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情
书画文化篇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腹地,更是书画文化的胜地,而济源古今书画享有盛名者,也蔚为大观。

  五代时期的济源籍画家荆浩,有“北派山水画鼻祖”之称,他的代表作《匡庐图》,开北派山水画先河;唐代名相裴休,不仅是禅林名士,其书法更是与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比肩;乾隆皇帝万机之暇,亲自考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中的盘谷之所在,留下了珍贵的《歌盘合契》和摩崖石刻,钦定济源为“名山胜迹”;诗仙李白的唯一存世墨迹《上阳台帖》,在王屋山写就,文墨俱佳,堪称国宝,开国领袖毛泽东对《上阳台帖》爱不释手,亲自捐赠故宫博物院珍藏;明末清初孟津籍书家“神笔”王铎,把济源当做第二故乡,留下了大量与济源有关的诗文书画作品;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所书的《投龙简记》,记载了帝王派遣使者到王屋山、济渎庙祭山祭水的盛况;沁河东岸的摩崖石刻《凿开石门记》,早于魏碑200余年,是汉隶向魏碑过度的典型书体,国内仅见;“楷书之祖”钟繇,卒葬济源轵城,现存墓冢“钟翁垒”;唐代楷书大家柳公权所书的《温府君神道碑》,今存于坡头镇左山村……宋徽宗、文征明、陈廷敬、冯玉祥等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在这块土地上也都留下了墨宝,传下了佳话!

目 录

北派之祖说荆浩
名相亦是书法家
乾隆御笔考盘谷
李白王屋留翰墨
神笔王铎近邻缘
《投龙简记》识松雪
《朝元仙仗》论宗元
《石门》烨烨耀青史
玉川翰墨气韵长

  

北派之祖说荆浩 

  中国山水画从五代、两宋走向成熟。北方山水画长于大山大水,开图千里;南方山水画,善写局部微观,别有风味。而被称为“北派山水画之祖”的荆浩,正是济源这块土地上孕育出的一代宗师。 

  荆浩,字浩然,约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850~856),卒于五代后唐923~936年间,河内沁水人(河南省济源市东北,今五龙口镇王寨村是沁水县治所在地)。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他将唐代吴道子的笔描与项容的泼墨技法结合,扩展笔墨描写山水的能力,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双林寺院作壁画。 

  在历代绘画史籍和著录书中,记有荆浩作品约五十余幅,其中山水画占绝大部分,也有少量人物画。《匡庐图》是荆浩唯一存世真迹,高185.8厘米,宽106.8厘米,绢本水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匡庐图》为全景式山水画,整体气势雄伟,细部刻画甚精。中峰挺立,峥嵘崔巍,秀拔欲动;两侧而下,群峰竞立,如芙蓉初绽;山间飞瀑如练,云气、屋宇、桥梁、林木,曲折掩映;一派雄奇、壮美、幽深的气象,使人感受到画家高超的用笔技巧和宽阔的胸襟。元人韩屿题诗曰:“翠微深处着轩楹,绝磴悬崖瀑分明。借我扁舟荡空碧,一壶春酒看云生。” 

  全图由下而上,由近及远,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近景。画面下端,一泓涧水,一叶扁舟,船夫撑篙正欲靠岸,似乎将观赏者带入画境。由石坡而上,山麓间有屋宇院落,竹篱树木环绕,屋后有石径抱危崖逶迤而上。崖脚烟水苍茫,有长堤板桥,一人骑马观景,悠然自得。  

  第二个层次为中景。两崖间有飞瀑喷泻而下,击石分涧,似闻其声。一桥横架于溪涧之巅,两边危壁,松柏参差,矗立入云。桥左方有一座林荫庭院,窗明几净。这一层可谓渐入佳境。  

  第三个层次,虽是远景,却分外醒目。主峰兀立,两侧烟岚飘渺,诸峰如屏,相互映照;又一飞瀑如练直下,落入虚空。这一层次是画中最佳胜境,也是画家最着力处。  

  观此画,仿佛随着船夫的导游,登上了游览山中美景的旅程。巍峨主峰为主景,两叠泉流、两座屋宇、危栈小桥则是其中几处精彩的“景点”,而那位骑马观景的人物,则把观者的视野引向画外任凭浮想的空间。 

  《匡庐图》在真实感和体积感的追求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荆浩自谓:“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将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他将唐代出现的“水晕墨章”画法进一步推向成熟,笔墨两得,皴染兼备,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一次重大突破。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气势雄浑,境界雄阔,推动了山水画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元代汤垕在《画鉴》中将其称为“唐末之冠”。 

  荆浩对山水画理论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是《笔法记》。文中假托在神钲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阐述了他的一系列山水画理论观点,虽然仅仅2000余字,却是空前的山水画理论集大成之作。他提出山水画“图真”论, “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针对如何图真,提出了“六要”原则:“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他还划分了“神、妙、奇、巧”四品,批判了“有形、无形”二病。 在历史上,荆浩第一个对笔、墨作了明确界定,强调了用笔的变化运动感和用墨的韵味天趣,指出“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提出了“水晕墨章”:“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用笔与水墨相结合,更有助于表现大自然变化万千的气象,极大地拓展了绘画审美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发展,  

