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源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全市上下协同联动、同频共振,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宜居宜业环境,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提升要素保障服务能力,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增活力、促项目建设“加速度”,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加快、位次前移,跑出了济源高质量发展的“推背感”!
统计数据显示,1至2月,济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6%、7.5%、7.2%,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6位、第8位。
立足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提高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指数,工业生产质效并进,稳中有升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围绕传统产业延链集群、新兴产业强链建群、未来产业补链成群、闲置项目固链稳群四个方面,加快实施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新项目、好项目,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坚持创新驱动,搭建创新平台,“引才”“育才”并举,吸引创新要素资源向济源集聚,千方百计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此外,济源扎实推进“四上”企业“倍增”工作,新入库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1至2月,济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去年全年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中小型企业贡献突出,增加值同比增长42.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5.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为23.0%,拉动增速7.5个百分点。全市32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增长面为59.4%。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2%、14.3%,合计占规上工业比重的41.3%,拉动全市增长3.8个百分点。截至3月15日,济源2023年新入库“四上”企业35家。其中,工业9家、建筑业3家、批发业16家、餐饮业2家、房地产业1家、重点服务业4家。
汇聚要素保障服务合力,高质高效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跑出济源重大项建设“加速度”
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项目用地需求为导向,以“保姆式”服务推动项目落地,推进落实“净地出让”和“标准地+承诺制”制度,持续开展土地利用提质增效行动,让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高”起来;示范区生态环境局持续强化环评服务保障,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全力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审批和服务保障,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推进环评审批“一网通办”“一次不跑”;示范区林业局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明确统筹使用林地定额机制,提升涉林用地办理效能,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强化用能保障,为总投资240亿元的13个重大项目争取能耗指标。各部门汇聚起要素保障服务合力,有效解决了土地、环评、林业、用能等方面的问题,助力济源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推背感”。
统计数据显示,1至2月,济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居全省第6位。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支撑有力,67个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4%,数量、投资额占全市比重分别为59.3%、82.4%,拉动投资增长7.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沿黄高速公路武陟至济源段、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等项目加快建设。
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消费升级,纾困解难市场主体,全力稳增长保运行促消费
围绕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消费升级,示范区商务部门抓住春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系列促消费、惠民生活动,有效活跃了消费市场、提振了消费信心,达到了纾困解难市场主体的效果,实现了强信心、稳增长、促消费!
统计数据显示,1至2月,济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增速居全省第8位。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3%,增速居全省第8位。商品零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同比增长9.6%;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8.5%。五成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正增长。其中,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8.5%和36.4%;限额以上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4%。新能源汽车增势迅猛。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8%,占全部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为47.0%。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占比21.9%,同比增长134.8%。
提升财政收入质量,优化缴纳税费服务,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示范区财政金融局立足财政职能,发挥金融抓手,以获得信贷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增强财政奖补资金的精准性、有效性,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解难题,科学调度资金,多方探索惠企政策着力点,为企业突破困境提供强力保障。示范区税务局落实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优化提升涉税费审批服务,巩固拓展智慧税务建设,提高精准服务能力,持续优化缴纳税费服务。每周三下午,示范区召开政银企三方融资需求对接会,实现政银企互通共享信息,为企业纾困解难,强化资金保障。
今年1至2月份,济源财政收入质量居全省首位,民生支出保障有力。统计数据显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亿元,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7亿元,其中民生支出8.3亿元。金融信贷持续发力。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77.2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居全省第2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01.5亿元,同比增长34.3%,增速连续19个月居全省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