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情>文物资源
文物资源

  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的文物大市。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保留已确认不可移动文物有948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9处。现有馆藏文物3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327件,以出土的汉代釉陶和近现代纸质文物藏品最具地方特色。在我市地上文化遗存中,古代木结构建筑所占比例较大,共计约有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190余座600余间,并且许多单体建筑无论是从年代、规模、价值或结构来说,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被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称为是“中原地区宋、金、元、明、清古代建筑的系列博物馆”。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渎庙、奉仙观、大明寺、阳台宫、轵国故城、柴庄延庆寺塔、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

 
济渎庙
  济渎庙,坐落在距市区2公里的庙街村北。古时济水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因祭祀济渎神而大兴土木,建造此庙,故名曰济渎庙。    济渎庙又名清源祠,创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宋元扩建,到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庙宇扩建至400余间,济渎庙是四渎庙中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总体平面呈“甲”字形,古建筑排列在三条纵中轴线上,形成前有济渎庙,后有北海祠,左列御香院,西傍天庆宫的总体格局,占地面积86255平方米。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主要建筑有:清源洞府门:系三间四柱挑山造木牌楼,比例匀称,为河南明代牌楼建筑之冠;清源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式木结构建筑,为明代中期建筑,清代重修;渊德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式木结构建筑,为明代中期建筑;寝宫:重建于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九脊殿式木结构建筑,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临渊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厦两头造木结构建筑;龙亭:广深各三间,是一座保留有宋元构件的明代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灵渊阁:位于济渎池北岸,面阔小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水亭石桥:坐落济渎池上,现存古桥三座,均为单孔弧形拱卷,桥面弧形,券石上镂刻海马、异兽,保持了宋元手法;东岸石桥上尚存水亭,面阔小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斗拱为三踩单下昂,亭内施三架梁,为明末清初建筑;玉皇殿:为天庆宫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此殿系清康熙年间重修。
  济渎池,为济水东源。池中横砌石梁,将其分为二池。东池称龙池,长43.5米,宽23.5米,面积约1022平方米;西池称小北海,长66.5米,宽42.5米,面积约2826平方米。池内泉水清澈,水涌如珠,殿阁亭台相映,景物如画,为珍贵的北方古典园林建筑。

玉简

  庙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玉皇殿前之“将军柏”,高20余米,粗6米许,为汉代栽种,相传唐初尉迟敬德监修此庙时曾在古柏上挂鞭,五代后周恭帝封它为“将军柏”。“夜来明月枝头动,疑是将军宝剑光”,即吟此事。此外,庙内现存唐、宋、金、元、明、清碑碣40余通,其中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的《济源县创建石桥记》,元延佑元年(1314年)赵孟頫的《投龙简记》科技艺术价值较高。《济源县创建石桥记》拓片1973年曾赴日本展出。2003年清理北海龙池时发现了宋代熙宁元年神宗登基之后,派遣官员祭祀济水神而投送的玉简一枚,该玉简现收藏于济源博物馆,对研究四渎之一的古济水及祭祀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近年来,各级政府、文物部门投巨资对济渎庙进行科学维修、环境治理、整体规划,目前济渎庙已经成为我市最早开发、最为成熟的文物旅游景区。
  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年1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奉仙观

  奉仙观,俗称荆梁观,是最古老的道观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位于市区荆梁北街,蟒河北岸,因祀奉仙人得名。曾名奉仙万寿宫,元至正二十二年《崇宁葆光大师卫公道行之碑》载:“济源之奉仙观,奉仙。面河背济,左覃怀,右天坛,地形之胜,山川之美具焉……宪宗皇帝时……改观为宫,以奉仙万庆名之。”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道人孔志道创建,为二鲁真人修道之所。宋真宗时,道人贺兰栖真修道于此,《宋史》有传。历代多有修葺。
  观内现存古建筑有山门、玉皇殿和三清大殿等。主体建筑三清大殿系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宋道人贺兰栖真改建。面阔五间,进深七架椽,单檐悬山造,为河南省最古老的三座木结构建筑之一,且木结构纯度最大,其用材有“三绝”:一曰“减柱”,八根金柱减去六根,仅留两根承受着殿顶大部分重量,为古代减柱建造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二曰“荆梁”,系用横跨两间的千年荆根、柿木根作梁,长九米,直径约八十厘米,举世罕见。故奉仙观在民间又俗称荆梁观。三曰“博风”,板材硕大,用料五立方米。殿前有《大唐宗姓太上老君石像碑》,系建观时立,李审畿撰文,沮渠智烈书。清叶昌炽在《语石》中赞之曰:“文章宏瞻,书笔遒美,为唐代道家碑碣之冠。”其拓片1973年曾赴日本展出。
  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市区南面6公里的轵城镇,西临泥沟河。西汉时期,轵城曾两度封为侯国。大明寺前身是轵侯祭祖的焚修香院。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改建为寺院,名通慧禅院,金末毁于兵燹。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始,前后用三十年时间进行重修,改称今名。明、清以来,多有修葺。
  大明寺,为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依中轴线而建,为三进院落,平面呈正方形,占地2.06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有山门、金刚殿、中佛殿、后佛殿及左右配殿、僧房等共13座计41间。主体建筑中佛殿建于元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殿身方形,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造,殿内平面采用减柱造,建筑纯度高,为河南省现存四座元代单体木结构建筑之一。后佛殿为清代重修,单檐悬山造,殿内彩绘保存较好,色泽鲜艳,是研究中原地区古建筑彩绘艺术的宝贵资料。中佛殿月台两侧有元、明、清碑碣四通。月台前,有千年梭罗树一棵,大可三围,高20余米,枝叶蔽日,状如华盖,为河南省现有梭罗树中最繁茂的一株。
  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大明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台宫

 

 