  荆浩还有一首五律《书山水图答大愚》:“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刭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恣意纵横扫”谈的是创作时的心境,只有放松、大胆为之,才能出佳作。“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刭水平”,既有优美的意境,同时也富含深刻的绘画心得和哲理。“苦空情”,苦空为佛家语,认为世俗间一切皆苦皆空,荆浩正是借助流连山水、寄情笔墨,表达他远离尘嚣、高怀远志的思想境界。 

  济源现存有荆浩墓,在市区东五公里处的五龙口镇谷堆头村,荆浩墓冢高3米,周长15米,墓前有济源市人民政府1992年10月重修时所立之碑,上刻“中国水墨山水画大宗师荆浩之墓”。碑阴铭文为当代美术理论家陈抟席所撰。 

  济源市五龙口景区曾是当年荆浩写生处,荆浩的代表作《匡庐图》就取材于“十里画廊”的画屏峰。2000年,景区内建设了荆浩展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陈绶祥为展馆撰联曰:“笔迹墨痕乃有荆关生氤氲,山景水情还从济源入图画”。  (返回目录)

  

名相亦是书法家

  裴休(791-864),字公美,唐孟州济源(今河南省济源市裴村)人,曾为监察御史,宣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职衔),后罢为宣武军节度使,封河东县子。后历昭义、河东、凤翔、荆南四节度使。 

  裴休作为一代名相,与同时代的柳公权(778-865)同朝为官,在书法上与柳公权是长期的合作者。柳公权在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廿八日所书的《玄秘塔碑》,由裴休撰文;裴休仅存的书法名作、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十月十三日所书的《圭峰禅师碑》,裴休撰文并书写,柳公权篆额。 

  《圭峰禅师碑》,全称《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简称《圭峰碑》,现存陕西户县草堂寺。碑高208厘米、宽93厘米,楷书,36行,每行65字。额高44厘米、宽33厘米,篆书九字“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在清末时,此碑曾横断两截,使不少字受损。 

  《圭峰禅师碑》笔法严谨工整,结构精密劲紧,取法于欧、柳,型态较柳书更劲健,书风兼有刚柔,清劲潇洒,率意天成,法度严谨,是晚唐佛寺碑铭精品。历代对此碑均予以很高评价。《旧唐书》卷一七七载云:“裴休长于书翰,自成笔法。家世奉佛,休尤深于释典。”宋米芾《海岳名言》评:“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这样描述此碑:“下马来寻题壁字,拂尘先读草堂碑。平生最爱圭峰志,唯有裴公无愧辞。”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称裴休书法:“清劲薄洒,大得率更笔意。”清叶昌炽《语石》卷七载:“《圭峰和尚碑》尚存,其书遒紧而无蕴藉,学之易滋流弊。细参之,其运笔之操纵,结体之疏密,与诚悬(即柳公权)昕合无间。达法师(玄秘塔碑)裴撰文,而柳书之。此碑则柳题额而裴书之。两碑微言奥义,非精于梵乘者不能作。其文固宜出于一手,窃讶裴之书又何以神似柳,既而豁然悟曰:此碑亦裴撰而柳书,特书丹时并题裴疑耳。” 叶昌炽此说有失公允,细按和《圭峰禅师碑》,二者虽然风格相近,但是仔细辨去,其笔画结体还是有很多明显差异。裴书结体近方,柳书趋于瘦长;裴书布白停匀,柳书中宫紧劲;裴书时用行书笔意,如“为”、“谁”、“谒”等,柳书则纯为楷法;裴书如清矍高僧,安详平和,柳书则如耿直硬汉,铁骨铮铮。 

  裴休宿信佛教,曾随圭峰宗密禅师学习华严经。宗密为草堂寺高僧,曾经师事澄观法师,为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宗密凡有著述,裴休都要亲自为他写序,诸如他的《禅源诸诠集》、《华严原人论》、《圆觉经》等,皆有裴休之序编于书前。他在《圭峰碑》中说:“休与师于法为昆仲,于义为交友,于恩为善知识,于教为内外护。”两人间的友情,在佛教史上传为美谈。 

  裴休所书碑碣,现存世者仅见《圭峰定慧禅师碑》。据《常德市志》载,裴休曾为德山宣鉴禅师住持的常德乾明寺题书“古德禅院”,并有刻石,惜今已不存。 (返回目录)

  

乾隆御笔考盘谷 

  盘谷寺位于济源市东北克井镇大社村北的太行山南麓,距市区15公里,创建于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是豫北最早的寺院之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寺前的御碑亭中,有一通清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御碑《歌盘合契》,刊刻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碑文分为三部分,前为乾隆诗《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中为唐代韩愈的著名散文《送李愿归盘谷序》,后为乾隆所撰关于刻碑缘由的后记。全文如下: 

