223.1米,有壁孔73眼。壁孔西有石龛造像一尊,面目不清,衣着宽袖长袍,疑为栈道营造的最高指挥者司马懿造像;司马懿藏兵洞区有大石洞一座,洞口高80米,宽95米,深170米,为栈道上行者中途寄宿与炊食的邸洞和滩区。栈道 143米,壁孔62眼,分两层,壁孔间距在2.5—3.3米之间,上层栈道壁孔应为桥阁柱孔,呈圆形,直径13厘米,深30厘米;石门区是在两峰间开凿了一条隧道,长5.1米,宽1.75米,凿壁如削。北壁有一方石门铭,刻汉隶: “建元正始五年十月五日,曲阳吴某督将师匠兵徒千余人,通治步行道,作偏桥阁,凿开石门一所”等字样。铭文笔力遒劲,有汉隶遗风。



  沁河谷栈道是三国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开凿的洛阳至上党军用粮道工程。铭文记载的开凿石门时间与《三国志.魏书》所载的正始二年司马懿采纳邓艾建议,大积军粮,又通漕运之道,准备用兵吴国的史实相吻合。1983年公布为河南考古重大新发现,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交通等历史的珍贵资料。1986年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七、五龙口水利设施


广济渠首


  五龙口水利设施位于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是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安泽县,流经山西省的安泽、沁源、沁水、阳城、泽州等县,在济源市五龙口镇出山,进入平原,再流经沁阳市、博爱县、温县,至武陟县汇入黄河,全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济源水利史上对沁河水利的开发利用持续千年而不绝,并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济源五龙口水利设施与闻名遐迩的陕西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创建于同一时期,也称秦渠。创建年代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前221-前211年), “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故名枋口堰。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朝廷敕令河内郡“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三国魏黄初六年(225年),河南典农司马孚奉诏重修枋口堰,建议将木门改建为石门,奏称:“若天旸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枋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得到魏文帝的批准后,司马孚组织工匠,“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代木枋”,并后世所遵循。整个工程先后投入役工四万余人,历时两年。据史料记载,改建后的枋口堰,可灌溉济(源)、沁(阳)等县千顷良田。


沁渠石像


  司马孚之后,历代济源地方官都对枋口堰进行过改建和扩建。隋开皇十年(590年),怀州刺史卢贲修建利民渠与温润渠。唐元和六年(811年),沁河枋口引水开渠灌溉,始称广济渠。唐太和七年(833年),河阳节度使温造大规模开浚古枋口堰。元中统二年(1261年),河渠提举王允中、大使杨端仁开广济渠,经济源、河内、河阳、温、武陟村坊四百六十三处,灌溉田地三千余顷。明隆庆二年(1568年),怀庆知府纪诫修浚旧广济渠,又在沁北石梯处开创广惠渠。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河内知县袁应泰与济源知县史纪言相约开创新广济渠与永利渠。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济源知县塗应选与县民李三统创修大小兴利渠。此后至清代,称利丰、广济、永利、大兴利、小兴利五条渠为五龙口。清乾隆四十九年(1700年),济源知县甘国墀始创甘霖渠。当时这一地区被誉为“河朔小江南”。


广利渠首


  1958年,全国大兴水利,旧利丰洞被拆除,将利丰、广济、永利三渠合并改建成一条广利总干渠。广济、永利渠首保存。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现存广利、永利、广济、大兴利、小兴利、甘霖、广惠七条渠首和三公祠、袁公祠等石窟。


原公祠石窟


  三公祠为清嘉庆八年为纪念明代济源三任知县史纪言、石应嵩、涂应选凿修永利渠有功而开凿的石窟。门额楷书题刻“万代霖雨”,楹联“永开千渠惠泽与广济媲美”,“利赖万顷灌溉合丰稔同功”。室内并列三尊石像,头顶石壁上有题额“石公、史公、涂公”。

  袁公祠系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为纪念水利功臣河内知县袁应泰等人而凿的石窟。门额楷书题刻“禹后一人”石匾,门簪上题刻“山高水长”四字,对联为“洞凿太行引沁水百里咸资润泽,河开广济溉民田万年永赖生成”。室内正面龛内圆雕袁应泰石像一尊,龛前东西并列十六尊石像。