  阳台宫,坐落在济源市西北30公里的王屋山华盖峰南麓。北有天坛山,状若凤首,山岭蜿蜒延伸,形似凤身,南临九芝岭,宛如凤尾,形胜恰似“丹凤朝阳”,故名阳台。唐玄宗李隆基崇尚道教,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敕命道教一代宗师司马承桢在王屋山自选形胜,创建宫观。阳台宫落成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隆基御题匾额“寥阳殿”,又令御妹玉真公主进山拜师学道。此举震动朝野,道风大盛,王屋山遂成道教名山。诗人墨客慕名而来,寻幽探胜,吟诗作赋。大诗人李白、王维等曾与司马承桢结为“仙宗十友”。阳台宫原有五楼三阁,五代战乱,庙宇凋零。自金贞佑二年重整复盛,改观为宫,历元、明、清多次修葺。
  阳台宫为王屋山道教“三宫”之一,依山向阳,布局严谨,高低错落有致,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三清殿(也叫大罗三境殿)居前,玉皇阁座后,旁列廊庑,西有道院,占地6165平方米,现存主要古建筑有:
  三清大殿(又名大罗三境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造,系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尚保留唐宋间遗制和外貌。殿内纵横成行的三十根方形石柱,通身浮雕道教神话故事,如云龙翔凤、黄石公、河上公、八仙过海、风雨雷电诸神,以及世俗、雨后农耕等画面,形象优美,栩栩如生。殿内开花藻井,斗拱层叠,气势宏伟,制作精巧,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玉皇阁:广深各三间,周匝回廊,为三檐三层歇山顶楼阁式建筑,琉璃瓦金碧交辉,熠熠闪光,五踩云龙斗拱,参差层叠,宛如云带缠绕。高大的重台之上,外部回廊20根小八角石柱和内部8根高达12米的冲天木柱,承载阁全部重量,此阁系明代遗构,楼顶梁架则系清代重修。回廊石柱通身浮雕盘龙丹凤、花鸟禽兽、高士羽人,以及“苏武牧羊”、“飞虎山”、“桃园洞”等人物故事,表现了明代精湛的艺术风格。登楼远望,山光景色,美不胜收。
  大殿前,相传唐代玉真公主所植的菩提树,身粗三围,盘根错节,枝叶茂盛;宫院内五株桧柏,左右排列,主杆挺拔,枝杆虬曲,蓊蓊郁郁,造形奇特,因生长奇特,有“龙”形柏,“凤”形柏、“鸟柏”、“人字柏”美称。大殿月台上的八錾大铁镬,口径1.7米,深0.8米,相传昔日道士贮水防火用;月台下,石槽长丈余,四面浮雕牡丹花卉,亦系明代遗物。此外,宫内有元、明、清碑碣十余通,记载着道教史料、宫之兴衰和明末农民起义军经由此地的资料。
  2006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轵国故城遗址

  轵国故城遗址,位于济源市区南约6公里的轵城镇政府所在地一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轵国故城始建于春秋,西汉至南北朝曾四度为诸侯封地。因何曰“轵”,“轵”的含义有多种,或指车毂,轴孔,或指车轴端部,或指车厢两侧栏木,总之都与古代车辆有关。轵城其名也确源于此。春秋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以阳樊(今济源市承留镇曲阳村),赐晋文公,然阳樊之地民众不服。于是,晋文公率军围阳樊。阳樊大夫仓葛率民众退聚东南二十里,先把战车排列起来以御敌,继而筑城,故名“轵城”。轵城周代为东都畿内地(古代王都所在地的千里地面),战国为轵邑(先属韩,后属魏),秦置轵县,西汉至南北朝先后封李朝、薄昭、李寿、寇赞为轵侯。其间北朝时曾封国,故有“古轵国”之称。唐贞观元年(627年),轵县并入济源县。
  轵国故城地处古代交通要道,轵关陉为太行八陉之一。据故城庙碑载:“古轵国东接覃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一带古称怀),西连晋地,南临南山,背靠济水,以山为屏,以河•(指泥沟河,古名徐沟水)为带,诚天造地设之区也,’故城城垣南北长1956米,东西宽2088米,面积518万平方米。城墙遗迹长3751米,其中东、南两城墙保留较完整,高1—9米,宽6—38米。相传城有九门九关,现已发现城门遗址七处、水门遗迹两处。城墙系夯土筑成,含春秋、战国、西汉诸文化层。城内出土文物丰富,有陶、骨、石、铜、铁等器物。其中以西汉文帝五铢石钱范、石磨盘和置挂两用铜熏炉较为珍贵。城内里坊设施较规整,西北部的塔坡传为宫殿区。
  轵城还是战国著名刺客聂政和汉朝第一大侠郭解的故地,他们的故事广为传颂、有口皆碑。至今轵城南边存有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聂政的冢和祠。故城南是古轵国贵族官吏墓葬区——泗涧古墓群,该墓群相继出土了陶风车、桃都树、舞乐俑、百花灯等汉代文物精品,是秦汉时期古轵国繁荣富庶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故城东存有大冢四座,相传大冢为钟繇父子墓葬。故城西存有西留养遗址,是古轵国给养辎重仓储所在地。轵国故城南丘陵地带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栗树沟遗址,遗址文化层厚达3—4米,文化内涵丰富,彩陶片俯拾皆是、陶纺轮也多能采集。轵国故城区域所存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对我们研究古代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延庆寺舍利塔