  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 

  韩送李归盘谷序,其说雄肆非诪张。少小芸窗为日课,背诵章句熟行行。田盘之谷夙屡驻,意谓此亦太行阳。泉甘土肥草木茂,时看梨枣堆盘筐。题诗每举韩李事,连篇累牍填书箱。迩来方思或致误,命访乃辩柳与杨。济源诚有盘谷寺,雅宜隐沦避世忙。燕川方口庸假借,天井白水讵混茫。具图贴说得亲历,始悟向谬慨以慷。已识韩文匪鱼鲁,更赓韩韵惊豪狂。多年疑案一旦决,逸兴顿觉因之昂。独是曩岂无知者,何不忠告胸中藏。虽然我亦有后语,至于碣石原太行。分疆别界见珠小,奚异数米于太仓?订讹游胜总余事,但愿薄海安农桑。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余既为济源盘谷考证大书成册,命豫抚即谷中磨崖泐之。几暇,复和韩诗。又韩序之刻在济源者,俗书恶劣,且漫漶不足观,因并书之,都为一卷,亦令选石镌其处。此卷及册即赐盘谷寺装弇李愿祠中,用识名山胜迹,垂永久焉。乾隆已丑仲夏御笔。” 

  关于此碑,还有一段佳话。 

  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有位好友,名李愿,要回故乡盘谷隐居,韩愈写下了著名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该文清新自然,一改六朝绮丽之风,宋代苏轼赞曰:“吾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地因文而名,山因人而显,盘谷也随之名扬天下。但关于盘谷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却众说不一,主要有两说,一为天津蓟县盘山之盘谷,一为济源之盘谷。乾隆皇帝经常到盘山游玩,误认为此处即是李愿隐居之盘谷,后来听说济源也有盘谷,心生疑虑,于是命河南巡抚阿思哈亲自到济源盘谷查访。阿思哈来到盘谷,见到有谷,有寺,有李愿之居,有历代题刻,盘谷之东有沁水枋口,西有燕川,完全印证了韩愈诗文中对盘谷的描述。阿思哈将所见一一绘制成图,呈报乾隆。乾隆阅后,疑虑顿解,于是写下《济源盘谷考证》,并命人将考证全文在济源、田盘两处磨崖刻石。不久,乾隆又步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之韵写下《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一诗。又因济源盘谷前代所刻《送李愿归盘谷序》文字漫漶不清,乾隆连同诗文重新亲笔书写,遂成今天看到的《歌盘合契》。在《歌盘合契》的后记中,乾隆盛赞盘谷为“名山胜迹”。 

  在盘谷寺后的磨脐山上,还有一摩崖石刻,就是乾隆亲笔书写的《济源盘谷考证》: 

  “读书所以明理、修身、制事也。陶渊明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余以为在渊明则可,在他人则不可。彼其高尚避世,理有所不必明,身有所不屑修,事有所不足制,故可耳。若予之读书,凡涉疑必求解其疑而后已,此或有合于韩昌黎解惑之说乎! 

  昌黎之送李愿归盘谷也,其事本在济源,只以盘山亦有盘谷,而太行实为天下之脊,西南发昆仑,东北走辽海。盘山亦在太行之阳也,故予向居田盘,每假借用之,而昌黎诗中所云燕川、枋口又雅合田盘之境。然无以证其实,终属疑似,且不知济源之果有盘谷否也。因命豫抚阿思哈亲至其地访焉,至则若谷、若寺、若李愿之居、若韩愈之文之刻于石者,一一详绘以进。于是,憬然悟曰:盘谷实在济源而不在田盘,予向之假借用之者,误也。岂惟予误,蒋溥等之辑《盘山志》二三其说而未归一是者,非不明于学则有所盲从,亦误也。 

  夫古人事迹,亦何系于今时,而有如适所之者,则予不惟憬然悟,而且惕然惧矣。予故曰:陶渊明之不求甚解,在彼则可,在他人则不可,而在为人君者益不可! 

  因书其事,命于济源、田盘磨崖两泐之。” 

  在写毕《济源盘谷考证》和《歌盘合契》后,乾隆仍对此事念念不忘,意犹未尽,复有《题盘谷寺》七律一首: 

  乘闲策马款禅扉,流丽千林扬晓辉。 

  铺谷轻烟白如絮,落崖飞瀑响于徽。 

  寺犹法性风幡动,室岂维摩花雨霏。 

  不是济源经考证,至今假藉未知非。 

  乾隆皇帝作为大清的最高统治者,当是一言九鼎,但他却能通过考证盘谷的切实所在,公开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是需要勇气的,更是蕴含深意的。其目的是要以此警惕臣工,凡事必求其解,切不可模棱两可。为学如此,为政更需如此,所以他在朝务忙碌之余,严密考证,亲自为文,可谓用心良苦。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一大批学者本着实事求是的考证精神,在音韵、训诂、碑志等领域作出了巨大成就,形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乾嘉学派”,这与乾隆皇帝的亲身考证是不无关系的。 

