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行非现场检查模式,聚焦电梯、气瓶等民生关切特种设备,积极探索电梯“无纸化维保”气瓶“阳光充装”等无感监管新路径,实现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一是科技赋能,落实主体责任新模式。依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平台风险隐患排查系统,搭建企业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总监、安全员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链,实现“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隐患排查信息化。二是制度创新,提升特种设备本质安全。在全省率先启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为济源23家重点企业23位监督员发放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监督员实用手册,通过全流程监督,促进检验检测公开化、透明化。三是多方智联,给电梯安全上“紧箍咒”。在全省率先试点电梯无纸化维保工作,通过“互联网+维保服务”,全市5000余部电梯实现维保过程定位+拍照上传,打造电梯维保过程信息化、规范化、可视化,实现多方智能化管理。四是“码”上识别,给气瓶充装配上“安全锁”。推动“电子监管+阳光充装”深度融合,济源1.5万余支气瓶有了“身份证”,实现一瓶一码、一瓶一档、绝对捆绑、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信息可查、责任可分。截至目前,通过“线上巡查+线下促改”无感式监管模式,发现并解决问题隐患11处,推动监管方式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实质性转变,大幅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今年以来,市场监管局依托电梯“无纸化维保”气瓶“阳光充装”系统开展非现场检查57次,非现场检查占比46%,系统累计推送942条电梯维保超期预警和102条充装预警信息,在减少对企业打扰的同时筑牢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