  延庆寺舍利塔,位于市区西北3公里的延庆寺旧址内。因濒临济水西源——龙潭,故又名龙潭塔。此塔创建来历:系通慧禅院(大明寺前身)比丘法言积蓄舍利子数十粒,无处传授,欲谋建塔,未得其所。河阳(即孟县)念定寺僧教岸得知后,与延庆寺主持省初商议,共济其事,在此建塔。于是,该塔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开始兴建,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竣工。
  延庆寺舍利塔为六面七级楼阁式砖塔,高28.16米,塔基每面宽4米。底层有南北二券门,从南门可入塔心室。塔心室呈六角形,叠涩式收顶,上留六角形小孔,直视塔内项部。从北门向右顺梯道盘旋至二层,二层至六层设有梯道和圭形门,每层顶部亦系叠涩式收顶,以承托木构楼板(现已全部脱落)。但是通过通道,可由里向外盘旋而上,直至六层。这种塔内筒状结构手法,在隋唐以前最普遍,到北宋中叶就不多见了。此塔第七层系实心,不能登临。塔的每层出檐结构,使用正反叠涩砖层,其上未施平座,整体外轮廓形成抛物线状,出落极其简洁古朴。内外壁面嵌砌佛龛雕砖一千余块,所雕佛像,衣纹流畅,面目清秀,镌刻精细,造型生动,系仿北魏手法。塔心室内立有宋景佑三年《大宋河阳济源县龙潭延庆禅院新修舍利塔记》碑刻一通,马元颖撰文,郝黯篆额,杨虚已仿王羲之行书书丹,运笔遒劲流畅,颇得王书真谛。其拓片1973年曾在日本展出。
  紧临塔西有泉,曰:“龙潭”,为济水西源,潭水清莹澄澈,蟹目翻腾。月夜,潭光塔影,清幽如画,向称“龙潭夜月”,为济源九景之一。
  北宋时蜀人陈省华为济源县令,见龙潭风物之美,潭水之奇,遂于此建造房舍,命三子读书其中,其后三子均进士及第,时人遂称该处为“宋四贤读书处”,亦称“四令堂”。
  1963年6月20日,延庆寺舍利塔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古名秦渠。初以枋木为门,故又称枋口,为我国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济源市东北16公里的沁河谷口。据《济源县志》载:秦统一中国后,开始在此凿渠灌田,“以枋木为门,以备蓄泄”。东汉时,“修理旧渠以灌公私田畴。”三国时,河内典农司马孚表请魏文帝易木为石,改名石门。隋代修建利民渠。唐代河内节度使温造上奏修复枋口堰,灌温、济、沁、武四县农田五千顷。元代曾开渠修堰,泽之温、孟、沁、济、武五县,名曰:广济河。明嘉靖25年至天启年间,共开凿利丰渠、广济渠、广惠渠、永利渠、兴利渠,形成五龙分水之势,故称五龙口,沿续至今。广济渠首闸上,开凿石窟,内置兴修水利官员袁应泰等人石像17尊,题额“袁公祠”,石门周围刻诗题记,保存了明代兴修水利工程的重要资料。窟前为露台,永利河渠首闸上,亦开石窟,内雕石像5尊,以纪念明代济源县令史公纪言等兴修水利之功,题曰:“三公祠”,为清代补建。
  太和五年九月,唐代大诗人——河南府尹白居易游枋口题诗赞曰:“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蹬上悬泉,澄湾转枋口……”这里,断山如削,河水奔流,风景秀丽。入春雪消山瘦,桃花夹岸,游者如入画图之中。盛夏,游人至此,烦暑顿消,有秋风送爽之感。故称“沁口秋风”,为济源九景之一,向为游览胜地。
  在山川秀美的沁河北岸,依山傍水的地方修建了美丽奢华的沁水公主园,沁水公主园华丽至极、久负盛名,所以汉代以后历代公主的私人园林泛称为“沁园”,沁园美景也吸引了古代诗词文人吟咏和唱,逐渐演绎出了《沁园春》词牌名,沁水公主园于元代战火中被毁,现遗址尚存。
  
  二、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谷寺、二仙庙、庙街遗址、轵城关帝庙、栗树沟遗址、沁河谷栈道、聂政冢、引沁渠工程、迎恩宫、静林寺、西关汤帝庙、南天门、北勋石佛寺、塘石关帝庙、沁园遗址、南姚关帝庙和汤帝庙、清虚宫、东逯寨三皇庙、白鹤堂、西石露头玉皇庙、报恩寺。

 

盘谷寺

  盘谷寺,位于市区北15公里的太行山南麓,盘谷口畔,东有磨脐山,西有陡崖山,巍峨相峙,悬崖绝壁,山石安固,状如环城。因寺院建于谷口,故称盘谷寺。
  盘谷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距今1500余年,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好友李愿辞官往盘谷隐居,韩愈为其送行,并写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顿时盘谷寺名声大噪,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明洪武年间,名僧古峰大和尚主持盘谷寺院,香火极盛,名闻遐迩,豫、晋、皖3省30多座寺院的和尚都来此受戒,一些达官贵人,善男信女也络绎不绝前来烧香拜佛。明弘治、正德年间进行了大规模重修,但明末时毁于兵燹。清雍正后历有修葺,尤以乾隆作《盘谷考证》,钦定盘谷为“名山胜迹”,并亲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后,盘谷寺更加驰名。  
  盘谷寺依山而建,由南向北拾阶而上,为典雅玲珑的四合院落。现存古建筑有接官厅、山门、大雄宝殿,钟鼓楼、东西廊房等,均系清代建筑。寺前有御碑亭,亭内碑刻乾隆皇帝亲书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和韩愈的七言诗,书法如行云流水,洒脱而凝重。山门外有一小池,曰“秋叶池”,形似一叶,造型别致优美。寺西北有明初建的四面五层密檐式舍利砖塔。东北500米高茶壶龛上,有摩崖石刻乾隆御书《盘谷考证》及“名山胜迹”四个大字。寺南2公里处为李愿墓。寺后谷内有盘石,质地坚细,是雕刻砚台之上乘原料,古称盘砚,即现在的天坛砚,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现代书法家赵朴初曾挥笔题词:“润笔增彩,发墨生辉,盘旋盘砚,喷薄风雷。”
  2001年9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仙庙

  二仙庙,又名紫虚元君庙,位于济源市东北13公里的梨林镇大许村。据明《重修仙天圣母静应宫碑铭》载,二仙其人叫魏华存,西晋任城司徒文康公舒、剧阳侯魏阳元之次女,南阳太保掾刘友彦夫人。幼而好道,为百姓仰慕,称紫虚元君。二仙庙创建于唐,明清均对其进行过增修和修缮。
  二仙庙,坐北朝南,南北长111米,东西宽33米,占地3663平方米。现存建筑依中轴线而建,依次为紫虚元君殿、东配殿、静应殿及拜殿,共计古建筑四座二十二间。庙内散落碑碣石刻十余通。是一座布局清晰,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小型古建筑群。
  2000年9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逯寨三皇庙  