  乾隆书法,真、草、篆、隶、行诸体皆能,以行草书为主。他曾临写过数百种法书名帖,下过很深的临写工夫,最崇尚和钟爱元代赵孟頫书法。《歌盘合契》为其五十八岁盛年之作,是他书风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字体稍长,行书中兼有楷书、草书笔意,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整体看去如行云流水,流畅飘逸而不失王者风范,但是缺少变化和韵味,显得比较平淡。 

  济源盘谷,因李愿归隐、韩愈作文而名扬天下,更因乾隆的诗文和墨宝,增添了文化内涵而久负盛名。 (返回目录)


  李白王屋留翰墨 

  世人皆知李白诗名,但知道李白善书的人却不多;世人多知李白有《上阳台帖》,但知道李白《上阳台帖》作于济源王屋山的却更少。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二十五岁,渴望鲲鹏展翅,鹰击长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游三峡,至江陵,遇道士司马承祯。李白对司马承祯极为景仰,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诗人以大鹏鸟自喻,更称赞司马承祯是希有鸟。司马承祯对李白也极为赞赏,称其“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李白激情满怀地叩开了长安的森严宫门。但是,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李白,却懵然不知官场的诡谲和政治斗争的险恶,在长安不到两年,屡遭诽谤和谗言,于是请辞,唐玄宗顺水推舟“赐金还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再次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在洛阳相见,与高适等结伴同游王屋山,登上王屋山华盖峰南麓的阳台宫,挥毫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上阳台帖》: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上阳台帖》为纸本,纵28.5cm,横38.1cm,虽然不足一尺见方,却如行云流水,真气弥满。通篇看去,一如李白诗篇奔放挥洒,出神入化,笔墨酣畅,气概超迈。 

  历代名家、典籍,都对李白书法和《上阳台帖》予以极高评价。《宣和书谱》载:“白尝作行书,字画尤飘逸。” 宋黄庭坚《山谷题跋》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元代郑杓《衍极》卷下之《古学篇》说:“太白得无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言其虽不专意于书法,而能得书法之神妙。细品此帖,笔法超放,如游龙翔凤,迅如奔雷,疾如掣电,出规入矩,飞舞自得。与其潇洒奔放、豪迈俊逸之人品诗风相为表里。”清人周星莲《临池管见》说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 

  在《上阳台帖》的题跋中,我们也能看出后人对他的高度评价。宋徽宗赵佶跋文:“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 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元代张晏跋曰:“谪仙书法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当时沉香亭待醉、高力士脱鞋,宜矣。”元代书法家欧阳玄题诗云:“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不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元代学者杜本曰:“太白之书何如长史,然豪雄浑壮,固不异也。”乾隆皇帝说:“观其笔气豪逸,非他人所能赝托。” 

  《上阳台帖》为旷世墨宝,流传有序,引首有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帖本各处有南宋宗室赵孟坚、南宋权臣贾似道、元代张晏、明代鉴藏家项元汴、清乾隆皇帝、清代鉴赏家梁清标、安岐等多人的鉴藏印章。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文献《石渠宝笈》有著录。 

  1911年清帝逊位,溥仪兄弟将《上阳台帖》携出宫外,多次转手。1937年,为了保住国宝不流出外境,张伯驹以六万银元重金购得。1956年,张伯驹转呈毛泽东。1958年,毛泽东转交故宫博物院珍藏。 

  《上阳台帖》已历1200余年,而愈加宝贵。 (返回目录)

  

神笔王铎近邻缘

  王铎(1592—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殉国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清朝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出规入矩,张弛有度,流转自如,力道千钧,世称“神笔王铎”。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世人有“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之誉。 

  孟津与济源隔黄河相望,王铎早年曾多次游历王屋山,王铎的老师吴应举是济源送庄(1982年划入洛阳市吉利区)人,因此缘故,王铎在济源留下了大量墨宝。王铎的《明隐君吴养充先生并孺人张氏墓表》(简称《吴养充墓表》)书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王铎应其老师吴应举之请,为吴父书写的墓志铭,共27行,1000余字,由王铎好友张凤翔撰文。王铎时年28岁,尚未中进士,是存世最早的作品。现存济源市博物馆。碑文中多处反映出与济源有关的信息: 

  “若余门孝廉吴应举者,其先隐君似之。隐君讳斗,字养充,先世三晋之洪洞人。始祖整避红巾之难,始迁天中之济源,稍移金鹅里,遂家焉。” 

  “适白坡市,遇道泣者,袒而示之背,知其为巨姓所笞也。” 

  “隐君配张氏,乃南陈张旅之女也。” 