  五龙口水利设施处另保存有碑刻十余通。重要的有《白居易游济源枋口偶题石上》,唐大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题石,现存济渎庙。《文彦博再游枋口》,北宋熙宁七年题刻。

  五龙口水利设施初创于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均有重新开凿完善和疏浚,时代脉络清晰,设施设备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86年11月,五龙口水利设施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返回目录)

  王屋太行关隘多

  济源西部的王屋山,史前时期就是古人的栖息地,还是甘陕通往华东的东西交通要道。目前发现的古遗址有邵原遗址、东阳店遗址、北齐长城。

  一、邵原遗址


邵原遗址


  邵原遗址位于邵原镇北寨南,处于高台地上,文化层厚约1.8米。上层为仰韶文化早中期,下层为裴李岗文化后期,内含丰富的陶片,陶质脆,以泥质红陶较多,褐陶次之。器物多为手制、泥条盘筑法。可辨器形有小口双耳壶、敞口圆底钵、平底碗等。纹饰有拍印、指甲纹、划纹、篦纹。还发现有石棒、石盘、炭迹、骨块、红烧土、灰坑等物。该遗址北5公里是巍峨的鳌背山(中条山主峰),西边200米有条小河,中间是一片开阔的平台,避风向阳,适合古人居住和生活。2006年6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东阳店遗址


东阳店遗址


  东阳店遗址位于邵原镇院科村南,属龙山文化。调查发现有罐、杯等陶器残片,以及绳纹红陶片、薄胎灰陶片、骨头等。纹饰有方格纹、绳纹、蓝纹等,陶质以灰陶居多,其次是红褐陶。坡南断壁上有一袋形灰坑,距地表1.5米,灰坑口直径1.5米,深约1.3米,灰土中夹杂卵石、陶片,对研究济源西部山区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三、北齐长城


封门口石刻


  北齐长城是济源境内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北史·文宣帝纪》:北齐河清二年三月,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九》: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南北朝时期,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之后为北齐、北周,济源属于北齐。北齐辖境相当今山东、河北全境及山西大部和河南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北齐立国之时,西有北周的虎视眈眈,北有突厥、柔然、契丹等的侵扰,形势严峻。为了加强对周边国家及游牧民族的防御,北齐曾在北部和西部多次修筑过长城,其规模在秦朝之后、明代以前这段时期里,堪称第一。济源正好处在北齐和北周的国界之上,轵关(今封门口)以东属于北齐,王屋以西属于北周。这里是北齐和北周的军事分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便应运而生了。


古长城遗址


  关于济源长城的修建方式,《济源县志》记载:“长城:在轵关南,秦岭横亘,俯涧摩苍,颇称天险。诚因山作壁,补其罅漏,联属而南,直抵黄河,约长百里。史称:齐河清二年,诏斛律光率步骑二万,于轵关南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即此。今遗址尚存。”《怀庆府志》记载:“长城,在轵关南。按:诚因山作壁,秦岭横亘,补其罅漏,联属而南,直抵黄河,约长百里,洵天险也。史称:齐河清二年,诏斛律光率步骑二万,于轵关南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即此。”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长城位于轵关(今封门口)之南山岭上,“因山作壁”,就是将高耸的山岭作为城墙,只是在山岭的低洼处用砖石垒砌,“补其罅漏,”连缀而南,直达黄河岸边。此外,还在长城沿线设置十三个哨所,用于警卫。

  位于济源西北的勋掌村,是斛律光当年率两万人修筑的勋掌城的所在,可能正是由于当年这里人口集聚,直到今天,勋掌村还是济源市人口第一大村。


斛律光


  长城的修造者斛律光(515~572),字明月,朔州人,高车族,南北朝时期北齐名将。斛律光是《敕勒歌》的演唱者斛律金的儿子,父子二人是北齐名臣,对皇家忠心耿耿。斛律光初任都督,善骑射,号称“落雕都督”,后拜大将军。在北齐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北齐天统五年(569年)十二月,周军围攻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北),断齐军粮道。武平元年(570年)正月,他率步骑三万破宜阳周军,再通粮运;周军复攻,他领军迎战,又获胜利,俘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英等。二年,率众于平陇(今山西稷山西)等地筑垒,迎战北周骠骑大将军韦孝宽所率步骑万人,获大胜,俘斩千计。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三年,北齐后主高纬听信谗言,将其诱杀。(返回目录)