  东逯寨三皇庙位于五龙口镇东逯寨村北2.5公里太行山支脉凤凰岭上。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东西18.4米,南北17.5米。现有三皇殿、广生殿、山门、照壁等。三皇殿为主体建筑,为明代单檐歇山式筒拱券仿木结构无梁殿砖石建筑。前檐平板枋雕云龙、凤凰、云纹、人物、禽兽等图案。东西稍间平板枋上雕刻“拉弓射猎”、“持叉捕鱼”等生活场面,拱眼壁板间雕刻观音、八仙、莲花等,檐下为砖制五踩斗拱。广生殿为硬山筒拱券无梁殿砖石建筑。整个庙寺均就地取材,以凤凰岭附近褐色砂石建筑。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崇祯十年(1637年)重修三皇殿。省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杨焕成先生对这座很重要的明代道教建筑考察后评价,三皇殿属典型的中原地区明代中期地方建筑手法“无梁殿式建筑”。檐下斗拱、拱眼壁、大额枋、平板枋、挑檐檩、檐椽、飞椽、角梁、耍头等砖雕图案精美,为河南现存明代砖石无梁殿建筑中的孤例,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该殿的斗拱形制、檩、椽、枋等结构特征均符合中原地区明代中期地方建筑手法的做法,是研究中原地区,特别是研究河南省明代地方建筑手法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重要的建筑历史和科学价值,被列入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三皇庙是济源地区少有的仿木砖石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2016年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堂

  位于济源市思礼镇高庄村西北东玉阳山的山凹间。明正德四年(1509年)。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为明代单檐歇山仿木结构的无梁殿建筑。平面呈方形(边长5.1米),面阔进深各三间,檐下平板枋、立枋、圆柱头、挑檐檩及圆飞椽屋檐均为砖制,屋面为灰筒板瓦覆顶。建筑正面置石门两扇,现佚失,仅存石门额和石连楹。门额题刻“大明正德四年二月”等字样。殿内为方攒尖叠涩券顶。整体建筑古拙朴实,是济源地区现存较少的一种古建筑形式。其结构形式及细部做法反映了木结构建筑的基本特征,对研究仿木结构的砖石建筑和拱券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6年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聂政冢

  聂政冢,位于济源市区南8公里,轵城镇泗涧村西北。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战国四大刺客之一。魏国轵人,义勇刚强,英烈正直,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单人杖剑至韩都(今禹县),刺杀韩相侠累,后自刮面决眼,剖腹而亡。乡人为纪念他,在此设冢,俗呼刺客墓。《史记》、《战国策》皆有传。郭沫若曾以此事创作《棠棣之花》剧本。
  冢呈圆顶封土,系夯筑而成,残高11米,周长约90米,占地300余平方米,宋代为方便祭祀,在冢前建聂政祠,俗称将军庙。现只存明代所建享殿,享殿内原有聂政与其老母、姐姐塑像,今已不存,仅存明、清、民国碑碣六通,记述着聂政的事迹和修葺情况。
  2008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沁河谷栈道

  沁河谷栈道位于沁河谷岸,是曹魏正始五年(244年)司马懿为从山西调运兵马粮草而修的峡谷通道,南端起自济源市东北15公里的沁河出山口,向西北蜿蜒至山西高平县境,全长约90公里。据《三国志•魏书》载,正始五年,魏国辅政大将军司马懿采纳镇西将军邓艾的建议,准备进攻吴国,需要从富庶的山西调运大批粮草和兵士到京都洛阳。洛阳、山西之间,有太行山阻隔,惟一可选择的通道就是沁河河谷。沁河有水,但不能行船。沁河两岸多数地段都是高耸如削的大山,要沿沁河开辟一条通道,只能在崖壁上凿孔架木修栈道。
  沁河谷栈道济源境内共有36公里,现存遗迹六处:马鞍山遗迹、张庄遗迹、司马懿藏兵洞遗迹、和滩遗迹、石门隧道和紫柏滩遗迹。沁河古栈道是研究古代军事、交通的重要历史资料。1983年,济源市文物工作者完成了对沁河谷栈道的考古调查,当年该项工作被河南省文化厅公布为考古重大发现。

 

沁园遗址

  沁园遗址,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的化村与留村以南的高岗上。东汉明帝刘庄之女,永平三年(公元60年)被封为沁水公主。据传,因沁水公主的花园建在此岗上,故名。后为窦宪所夺。唐宰相裴休在园北建化城寺,沁园为寺之花园。金代为官僚游宴之所。
  1987年11月,原新乡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在化村西南2米高的土岗上调查,发现有陶钵、陶瓮、石锤、贝壳等残存遗物,文化层深约1.5米,东西长80米,南北宽40米。接着,又在紧邻化村的留村东南,发现一高约1米的土岗中有石斧、石镰、石铲、石凿,以及灰陶片、彩陶片、白衣彩陶片等。此遗址系沙壤土质,呈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80米。1984年11月原济源县文物普查组赴上述两地深入调查,又采集到彩陶钵、罐、灰陶鬲、大口盆、小口尖底瓶等,纹饰多为粗、细绳纹,大方格纹等。从整体看,化村西岗彩陶遗存较为丰富,留村东岗较少,东岗和西岗中间相隔约500余米,地势平坦,但耕地也发现有彩陶遗存。从东到西共长720米,南北平均宽110米,总面积为7.92万平方米,系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
  2006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轵城关帝庙

  轵城关帝庙,位于市区南6公里的轵城镇东南,泥沟河东岸,与大明寺毗邻。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被宋徽宗追封为“忠惠公”和“义勇武安王”,兴建“关帝庙”,供奉祭祀,后佛教将关羽神化,尊“关”为“帝”,故更名为“关帝庙”。该庙创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157年)重修,清又有修葺。
  庙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现存古建筑有山门、拜殿、关帝庙及西配殿,占地约1050平方米。关帝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造。为明代早期建筑,有一定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造,为河南省纯度较高的明代建筑。
  1986年,对山门进行了修葺。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静林寺