  文中金鹅、白坡、南陈,均为济源地名,现在均划归洛阳市吉利区。 

  王铎与吴应举时相唱和,有《明自书至寄怀》曰: 

  年少河边问典坟,送庄登眺对斜曛。 

  虽然花径迷红树,每忆山斋想白云。 

  锦石自宜麋鹿卧,野鸥误入凤鸾群。 

  寄书好悟深岩里,夏涧秋涛总为君。 

  王铎与济源有关的另一个重要书迹是《黄公王屋青阳山庄五律十首》。该册为王铎中年行书代表作,自书律诗十首,载于王铎《拟山园初集·五律卷十》。此帖共九十三行,四百八十九字。纸本,册页,有乌丝界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书于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九月,是年王铎四十二岁。 

  在诗前小序中,王铎开宗明义写道:“黄公王屋青阳山庄奇峭幽邃,筑西堂,题十首。” 王屋山是道教名山,王铎在《黄公王屋青阳山庄五律十首》中多次提及与道教有关的信息。 

  王铎最为擅长的是行草书,但《黄公王屋青阳山庄五律十首》是要用来刻石的,所以以正体书写,以求庄重,易于识读,但又不全用楷书,加入行草笔意,以求灵动飘逸。整体看去,笔法娴熟精到,用笔起止有度,收放自如,可谓游刃有余、悠悠不迫。点画方圆并施,峻拔遒劲,圆笔浑朴沉厚,方笔刚健峻峭。字的大小变化不大,宽窄疏密、横斜正侧基本遵循汉字字形的自身特征,自然天成。字势多向右上倾斜,跌宕险绝。总体看来,此册端庄典雅,诸法兼备,适合作为范本临摹学习。 

     

  《王屋图诗卷》也是王铎关于济源的重要作品,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王铎由明入清,人多诟病,虽身为清廷新贵,但内心非常痛苦郁闷,所以在京中仍然牵挂故里的王屋山色,时有归隐之想。《王屋图诗卷》就是王铎降清后第四年在京中寓所作《王屋山居图》时所书,是他排遣积郁的写照,即所谓“有动于中”、“发之于书”(钱谦益《王铎墓志铭》语)。此卷草书用墨苍润,行笔峻爽遒劲,布白参差错落,纵逸之中含有稳健,沉郁之中富有灵性,从中可以看出他集数十年的功力,融会“二王”、李北海、颜真卿、怀素、黄庭坚、米芾、赵孟頫于一炉的化境,可谓是“风樯阵马,笔走龙蛇”。 

  《王屋图诗卷》 有诗八首,其中前二首分别为: 

  《送自玉》:六载宅频移,汝归不必悲。笙镛俱歇处,哭泣独存时。有鹿堪为伴,河淡不可期。微官终代谢,村酒带品篱。 

  《自玉归寄题王屋解嘲》:云峰久与别,薄禄复燕都。落日空原上,幽山似怨吾。花林春事早,鱼浦兴情孤。寄语西王屋,茗华举举无。人事多遗虑,终朝独静吟。敢言巢父逸,空负食牛心。伊洛风尘扰,衣裳虮虱侵。火山与瘴土,翻觉林深远。 

  《王屋图诗卷》所赠送的对象王自玉,济源人,与王铎同朝为官。自玉归故里,王铎不能同归,赋诗相送,“有鹿堪为伴”、“村酒带品篱”、“敢言巢父逸,空负食牛心”,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寄兴山林的向往。 

  王铎咏济源的诗作还有《紫微宫》、《龙潭寺》、《济源北海王祠》等。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王铎其实是把济源、把王屋山,同样作为他的故里,来热爱,来歌咏。 (返回目录)

 

 《投龙简记》识松雪 

  济源济渎庙内存藏的众多碑刻,内容广泛,有祭文、圣旨、诏书、铭文、游记、序言等。赵孟頫所书的《投龙简记》就是其中的佳作。碑文如下: 

  “今上御极之初,励精庶政,事神治人,诚明殚尽,中外大和。皇太后母仪懿恭,思齐内治。惟皇帝嗣大历服,载稽旧章,乃孟夏壬寅朔,命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志道弘教冲玄仁靖大真人张留孙等,建周天大醮于南城长春宫,列位二千四百,领天下羽士余千人,荐科宣仪,礼於上真,凡七昼夜已。 

  皇帝皇太后复命集贤司直奉训大夫臣周应极,洞玄明德法师崇真、万寿宫提举臣陈日新,乘传封香,奉玉符简、黄金龙各二,诣济渎清源善济王庙、天坛王母洞投沉□□□焉。 

  应极等以六月乙巳至济源祠,肃恭苾芬,陈蕆醮礼。翼日丙午昧爽致□□命藏龙简于济渊,水清可鉴。是夜,天大雷电以风沛然下雨,田畴枯槁,顿为沾足。越三日己酉,至天坛紫微宫,如济礼。明日,登坛扣王母洞投送,礼成而退。时天气清朗,日呈五色,回未及山麓而云起自洞后,雷雨随至。前一日,抵紫微宫,雷雨亦如之。 

