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聚力质量强市“主引擎”全力跑出济源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04-04

    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以质量强市为主引擎,实施质量提升、技术创新、一站式服务、标杆培育四大行动,多年对质量企业进行奖励,统筹资源,满足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需求,110家大中型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多家产业优势领域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济源质量发展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让中小企业起来

    把质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统筹谋划、合力推进。一是下好质量强市一盘棋。坚持系统思维、顶层设计,构建政府领导、部门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大质量工作格局,将质量工作纳入《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质量工作重大政策文件50份,形成了较为健全完善的质量工作政策体系。

    二是打出质量提升组合拳。以提升质量竞争能力为核心,聚焦广大中小微企业,全面实施质量技术帮扶行动,指导110家大中型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帮助92家企业升级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对防爆电器、食品饮料、金银制品等4个重点产业和9个产品开展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解决行业性质量问题20个。组织200家企业3万余名员工参与QC小组、质量标兵评比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创造效益超2亿元。

    三是织密质量安全防护网。聚焦水泥、电线电缆、成品油、农资等重点产品,检查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120家次,销售领域经营户3000余家,开展市级抽查383批次,办结15起抽查不合格案件,罚没43027元,有效防范了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集中销毁侵权假冒食品、药品、农资等商品31.75余吨,货值63.5万元,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推进技术创新行动,让核心竞争力起来

    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精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一是做大标准创新领头羊。引导企业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等优势领域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新技术落地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大空间。济钢智能制造项目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立项,绿茵种苗公司蔬菜良种繁育标准化示范区获批第十一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项目。

    二是培育公共服务风向标。与国家知识产权局郑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全省首个市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河南济创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全省首家挂牌成立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济源知识产权数字确权认证中心,为企业提供在线存证公证、维权保护、交易服务、知识产权金融等一站式确权服务。

    三是打造量质齐升智囊团。推行企业质量官制度,充分发挥企业首席质量官在企业质量安全、质量提升、质量创新、质量方法推广应用和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领导作用,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攻关和技术创新。

开展一站式服务行动,让质量基础设施效能起来

    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统筹企业、行业、区域、政府等各方资源,挖掘并致力于满足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需求。

    一是推进一站式试点先行军。依托河南矿用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站,有机整合技术和行政资源,共享济源示范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人才、设备、信息和检测等资源,帮助110家企业解决质量技术难题230个、减免各类费用500万元、节约成本1000万元、带动就业8000人、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3亿元,真正使质量基础设施发挥效能。

    二是筑牢质量发展奠基石。聚焦有色金属、金银制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在专业园区建立质量小站”3个,明确践行做质量提升的护航者、标准引领的推动者、检验检测的服务者、知识产权的守护者定位,就近就地提供质量管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商标品牌等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一揽子质量技术服务。

    三是发挥技术保障压舱石。依托国家煤矿用防爆电器质检中心、长春国家黄金珠宝质检中心济源检测中心、省计量院济源工作站和两个省级质检中心,构建以国家质检中心为龙头、省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市级检测机构为基础的在全省具有领先水平的质量检测网络,质量安全监测能力显著提高。

赋能标杆培育行动,让济源品牌起来

    开展质量标杆企业培育工作,通过政府财政资金助推,济源企业质量建设水平逐年提升。

    一是树立先进典型领路人。在全省率先设立市长质量奖,中原特钢、豫光金铅先后荣获省长质量奖,连续开展十届市长质量奖评选,共评出获奖单位27家。通过典型引路,树立标杆,激励广大企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是突出政府奖励助力器。设立质量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和工程质量提升、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连续20年对质量、商标品牌、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项目进行奖励,2022年奖励630万元,累计奖励超1亿元。

    三是打造质量城市新名片。济源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企业数量超过全省六分之一,先后获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凝结成愚公移山,品质济源城市质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