  静林寺,位于承留镇南姚村。坐北朝南,依中轴线而建,南北84.2米,东西16.7米,总面积1606平方米。主体建筑依中轴线纵向排列,依次为山门、过厅、东西厢房、中佛殿和后佛殿遗址,共计五座十九间。寺内尚存碣石一块。
  中佛殿,为该寺院的主体建筑,其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系明代单檐悬山造木构单体建筑。殿宇平面布局为减柱造,墙体为青砖砌筑,山墙上部为露明五花山墙,屋顶施灰色筒板瓦,五脊六兽齐全,垂脊顶部施吞兽。明、次间均施四扇格扇门,五抹头,门芯分别为龟背锦和套方。殿内遍施彩绘和彩画,手法精工,为清代作品。
  山门,清代单檐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梁架为五架梁和三架梁。屋顶施叠瓦正脊和垂脊。
  过厅,清代单檐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前后檐施一斗三升交蚂蚱头斗拱。殿内施五架梁和三架梁。
  东西厢房,各五间,悬山顶,明间施六抹头格扇门,门芯为步步锦、套方,尽间设窗户。山墙墙体为五花山墙,梁架露明。室内置三架梁和五架梁。
  静林寺是我省一处较为重要的寺院,布局严谨,周边寺
  庙林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佛殿袭古手法明显,地方彩画特点鲜明,豫西北建筑手法浓厚,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庙街遗址

  庙街遗址位于济源市庙街村西,面积约75万平方米。夏少康及其子帝杼、周武王之弟原叔曾在此建都城,故名原城。
  1959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与济源县文化馆对原城遗址进行试掘。在遗址西部开挖探沟两条,一为东西向,一为南北向,均长10米宽3米,发现文化层厚约1~3米。按土质土色将文化层划为四层:第一层为耕作扰乱层。泥质灰陶居多,夹砂陶灰陶次之。第二层为战国文化层。出土了大量形器,瓮、盆、豆、纺轮、陶片等。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石铲、石戈、石箭头、骨箭头等。第三层为商代文化层。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并存。有鼎、鬲、豆、瓮、杯等。纹饰以绳纹居多。石器有刀、镰、箭头。骨器有铲、锯、箭头等。第四层为龙山文化层,年代最早,距今约四千年。出土物有盆、鼎、壶、甑、豆、碗、等陶器。尖状器有刀、锯、镰等石器和铲、镰、箭头等骨器。另外还有夏文化罕见的卜骨、陶祖。
  1978年和1994年,省、市考古工作队又相继对庙街遗址作了进一步发掘,出土物分属商周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四千年前,济源一带农业已进入农耕阶段,普遍使用石刀、石镰、蚌刀等收割工具:陶器制作普遍使用轮制技术,陶器质地坚硬耐用;箭除了狩猎之用外,主要用于战争;卜骨的出土,表明那时已出现了专职巫师,他们应属于贵族阶层。陶祖则是原始社会群体生殖崇拜的见证原城遗址是济源惟一有史书记载且有夏文化遗存的夏代都城,对研究中国夏文化的分布及内涵特征有重要价值。1963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栗树沟遗址
  栗树沟遗址,位于市区西南20公里的栗树村东北,东靠白道河,西临王沟,南接大寨坑,北邻腰地。地处丘陵地带,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
  遗址高度减落,四周平整,最深文化层约3——5米,内涵丰富,南部断层发现动物骨堆,陶窑烧土。高处有宅基平面烧土。采集的文物有白衣彩陶片、彩陶钵、红陶罐、尖底瓶、背水壶、鹿角槌及甑、豆、环、球等陶器。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引沁渠工程

 

  引沁济蟒工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济源、孟县(今孟州市)两县人民自力更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的伟大创举。引沁总干渠从1965年12月一期工程开工至1975年一期扩建工程竣工,整整奋斗了10年时间。这条“人工天河”是继林州红旗渠之后创建的又一个大型灌溉工程,是河南省山区水利发展史上又一伟大丰碑。
  该工程跨越300多个山头、200多条河流、凿通修建66个隧洞(总长16000多米),建造了403座桥涵洞,建成了总长达120公里、可通水23个流量的“引沁济蟒”大渠。这条“人工天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干、支、斗渠总长近2000公里,灌区面积达40万亩。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济源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麻姑庙、裴休冢、绮里季墓、孙思邈墓、古轵国门匾、温府君神道碑、赵衰墓、卢仝泉石、卢仝故里碑、连地遗址、李愿墓、荆浩墓、东阳店遗址等109处。

麻姑庙

  麻姑庙,在市区西14公里玉阳村北,东玉阳山与王莽岭之间。相传唐朝有一女子名叫侯真定,系四川金华人,自幼崇道,历尽艰辛,来玉阳山拜平阳洞仙姑玉真公主为师学道。每日挑水浇麻,人称“麻姑”。“麻姑”学道心诚志坚,虽艰辛磨炼,但志不动摇,终于感动了上天,蒙祖师授以秘诀,使泉水四溢,汇流成河。从此,人们将“泉”誉为“麻姑泉”,将“河”誉为“麻姑河”,附近村庄居民大受其益。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此建庙,故名“麻姑庙”。
  该庙坐北向南,原为两进院落。山门外有梳妆楼、光殿、龙官庙和舞楼等。山门内,正面为麻姑殿,药王殿和广生殿对列东西。旁院,上为祖师殿,东列财神殿,西堆小山,怪石嶙峋。现只存梳妆楼、眼光殿各一间,楼上壁绘山水、花鸟等图案,技艺较精。虽古建筑遗存不多,但山光水色,绿树遍布,清雅幽谧,古色古香,别有一番情趣。
  1983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裴休冢

  裴休冢,在市区东北七公里的裴村内,北倚孔山,南临焦枝铁路。该冢原有陵园,园内有四冢,在中轴线上南北排列三冢,另一冢在主冢西。现仅存主冢——裴休冢。冢呈圆台状,残高5米,周长67米,面积约380平方米,未发掘。
  《新唐书》载:“裴休,字公美,孟州济源人……秉政凡五岁”。《旧唐书》载:“(裴休)卒年七十四,赠太尉。休不为皦察,行所治,吏下畏信。……能文章,书楷遒媚有体法。为人蕴籍,进止雍闲。”宣宗尝曰:“休真儒者。”
  1983年12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绮里季墓

