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会同人行、济源银保监组组织域内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全面落实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疫情防控和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各项部署,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受灾市场主体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彰显金融担当。为支持灾后重建,迅速与辖区内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及时组建贷款申报团队,联合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第一时间奔赴受灾区域查看灾情,对灾后重建项目开展现场调查,深入了解灾后重建信贷资金需求,积极收集救灾应急贷款申报资料,为贷款申报做足功课。为推动贷款尽快获批投放,尽早惠及受灾群众,联合金融机构加班加点,明确支持内容、确定运作模式、开展贷款评估,落实贷款要件、撰写评估报告,快速推动贷款申报。
二是落实金融政策加大信贷力度。指导辖区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全力以赴抗汛救灾并做好资金保障工作。人行印发《关于做好抗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信贷服务工作的通知》;农发行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灾工作机制,积极对接受理全市应急贷款项目,审批贷款8.5亿元,投放贷款2亿元;中行开启抗灾应急模式,发挥中银集团优势,对重点基础设施投融资单位和重大民生保障企业梳理融资需求,为受灾地区投放贷款1.6亿元;建行开辟救灾资金审批绿色通道,为受灾地区经营主体提供贷款延期展期、降低贷款利率服务,全力满足企业信贷和资金周转需求,发放救灾应急贷款1亿元;交行、中原银行加强对受灾企业客户调研摸排,通过发放承兑汇票、进口信用证等,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制定抗灾产品。凝聚金融合力,对救灾复产资金和事项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建行为受灾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迅速推出“同舟易贷”专属产品,对接客户13户,目前已投放100万元;对受灾种粮大户和缴纳农业保险的农户推出“同心贷”和“裕农快贷—农险提额”等纯信用贷款,月利率仅为3.54‰;邮储银行与省农信担保公司第一时间联合推出专属贷款产品,借款人实际融资成本仅2.25%,将于近期放款100万元;农商行推出“抗灾复产贷”信贷产品,贷款用途为恢复毁损房屋、受损种养殖复工复产、原有生产经营的恢复重建等抗灾重建用途,已投放防汛救灾贷款10户,金额77.5万元。
四是提升金融质效服务灾后重建。协调组织辖区银行业、保险业、地方金融机构,对救灾复产资金和事项建立绿色通道、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坚持特事特办、特事快办,全力服务救灾复产。人行运用再贷款、两项直达实体工具等政策,对因暴雨灾情还款困难的经营贷款客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款等多种信贷支持;中行开辟企业绿色融资通道,对汛情防控及灾后重建项目优先审批、优先发放,提升融资效率;中原银行对于防汛救灾和灾后复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实施一户一策、一企一策,提供专项定价优惠;农行重点对王屋、邵原、思礼等受灾较重区域的农户开展回访,提供贴心金融服务,为受灾脱贫户开辟贷款绿色通道;保险机构集中调配查勘资源,建立理赔绿色通道,做到快受理、快查勘、快理赔,自7月9日至8月13日,济源财险机构共接报案731起,查勘731起,实际理赔416.2万元。
同时,财政金融局立足职责职能,制定《关于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保障的通知》,明确一个总体要求和六项主要任务,定期梳理各项任务清单,督导落实情况,为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全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截至目前,统筹安排资金2774万元,用于农业生产救灾、水利抢险、公路损毁抢修等方面,支持受灾群体尽快恢复生产、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