  遗址故事千古传

  上古时期,济源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是当时两大适宜人类居住地区,而沟通东西的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沿黄河南岸东行,可达中原;一条在陕晋间渡黄河入晋南,越中条山、析城山、王屋山,进入华北平原。济源南部的孟津渡口以及北魏以后建成的河阳三城、河阳桥等都是古代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尚书·禹贡》中“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反映的就是四千年前人们对南北通道的认识。特别的地理位置,使济源成为历代军事要塞和经济繁荣之地,同时也生发出很多历史故事。

  一、晋文公接收赏地取信于民



  夏代之后,原城一直是济源地区的政治中心。周灭商之后,武王的弟弟被封于此地,建立原国,号原叔。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以“信”立国,使得晋国日益强盛,是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曾在济源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两个载入史册的故事:晋文公出阳民和晋文公伐原示信。

  晋文公出阳民的故事发生在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当时,周王室发生动乱,王子带逐走周襄王。晋文公出兵平定叛乱,护送周襄王复位。因晋文公助周平叛有功,襄王遂将周之阳樊、温、原、赞茅四邑赏赐给文公。其中阳樊和原在济源境内,阳樊位于承留镇的曲阳村,原在济源火车站一带。

  阳樊人原为周王室直属臣民,因而不愿归顺还是诸侯的晋文公。晋文公率兵包围阳樊,准备攻打。阳樊守将仓葛大呼:“你辅补王失位之阙,以顺为臣之礼。助王室,是因为顺从礼制。阳人不习于你的德行,因而不敢听从你的命令,您就将伤害阳人,这不是非礼的行为吗?况且阳人有夏、商之后嗣及其遗法,与周室之师众,樊仲分封于此。这些人不是官守,就是周天子的父兄甥舅。你安定王室之乱却残害周天子的亲族,百姓将如何依从?我斗胆私下陈于军吏,希望你能慎重考虑。”晋文公听了这番话,认为这是君子所言,于是释放了阳人。晋文公此举为其赢得了德义的美名。

  晋文公伐原示信的故事与出阳民的故事发生在同一个时期,说的是晋文公接收原国时,命令士兵带了三天的粮食,声明用三天时间就可攻下原国。可是三天之后,原国百姓誓死不降,他就下令撤退。这时得到情报,说城内缺粮,一两天就会投降,将领们要求继续攻打。但晋文公认为,如果不撤兵,就会失去士兵和百姓信任,还是撤退为好。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文公这样讲信义,怎么能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打开城门,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也认为有晋文公这样的君主,应该归顺。于是也向文公投降了。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都是因为他守信啊!”由此,历史上又有“晋文公伐原示信得卫”一说。

  晋文公出阳民和伐原示信的故事,历来被认为是树立美名的重要事件,对于其建立霸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春秋时期,封国众多,巩固政权的主要形式就是联盟,而联盟就必须讲仁义。晋文公通过出阳民和伐原示信,体现出仁爱和信义,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为其成就霸业奠定了政治基础。同时,晋国占领了阳樊、原等地,将黄河北岸、太行山南麓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控制在手中,为晋国成为霸主奠定了基础。

  二、太行八陉之首——轵道



  轵国故城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轵道。轵道,又名轵关陉,位列“太行八陉”之首。

  陉,即山脉中断之处。晋郭缘生在《述征记》记载“太行山首始于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是山凡中断皆曰陉”,列出太行山的八条横向通道“太行八陉”,从南往北依次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和军都陉。轵关陉,是济源通往山西侯马地区的一条山道,位于太行山的最南端。是沟通古代的河内地区和河东地区的交通要道。轵关位于济源市西部22公里处的封门村东,两山夹峙,号称“封门天险”。