  绮里季墓,在市区东南9公里的绮里村南。地处平原,周围为农田环抱。《中国名人大辞典》载:“绮里季,汉居绮里,季其字也,或云姓朱,名晖,避秦居商山中,为四皓之一。”绮里村民世代相传,秦焚书坑儒时,绮里季隐居于此,官府来此缉拿时,绮里季伪死,假封该墓。历经沧桑变迁,现墓仅约平方米的圆土冢,墓北竖着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绮里村民同立的楷体书写“汉四皓绮里季墓”圆台碑,碑高1.67米,宽0.63米,厚0.17米,碑面朴素端庄,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1983年12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思邈墓

  孙思邈墓,在市区西北50公里的大店河西岸庙岭上,面向三官岭,背靠王母洞,东有秦岭山,西倚天坛峰。孙思邈一生信奉道教,卒后宋徽宗追封其为“妙应真人”,故道家又称该墓为孙真人墓。
  据世代居住在当地的山民追述,孙思邈坟原为圆顶封土,高约6尺,旁植槲树一棵,大逾合抱,由于人为取土,业已残损,现呈圆形平顶,残高0.7米,顶部直径9米,面积约63平方米,墓周暴露的拱券条砖为33×17×6厘米,与北宋《营造法》所载条砖尺寸基本相符。墓前有孙真圣庙,即孙思邈祠,踏跺40级,为四合院落,中置享堂,左为东厢遗址,右有西厢。享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悬山式单体木构建筑。创造年代失考,仅西厢墙壁嵌有清代残碑两通,尚有文字可稽。现孙真人塑像已不复存在。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诞生于京兆华原(即今陕西省耀县孙冢塬)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较深研究,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他一生遍游天下名山大川,坚持在民间采药行医,为人民群众解除疾病痛苦,并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针灸等内容,编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书,流传于世,世称“药王”。《旧唐书》记载:“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享年101岁。死后,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述他卒葬何地,唯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孙真人坟,在河南济源县王屋山。”明陈贵《游王屋山记云》:“清虚宫西北山,云是聚虎坪,坪下翠微庵,昔孙真人曾于此置货药坪。”
  1983年12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轵国门匾

  门匾为青石质地,古朴、厚重,正面阴刻“古轵国”三个楷书大字,门匾四周围绕引起阳刻牡丹花卉纹带。经鉴定为明代遗物,现保存在济源市博物馆。
 

 

  

  四、除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近年来我市还出土了众多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明显的文物精品,如吹箫俑、绿釉骑马俑、斗狗俑、对弈俑、灰陶牛拉车、女舞俑、青铜鼎、瑞兽葡萄镜、鱼鸭池、宰兽俑等,为我们研究先人富足生活之余的娱乐休闲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吹萧俑

  名称:吹萧俑
  时代:西汉晚期
  尺寸:高14厘米
  该吹奏俑为泥质红陶胎,手工捏塑而成。人物上体直立呈跪坐状,身穿交领长衣,人物上半身的绿釉与下半身的褐釉自然分界形成上下身的衣裤,衣服纹理刻画清晰,左手上抬持一排萧放于嘴前做吹奏状,右手四指并拢上举至嘴的高度,似乎随着音乐的节拍在舞动。头挽环形高髻,发根戴有发箍一周,面部刻画稍为抽象、简洁,省略眉眼,突出高鼻、大嘴。俑的整体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专注灵巧的感觉。
  古代,排箫是非常受欢迎的乐器。排箫,又名洞箫、雅箫、颂箫、籁、比竹、参差、凤箫、云箫。早在原始社会,已有用芦苇编制的苇龠。相传虞舜时期曾出现一部用箾演奏的“箾韶”乐舞,箾即原始排箫。《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后来,箫被载入《诗经》。《诗经•周颂•目瞽》:“箫管备举,喤喤厥声”。《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小箫谓之筊”。晋郭璞注:“箫大者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长尺二寸”。从春秋到秦汉的近千年里,排箫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汉代的鼓吹中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绿釉骑马俑

  名称:绿釉骑马俑
  时代:西汉
  尺寸:高21厘米、长21.5厘米
  一位披挂整齐的武士威风凛凛的骑坐在一匹昂首嘶鸣的骏马上,构成了一幅深具动态的画面。武士头戴帽盔,身披铠甲,腰挎宝刀,头部后仰,双手于腰际前伸,手中似乎握有一缰绳。骏马昂首,气宇轩昂,张口作嘶鸣状,脖颈鬃发刻画清晰,耳朵竖立,双目圆睁,右前肢前跨做迈步状,左前肢着地有力,两后肢稍下压,尾巴短小上翘。 
  马在古代曾号称“六畜之首”,是军事、交通的主要动力,有的地方也用于农耕。 秦汉时期,马已被视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因而养马业特别兴盛。西汉政府从西域引进大宛马,改良了中国马种,还从大宛引种优质饲草苜蓿,促进了中国养马业的发展。 
  这头膘肥体壮的战马为我们研究汉代“马”在军事动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实物资料。

斗狗俑

  名称:斗狗俑
  时代:汉代
  尺寸:高15厘米  通长26厘米
  两条猛犬互相嘶咬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斗狗场面。在格斗中处于上风的一只狗张口紧紧扑咬住另一只狗的颈部,右前肢搭在其肩部,左前肢腾空,两后肢扒地后登,尾巴后伸上翘。另一只狗在格斗中处于劣势,被嘶咬的脖颈努力的向左上侧翻伸,企图扭转不利局势,四肢用力着地稍后弓。两只恶斗中的狗都是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尾巴向上高高翘起,细部特征刻画清晰,全身满施褐绿釉,釉色莹润光亮,整体看不出模制痕迹,其制作方法应该是捏塑。狗的整体塑造比例协调,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斗狗俑高15厘米,狗的身长21厘米,在汉墓中出现了这样生动的动物造型,说明了斗狗做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在汉代已经存在了。