  其守土与祀事之臣,怀孟路总管府判官郭甫,孟州判官韩乐,济源县令王伯翼等,咸请曰:皇帝在昔龙潜,而怀孟实汤沐之邑。今兹飞龙在天,光烈如此,首有事于天坛济源,而山川之灵感若是,不有纪勒,何以昭示于后?勉臣记其事,臣奉命此来,不敢以不敏谢,谨书以授之。至大辛亥夏六月,臣周应极顿首谨记;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臣赵孟頫书;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臣郭贯篆额。 

  延祐元年,青龙甲寅,八月壬午朔,通议大夫怀孟路总管、兼管诸军奥鲁管内勤农事臣弭礼立石。玉川张天祐刊。” 

  该碑刊刻于元代延祐元年(1314年),记述钦差大臣周应极等人于元仁宗登基不久,奉命到济源来祭水、祭天的情况。元仁宗登基之后,励精图治,“中外大和”,命“集贤司直奉训大夫臣周应极,洞玄明德法师崇真、万寿宫提举陈日新,捧玉符简、黄金龙各二,诣济渎清源善济王庙、天坛王母洞投沉。” 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惯用“沉埋”形式。“沉”是投于水中,“埋”是埋于“坎”中;祭山用“埋”,祭水用“沉”。周应极等人于六月乙巳日来到济渎庙,整肃衣冠,设醮祭祀。第二天,将一对玉符简、黄金龙投于济水之源。当天晚上,就出现了灵应的现象,“是夜,天大雷电,以风沛然下雨,田畴枯槁,顿为沾足。”三天之后,一行人等来到王屋山紫微宫,也象在济渎庙那样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第二天,登上天坛,至王母洞将另一对玉符简、黄金龙投于洞中,依然得到上天感应,“时天气清朗,日呈五色,回未及山麓,而云起自洞后,雷雨随至。”归来后周应极撰文以纪此事,并请时任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的赵孟頫书写了这通碑文。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历仕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翰林侍读学士、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等,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赵孟頫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鉴于赵孟頫的突出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 

  《投龙简记》是赵孟頻晚年作品,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返回目录)

  

    《朝元仙仗》论宗元

  武宗元是北宋著名画家,初名宗道,字总之。出身于仕宦之家,官至虞部员外郎。生年不详,卒于1050年。出生地记载不一,《济源县志》记载,武宗元是“河清白波人”,但多数出版物将其记为“河南白波人”,并注释为“今河南孟津”。唐宋时期,济源现域设济源、王屋、河清三县,其中河清县治宋开宝元年(968年)移至白波镇。按照记述历史人物以现政区为前提的一般惯例,武宗元应为济源人。 

  武宗元师承唐代画圣吴道子,擅画佛道鬼神,十七岁就到北邙山老子庙画壁画。景德末年(1007年),宋真宗营建玉清昭应宫,招募画工绘制壁画,从三千名画工中选出百人,分为二部,武宗元和王拙分任左、右部之长,共同主持玉清昭应宫壁画绘制。此后,武曾在开封、洛阳等地的寺观画过大量壁画。相传他默记能力极强,在洛阳上清宫画三十六天帝,将其中的赤明阳和天帝画成宋太宗,宋真宗视察时认出是先帝,惊异万分,遂设几案焚香跪拜。他还绘制了龙兴寺、嵩岳庙、藏经寺、天封观等寺观壁画,可惜今已不复存在。现在能见到的只有一幅《朝元仙仗图》。 

  《朝元仙仗图》为壁画稿本,真迹系绢本白描,现藏地有二说,一说美籍华人王季迁先生家藏,一说台湾故宫博物院。据台湾媒体报道,2002年台湾举办画展,其中就有《朝元仙仗图》,观者甚众。此图描绘的是道教的帝君前往朝谒天上最高统治者的队仗行列,画有东华、南极两位帝君,其他有真人、仙伯、金童、玉女、神将、力士等部众,共有神仙八十八人。所绘人物神采飞扬,衣纹稠密重叠,线条流畅飞动,衣袂飘举悠扬,大有“吴带当风”的遗韵。画虽为粉水白描,不施色彩,却有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感觉,让人感觉到仙人在空中徐徐行进的动感。此画人物脸形的圆胖、衣纹的粗简与线条的节奏,确有唐代壁画的遗风,所以宋人张子韶曾题跋称它为吴道子真迹。后经元代画家赵孟頫鉴定,才定为武宗元所作。元人在《古今画鉴》中称武宗元“人物行笔如流水,神采活动。尝见《朝元仙仗图》,作五帝君,部徒服御,眉目顾盼一如生,前辈甚称赏之”。鉴定家徐邦达认为,此卷有“东华、南极”二帝,尚缺“北真、西灵”二帝,认为其卷还缺一半,并据此证明此卷是玉清昭应宫的壁画副本小样,而非正本。沈从文先生认为,敦煌壁画中天仙龙女头上多双鬟上耸,珠钿累累,和《仙仗图》十分相似,因此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必本于盛唐壁画而作”。 (返回目录)