  轵道形成于春秋,因轵国(轵邑)而名。战国初期,轵国原属韩国,轵道是韩国及中原各诸侯国与魏国(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古称安邑)交往的主要通道,公元前359年,魏国与韩国交换部分土地,取得了轵道的行路权,后轵国归属于魏。战国中后期,轵道在秦统一的进程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秦向东用兵之初,先选择韩国作为突破口,沿黄河南岸东进,终无大的进展。公元前291年,秦将司马错率军攻魏,取得轵道。两年后,秦将白起再次伐魏获胜,取得大小城池61座,其中也包括轵国的都城轵城,完全控制了轵道,并最终沿轵道攻取河内之地。昭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75年),秦将白起收降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随即切断太行道,将韩国的上党地区和韩国本土一分为二。上党守将冯亭不愿投降,改投赵国,引发了著名的长平大战。在长平大战期间,秦昭王通过轵道,组织后勤供应,最终战败赵国,扫平了统一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战国纵横家苏秦由此评价:“秦下轵道,则南阳动。”

  秦军横扫天下,夺取轵道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然而三十年后,强大的秦王朝轰然倒塌的时刻,竟然又一次闪现出轵道的身影。《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沛公兵遂先诸侯至灞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节符,降轵道旁。”记载了秦王子婴在轵道亭给刘邦交投降书的史实。不过这里所说的轵道,是广义的轵道。刘邦受降的轵道亭,位于咸阳东南。因为这条官道东出函谷关与进入太行山口轵关陉的轵道相连,故而也被称为轵道,道边迎送之亭自然也唤作了轵道亭。

  轵道还因子婴轵道亭投降而成为亡国的代名词。后代诗人多有以此为题,抒发感慨之情。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古直《哀朝鲜》:“降王迎轵道,哀哉彼狡童。”宋刘克庄《轵道》:“秦暴浑如狼牧羊,筑临洮郡至咸阳。苦防齐客出关外,岂料子婴降道傍。”唐王昌龄《吊轵道赋》: “轵道,秦故亭名也。今在京师东北十五里,署於路,曰秦王子婴降汉高祖之地。岂不伤哉!”

  三、沁园春色与风波

  东汉时,济源境内设立了三个县:轵县、波县和沁水县。其中沁水县是东汉第二个皇帝汉明帝的爱女刘致的封地,所以她又被称为沁水公主。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为刘致在沁水县沁河北岸(今五龙口化村南)兴建了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明帝之子章帝继位后,外戚大将窦宪的妹妹被册封为皇后,窦宪依势横行,大肆兼并土地,以“贱值”强行霸占了沁园。后被汉章帝发现,将窦宪治罪。

  据《辞海》记载:“沁园春,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到唐代后,“沁园”已成为典故见诸文人笔下,成为音乐题材。《沁园春》词牌最早当出现于晚唐,现在传世的最早《沁园春》词当数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

  沁园真正名扬天下,则是因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1935年10月,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亲自率军渡过黄河,到达华北前线对日作战。2月5日清晨,部队来到陕西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休整。这一带已经飘了几天鹅毛大雪,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诗兴。2月7日,毛泽东挥毫写下了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这首词写成后并未示人,一直到1945年8月,国共两党在重庆和平谈判期间才得以面世。此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主席,并向主席索诗。毛泽东读了柳亚子的诗,于 1945年10月4日写信给柳亚子说:“先生诗慨当以慷,鄙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可惜我只能读,不能做。但是万千读者中多我一个读者,也不算辱没先生,我又引为自豪了。”同年10月7日,毛泽东把一首咏雪词和一封信托人交到了柳亚子手里,信中写道:“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柳亚子得到毛泽东的这首词,深为之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思想所折服,作“次韵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和词,并把这首“和词”和毛主席的词一并交给《新华日报》,要求同时发表。《新华日报》因未征得毛泽东本人的同意,只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录文如下:

  《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初到陕北看大雪之作,不能尽如原意也》。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烛,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柳亚子“和词”一发表,立即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人们很想拜读毛泽东的“咏雪”原作。重庆民营报《新民报晚刊》的副刊编辑吴祖光四处寻找毛泽东词的手抄件,核准后,在《新民报》刊出,并写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毛泽东《沁园春·雪》公开刊登后,一时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有报道称,当年刊发的和词不下50首,评论将近20篇,成为我国诗词史上的一次热潮。(返回目录)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