对弈俑

  名称:对弈俑 
  时代:西汉
  尺寸:棋盘宽8.5厘米、长11.5厘米,人物高8.5厘米
  该陶俑为泥质红陶胎,模制兼手工捏塑而成。整体是一幅对弈正酣的棋局。两位棋友对坐于一长方形棋盘两侧,头顶挽一发髻,身着交领长衣,左臂宽袖后甩,右手高举至耳际,面部表情得意沉醉,长方形棋盘上棋格刻画清晰,棋格为中心对称四侧出头的“田”字形,棋子置放有序。陶质坚致细密,表面施釉均匀,褐釉和绿釉界限分明,构成了人物上下半身和棋盘左右两部分的天然分界。有关专家初步认定这是汉代象棋对弈的模型。
  在汉墓中出土这样的陶俑,说明在我国汉代,下棋已经成为日常文娱活动之一了。汉代对弈俑的出土,也为我们研究象棋的历史和汉代的社会生活及娱乐方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灰陶牛拉车
  名称:灰陶牛拉车
  时代:西晋
  尺寸:高:23厘米  长36厘米  
  该牛拉车为泥质灰陶质地,模制、刀削、捏塑而成。整体为一头牛拉车前行的场面。牛的刻画真实生动,两耳左右扇开,牛角前弯,双目圆睁、鼻翼张开,闭口、腮帮鼓起,四肢着地稳健有力,偶蹄足刻画明显清晰,尾巴下拖,膘肥体壮。车为拱棚顶近平,两车辕刀削痕明显,车舆前面敞口,后面开一方门,车轮有14根放射形车辐, 一衡木略呈拱形,驾于牛的肩上,正驾辕前行。
  驾车用牛可能早于马。《初学记》器物部引《古史考》:“黄帝作车,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 从文献记载看,最迟在商代后期牛车已经很普遍了。《易•系辞下》的“服牛乘马,任重道远”,也把“服牛”放在“乘马”之前。 牛能负重耐劳,但速度慢,所以牛车多用以载物。 但是魏晋以后牛车却成为时髦的交通工具。这大概是因为牛较安稳保险,对于养尊处优恬淡轻闲的士族阶层更为合适,同时也与后来政治文化中心移至江南,而江南牛多马少有关。 
  该件牛拉车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西晋时期的车制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女舞俑

  名称:女舞俑
  时代: 西汉晚期
  尺寸:高16
  该褐绿釉陶俑为釉陶质地,整体呈舞状。上身着宽袖长衣、下着肥裳,露出网格纹宽裤。细腰翘臀,腰部简单刻画出裙带,裙带缠绕腰部拖至身后,裙上几道竖形刻画纹形成裙摺,人物俑双臂展开,右臂前伸上举而摆广袖于外,左臂下甩长袖于后。左脚独立,右腿上抬。头上昂左侧、双高髻、目光远视、面部塑造简洁抽象,深目、高鼻、尖下巴。俑的整体造型线条流畅、舞姿优美、栩栩如生。 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中国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艺术积累, 在原始时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舞蹈。中国古籍《毛诗.大序》中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明了舞蹈艺术是人类抒情的最高形式。在古代,狩猎、战争、祭祀或祈祷等活动,都是通过舞蹈来进行的。舞蹈是文化的基本形态。两汉舞蹈更是百技纷呈,达到了乐舞文化的高峰。

青铜鼎

  名称:青铜鼎
  时代:春秋
  尺寸:高25  口径 22.3  腹径26厘米
  该鼎为青铜质地,直口,深腹,圜形盖。盖顶有圆形捉手,一周由多根圆条形支柱与盖连接,盖上纹饰装饰华丽繁缛,盖顶部外侧由上到下依次分区装饰有菱形雷纹、火纹、回纹、宽平带纹、云雷纹一周,各区之间由凸弦纹隔开。腹部较深,圜底,上腹部饰云纹,蹄形足,足跟处装饰有兽面纹。整个器物显得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鼎的组合在商代一般为偶数组合,但发展到了周朝,形成一种列鼎制度,也就是鼎的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列鼎的数目在周代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列鼎通常为单数,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

瑞兽葡萄镜

  名称:瑞兽葡萄镜
  时代:汉代
  尺寸:直径14.5厘米  厚1.4厘米
  该镜为青铜质地,镜背饰满高浮雕图案,中心为兽纽,镜背中间一周凸楞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装饰有枝叶缠绕的葡萄图案,葡萄枝叶繁茂,颗粒饱满,其间卧有五只瑞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外区规律排满葡萄串,瑞禽和瑞兽穿插其间,高折沿。镜残为两半,已修复。
  镜为古代梳妆饰容的用具,唐镜更是我国古代铜镜中的精品。葡萄图案在铜镜上的使用,是唐朝民族融合的实物见证。

宰兽俑

  名称:宰兽俑 
  时代:西汉
  尺寸:高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
  该俑为泥质红陶胎,手工捏塑而成。由一人一兽二狗一台架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古人宰杀牲畜的场面。一头独角兽被仰面捆绑在一个正方形有两根柱子的台架上,四肢自然伸张,腹部浑圆鼓起,头部下垂,口微张。一人头戴平顶帽,身穿无袖长衣做成的工作服,双腿叉开站立于工作台上,弓腰、上身前倾,双手死死抓住独角兽一只大腿的内侧,嘴部紧贴手旁的兽皮,腮帮鼓起,在努力的往里面吹气。他的脚旁一只狗悠闲的匍匐于方形台面上,嘴里正在嘶咬着主人赏赐的一块肉。人与动物的陶质坚致细密,满施褐绿釉。 整个场面真实自然,人物动物刻画逼真生动。 往死后的动物腹内吹气无疑是为了使动物的毛更容易的刮掉,这种方法一直应用到今天,看来在我国汉代宰杀动物时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了。
  鱼鸭池
  名称:鱼鸭池
  时代:西汉
  尺寸:宽19厘米、长24厘米、高11.5厘米
  长方形象征性的水池,里面鱼鸭成群、长幼有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构成了一种古代生态养殖的场景,同时也取我国古代文化中“样样有余”的吉祥之意。鱼鸭池,整体造型美观真实,满施褐绿釉,釉色莹润均匀。鱼鸭池的出土说明了我国汉代人民已经有了生态养殖的观念。
  鸭是水禽,家鸭是从野鸭驯化而来的。 
  在先秦古籍中,鸭称作“鹜”,亦称家凫或舒凫,凫即野鸭。至秦汉时期,鸭与鸡、鹅已成为三大家禽。据《西京杂记》载:“高帝既作新丰衢巷……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竟识其家。”可见养鸭之盛。因此各地汉墓中也常用陶鸭随葬。
  五、从2007年至2011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948处,复查文物点144处,新发现文物点804处。其中不乏内涵丰富,价值巨大的文物精品。如东逯寨三皇庙、白鹤堂入选“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东逯寨三皇庙更因其独特的建筑艺术被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这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百大新发现”的古建筑类文物。还有连地遗址、东阳店遗址等内涵丰富,规模宏大,体现了我市远古时期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赵衰墓、绮里季墓等名人墓葬,极大的提高了济源文化软实力;晋豫边革命纪念地及医院、马鞍山水电站是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体现了各个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仙灵桥、万泉寨等文化独特,丰富了我市文物的多样性。
  六、济源的秀丽山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也吸引了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白居易、李白、杜甫、韩愈、王维、刘禹锡、岑参、杜牧、元稹、李商隐、卢照邻、卢仝、孟郊、苏轼、黄庭坚、元好问、赵孟頫、丘处机、王铎、薛希昌等著名诗人、学者都先后慕名来到济水之源,留下了500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和名扬千古的碑碣石刻。
 

