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时代画卷 振兴美丽乡村
城乡融合 绘就互促共荣新画卷
发布时间:2019-07-11 | 来源:济源网

  强化公共服务 弥合城乡二元鸿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济源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市,城乡一体、全域发展是济源极富特色的城市品牌。今后,济源如何继续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对此,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民更好更多享受到国家发展红利。

  【探索实践】

  乡村要振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多年来,济源持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一直以来,美丽公路都是济源的“金字招牌”。1996年底,济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进入21世纪,济源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硬化路。2012年以来,济源着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客运网络,物流网络实现全覆盖。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更是山区群众的生命线。在济源,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2%,去年竣工的王屋山供水复线工程解决了山区三镇89个村5.1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实现了王屋山区生活供水与农业灌溉供水管道分离,改善了山区三镇6.6万人的饮水条件。

  山村用上天然气,在济源也是平常事。济源建成天然气高压长输管线88公里、中低压燃气管线1500多公里,完成农村供气7.5万户。数字乡村建设在济源也取得重要进展,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完成4G无线信号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宽带覆盖。

  【全会精神】

  完善基础设施补短板,研究解决农村公路“重建轻管”、部分山区农村饮水困难等问题。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做好农村道路养护管理和田间道路建设,持续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确保到2020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实现建制村客运全覆盖。加强乡村物流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构建市镇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打通乡村出行、物流“最后一公里”。继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加快推进饮水困难村管网改造和自来水入户。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不断提升农村4G无线网和光纤宽带全覆盖质量。

  【落地有声】

  “农村要发展、要繁荣,完善的交通体系必不可少。我们要把‘美丽乡村’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相融合,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构建更加高效快捷的城乡交通体系。”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安东利表示,下一步,市交通运输部门将以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为目标,加大贫困村道路改造提升力度,实施贫困村村组道项目12个15.2公里、通村入组工程84个90公里,修复一批偏远山区年久失修道路,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同时,扎实开展“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继续加大城乡公交投入力度,年内实现全市所有符合通客车条件行政村(贫困村)村村通客车,真正让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

  【探索实践】

  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要求。对于农村群众来说,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都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济源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实现就业、教育、社保等“七个完善统一”。2002年,免除山区中小学生杂费和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书费;2007年,实现城乡医保全覆盖,为85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敬老补贴;2008年,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全覆盖;

  2011年,我市实现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截至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为60岁至69岁老人每人每月115元、70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135元。

  与此同时,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构建,实现全市基层服务“网上办”;开发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公众APP、微信互动平台,试点部署自助服务终端,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在我市,城乡公共服务之间的距离持续拉近,农村与城市二元鸿沟逐渐弥合,农民群体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全会精神】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互动,切实改善农村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普惠共享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

  【落地有声】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我市将继续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实施乡村教育提升、健康乡村、全民参保、农村养老、农村生活综合服务等计划,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乡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构建城乡一体、全民覆盖、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突出项目带动 培植发展内生动能

  【探索实践】

  日前,走进梨林镇北瑞村的“俏花匠的花园”,只见游人如织。不少市民在此观赏园艺、购买花卉、拍照留念。

  “俏花匠的花园”占地150亩,是一处以家庭园艺为主题的休闲农业科技园区。2018年,这里接待市民观光、学生研学8万人次,举办各种园艺活动20余场。

  “今年,我们举办了第二届俏花匠园艺旅游节,吸引游客近5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通过项目带动,不仅激发了村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还培植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梨林镇北瑞村党支部书记张国祥介绍,由于进行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村990亩耕地全部流转,群众可获得土地出租和打工两份收入。目前,北瑞村的主导产业项目有养殖、苗木种植、花卉制种、面粉加工等。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北瑞村是济源依靠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济源共安排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68个,投入资金6816万元。

  【全会精神】

  突出项目带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突破口,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批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利益联结紧密、农民增收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落地有声】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我市拟按照“两带三区五线三十点”布局,积极打造环城都市农业精品示范线、南太行山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线、愚公移山精神体验精品示范线、红色文化教育精品示范线等,精心谋划推进马村酥梨田园综合体、蔬菜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融合项目。创新农业产业组织体系,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一村一品”、“一区一业”建设为基础,提升现有的精品园区和特色园区,打造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原料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优质化、服务多样化。积极推广“旅游+”“生态+”等模式,鼓励利用园区、基地、加工企业等,发展休闲观光、创意体验、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

主办: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