 

 《石门》烨烨耀青史

  济源最早的书法遗存,是1969年修建引沁济蟒渠期间,在沁河电站北出口处的石崖上,发现的三国时期摩崖石刻《凿开石门记》。 

  该石刻位于济源与晋城交界处沁河东岸的一处断崖崖壁上,距离河面约百米左右。碑刻高约0.7米,宽约0.6米,共9行95字。碑文如下: 

  “正始五年十月廿五日,督治道郎中上党司徒悌、监作吏司徒从掾位下曲阳吴放,督将师匠兵徒千余人,通治步道,作偏桥阁,凿开石门一所,高一丈八尺,广九尺,长二丈。都匠木工司马陈留成有,当部匠军司马河东魏通,开石门师河内司马羌。” 

  碑文记叙的是: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十月,交通官(督治道郎中)司徒悌和副官(监作吏司徒从掾位;“掾”即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吴放,率领能工巧匠和兵士千余人,修通沁河栈道,凿开石门一所。 

  碑刻中所载有名姓的五人,在有关史料中都可以找到。司徒悌是上党人,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高平县。吴放是下曲阳人,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附近。司马成有是陈留人,在今开封市境内。司马魏通是河东人,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司马羌是河内人,当为魏国大都督司马懿同族。汉高帝二年置河内郡,司马懿为河内温县人。 

  铭文字体风格,既有隶书意味,又有向楷书过渡的特征,兼有魏碑的率意和古朴。其结体外轮廓趋于正方,部分字形根据笔画多寡仍用扁方,但已经和正统的汉隶拉开了距离。笔画粗细变化不大,多用直笔,捺笔仍有明显的波挑,显示从隶书进化的痕迹。个别字的处理,甚见趣味,如“九”字全用曲笔,在直笔线条中显得分外抢眼;再如“治”、“督”、“桥”,上小下大,质朴端庄,颇见拙趣。 

  《凿开石门记》,对研究曹魏时期的政治、军事、地理、交通,以及当时的书风书体,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返回目录)

  

玉川翰墨气韵长 

  济源山水好,王屋天下名。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文化积淀、秀美的山川风物,为书画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温床。这块土壤不仅孕育了一大批书画名家,同时也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徜徉济源山水,图写玉川风物,留下了许多书画艺术瑰宝。漫步济源,宫观庙宇、文物古迹随处可见,碑碣题铭、翰墨书画,俯拾皆是。 

  钟繇墓葬(东汉) 

  在济源市轵城镇中王村,有汉末书法名家钟繇墓遗址。后人称此地为钟王村,又称钟公垒、钟翁镇,后讹为中王村。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举孝廉为郎,魏明帝时任太傅,人称钟太傅。他开创了由隶入楷的书法新貌,后人称为“楷书之祖”,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代表作有《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等。《书法正传》云:“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唐张怀瓘《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据传钟繇曾屯兵于济源,见此地山水形胜,嘱随从以此地为茔。钟繇墓古状态无考,现存墓冢高约9米,周长160米,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圆形平顶,夯土坚实,灌木丛生。钟繇墓左右分别为其长子车骑将军钟毓墓、次子司徒钟会墓、三子列侯钟劭墓,其中两墓已夷为平地。1936年有“车骑将军印”出土。 

  元苌墓志(北魏) 

  《元苌墓志》全称为《魏故侍中镇北大将军定州刺史松滋成公元君墓志铭》,刻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志石高、宽各79厘米,楷书,计26行,满行26字,共664字,青石质,有界格。书刻皆精,刀法细腻,刀口清晰,保存完好。风格遒丽华滋,端庄丰腴;用笔方圆兼备,线形明朗,起收有度,转折兼用;结体茂密严谨,因字成形,重心沉稳;形端神奕,落落大方,颇具庙堂之气。其书风与同一时期的“邙山体”风格相一致,显示出尚雅重法的总体趋势,与平城时期的北魏楷书相比,由质变文,由朴变精,由拙变巧,由俗变雅,走向了高度成熟,代表了当时主流书风的审美取向。志主元苌,太祖平文皇帝(郁律)六世孙,高凉王孤之玄孙, “历奉五帝,内任腹心,外藩维捍”,南征北战,功勋卓著。2002年春在济源市出土,后被河南省博物院收藏。 

  老君石像碑(唐代) 