 

  

题济水  
作者: 唐•白居易  
盈科不数尺,岸柳难通舟。胡为来自古,列渎宗诸侯?
兹水异乎众,顾我知所由。至清远外浊,有本其何修。
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一道截中贯,肯随浊河流。
山川自改色,湛湛澄霜秋。岂徒宅神物,亦足容虾鳅。
我思古之人,洁志为身谋。衣冠坐涂炭,恶恶心忧幽。
不但听渔父,扬波自贻羞。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
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早冬游王屋
作者: 唐 白居易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登天坛,
偶吟成章,寄温谷周尊师、中书李相公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
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
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
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
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
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
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来高其事,咏叹偶成诗。
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作者: 唐 李白  
  见王屋山魏万,云自嵩历兖,游梁入吴,计程三千里,相访不遇,因下江东,寻诸名山,往复百越,后于广陵一面。遂乘兴共过金陵。美此公爱奇好古,独往物表,因述其行,遂有此赠。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眷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蒙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君来几何时? 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玉真公主歌
作者: 唐 高适
常言龙德本天仙,谁谓仙人每学仙。
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
仙宫仙府有真仙,天宝天仙秘莫传。
为问轩皇三百岁,何如大道一千年。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作者: 唐 李隆基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赠贺兰栖真
作者: 宋•陈尧咨
偶分天命过仙家,松竹森森一径斜。
此境岂教尘俗爱,主人高论尽南华。
 
赠贺兰栖真
作者: 宋•张齐贤
日耕云耨杂芝田,洞府游多隐奉仙。
耸秀万寻连翠峤,澄明一派接灵泉。
凤书昔降幽居侧,鹤驾曾朝瑞日边。
四海高名谁可并,赤松黄石好齐肩。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作者: 唐•李颀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分官祷灵庙,奠璧沉河宫。
神应每如答,松篁气葱茏。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
洒酒布瑶席,吹箫下玉童。玄冥掌阴事,祝史告年丰。
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浅深露沙石,苹藻生虚空。
晚景临泛美,亭皋轻霭红。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
我本家颍北,开门见维嵩。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坛东。
左手正接离,浩歌眄青穹。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
对此川上闲,非君谁与同。霜凝远村渚,月净蒹葭丛。
兹境信难遇,为欢殊未终。淹留怅言别,烟屿夕微蒙。
 
游济渎
作者: 宋•李志全
水底微茫见贝宫,灵源直与海相通。
雪晴人立冰壶外,春暖鱼游玉鉴中。
鹤反松林巢夜月,神归蓬岛驾天风。
裴公亭上行吟处,他日重来兴未穷。
 
游 济 庙
作者: 明•刘咸
玉殿玲珑依碧虚,开山共说自隋初。
断碑尚记传书事,古壁犹存授剑图。
丞相亭空荒藓合,将军柏老绿荫疏。
倦来不尽登临兴,活水源头独羡鱼。
 
由阳台入紫微境
作者: 明 蔡汝楠
阳台更高处,一线与天通。
驻跸轩墀古,连山砥柱雄。
偃云松盖上,鸣雨谷声中。
愿与烟萝子,平分半亩宫。
 
宿阳台观
作者: 唐 马戴
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
醮坛围古木,石磬响寒云。
曙月孤霞映,悬流峭壁分。
心知人世隔,坐与鹤为群。
 
题济渎
作者: 元•王公孺
竹树萧深百亩宫,灵源中与海相通。
典仪望秩千年后,香火祈禳百郡同。
洞府有灵深莫测,溪山环秀画难工。
眼中碑志题评尽,疏瀹何曾说禹功。
 
题济渎
作者: 宋•文彦博
导沇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
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
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蘋蘩。
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
 
题济渎
作者: 金•赵秉文
祠前缭绕无穷水,竹杪参差不尽山。
目极水穷山尽处,天坛犹在白云间。
 
诗赐贺兰栖真
作者: 宋真宗•赵恒
 玄元留教五千言,有象难名恍惚间。
数进篇章达至理,时吟时咏道情闲。
 
济水源北海王祠作
作者: 清•王铎
万古濛濛里,渊然通海门。
积虚皆有故,善动自能存。
旧庙香青鼎,深潭吼白鼋。
思游八极外,寥廓问天根。
 
济渎庙祷雨感应
作者: 元•姚枢
石坛飞尽赤章灰,蝗孽冥销澍雨来。
归奏玉皇香案侧,天颜应为羽衣开。
 
济渎晨霞
作者: 清•何达善
灵泓一脉与天通,朝现荣光灿碧空。
片片明霞开玉宇,重重华盖护晶宫。
卷舒隐幻神龙影,缥缈轻随少女风。
非雾非烟徵渎瑞,流清佳气郁葱葱。
 
济 渎 庙
作者: 清•萧应植
祀典周官重视侯,功崇导沇迹堪求。
池环水殿含风细,柏号将军挺干虬。
润逮鲁齐流未了,尊符瀚海泽还悠。
礼周历代碑林立,绘出丹青俨十洲。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