  《太上老君石像碑》,立于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李审几撰文,沮渠智烈书丹,碑文30行,行56字,现存于奉仙观。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李治逝世。此碑乃当时祖籍陇西、客居济源一带的唐朝李氏宗姓李儒意等二百五十人感念皇恩,为追述唐高宗功德而立的碑,阴刻老子及二真人像。这次立碑活动,同时也是李唐宗姓一次重要集会,反映了当时武则天与李唐宗姓之间的尖锐矛盾。碑文用六朝骈体文写就,大量引用典故,文藻绮丽。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叶昌炽《语石》中称赞此碑“文章宏瞻,书法遒美,为唐代道教碑碣之冠”。 杨守敬《评碑记》云:“初唐人多锋芒峭厉之作,此渐趋圆美,虽气骨不敌,而古穆可爱。” 

  柳公权温佶墓道碑(唐代) 

  《温府君神道碑》,现存于济源市坡头镇左山村。碑通高4.73米,宽1.26米,厚0.38米。刊刻于唐大和七年(833年),六螭碑首,巨形龟趺碑座。篆额“唐故太常丞赠谏议大夫温府君神道碑”。 此碑乃唐代名臣温造为纪念其父温佶功德而立。该碑下半部分因风化已漫患不清,撰文与书丹人姓名皆不可识读。据残存官职称谓并查对史料,推定此碑乃唐代名相牛僧儒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丹。 

  文征明《玉川图》(明代) 

  玉川是济源的代称。文征明《玉川图》为立轴,纸本设色,纵132厘米,横3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以远山横亘、平滩杂树作远景;中景则画悬崖巨峰,江帆碧水;近景布置繁密,山石树木间屋舍俨然,板桥溪水,静中有动。全画布局精巧,用笔细谨,有工秀清苍之美。 

  济渎庙还留存有一块文征明七律诗碑,刊刻其自撰七律一首。用笔龙飞凤舞,遒劲有力,浑然天成,是文征明书法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 

  刘松年《卢仝烹茶图》(宋代) 

  古代画家多喜以卢仝烹茶题材入画,著名的有宋代刘松年的《卢仝烹茶图》、元代钱选的《卢仝烹茶图》、明代丁云鹏的《玉川子煮茶图》、清代唐寅的《卢仝煎茶图》等。其中以刘松年为最早。 

  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画学李唐,画风笔精墨妙,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刘松年《卢仝烹茶图》,清代陆廷灿《续茶经·茶之图》列入。为现存传世年代最远的卢仝煮茶绘画作品,绢本,着色,故宫博物院收藏。该画生动地描绘了卢仝烹茶情景。画面上山石瘦削,松槐交错,幽篁摇曳,环抱茅屋,屋内卢仝拥书而坐,赤脚女婢执扇烹茶,长须男仆肩壶汲泉。 

  盘谷李愿入画卷(明代)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为历代文人所钟爱,也被书画家多次图写,传世可见者有赵孟頫、鲜于枢、文伯仁、王宠、八大山人等。董其昌的《送李愿归盘谷序书画合璧图》是其中难得的佳作。 

  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此卷为绢本,前绘有一图,后为韩愈文《送李愿归盘谷序》,卷末记曰:“每至暮春稧日写《兰亭叙》一通,今日舟次泖上,捡箧中得乌丝唐牋,但可作行楷,遂书此序。自正月至今,两都士大夫未得黜幽之期,群飞刾天,黑风□荡,人人自危。安知有黜陟不闻之乐乎?此时书《盘谷序》,较胜《兰亭》多矣。” 

  明代画家文伯仁的《李愿归盘谷图》也颇有可观处。文伯仁是明代大书画家文征明的侄子。《李愿归盘谷图》作于1570年,是文伯仁晚年的作品。文伯仁以高洁的李愿比喻回乡隐居的友人季重,并以理想的隐居地盘谷比喻其居所。他将文征明结构繁复的图式,向更精致严密的方向发展,以工细的用笔、浅淡的敷色、别出心裁的构图,表现郁茂清幽的山林胜景,散发出文派作品特有的雅淡气质。 

  金农玉川寄深情(清代) 

  金农是清代扬州画派的领袖,诗、书、画俱佳,有“三绝”之称。曾游历济源,留下了与济源有关的诗、书、画作品。他的《游天坛值雪》这样写道:“璇房琼室路幽微,晨降云軿万玉妃。记取年年石幢侧,仙人剪水作花飞。” 

  金农《玉川子烹茶图》册页,故宫博物院藏,作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纵14.3厘米,横3l厘米。款书“玉川先生煎茶图,宋人摹本也。昔耶居士。”画卢仝蕉林中执扇对鼎煮茶,一婢赤脚,就旁近泉中汲水。 

  金农《玉川子嗜茶帖》曰:“玉川子嗜茶,见其所赋茶歌,刘松年画此,所谓破屋数间,一婢赤脚举扇向火。竹炉之汤未熟,长须之奴复负大瓢出汲。玉川子方倚案而坐,侧耳松风,以俟七碗之入口,可谓妙于画者矣。茶未易烹也,予常见《茶经》、《水品》,又尝受其法于高人,始知人之烹茶率皆漫浪,而真知其味者不多见也。呜呼,安得如玉川子者与之谈斯事哉!”  (返回目录)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