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出彩济源人
蔡秋月和她的那片“绿果子”
发布时间:2020-04-27 | 来源:济源日报
  早晨,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核桃叶洒向地面,一棵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向四面展开,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4月15日,记者在金舜核桃专业合作社的核桃基地里见到了蔡秋月,核桃树枝把她包裹在绿色的世界里,她正在和工人查看核桃树的长势情况。这片1500亩的核桃基地不仅是蔡秋月每天工作的地方,也是她奋斗的地方。
  2012年,48岁的蔡秋月放弃了经营18年的书店和印刷厂,投资800余万元建成占地820亩的核桃基地,成立了金舜核桃专业合作社,成了济源一名普通的绿色造林工作者。“开书店效益很可观,不用操这么大的心。但是,我的丈夫对农业感兴趣,我想再支持他一次。那么大的年龄选择二次创业,其实我心里也很没底。”蔡秋月极其平淡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不过她清楚,无论做什么,在哪个行业,一定不能辜负自己的心。
  创业起初,也就是2012年冬天到2013年春天,由于天气的影响加上缺乏经验,蔡秋月基地里的核桃树死了一大片。“冬天冷,春天旱,没有做好管护,看着栽的树死了很多,心里差点就打退堂鼓了。”容不得懊恼和伤心,蔡秋月和丈夫立刻开始找苗、找品种树,进行补栽,到2014年终于救活了基地95%的核桃树。
  刚喘一口气,在2015年核桃进入盛果期的时候,新的问题又来了。“别人的一棵树能结100斤的果子,而咱的核桃树一棵只能结20多斤。除了结果子少,非品种果的价格也卖不上去,品种果一斤两块钱,咱的非品种果只能卖一块钱一斤。”蔡秋月说,工人辛苦卸下核桃,卖的钱却不够付工钱。意识到自己基地的核桃树品种不纯后,她又开始通过改接、嫁接来改良品种。“以前不懂,后来到处跑,去考察学习、询问技术人员,找到合适品种后,我们就冬天补枝接,春天补芽接。”经过4年时间,2019年春天,基地里95%的核桃被改为优质清香、香玲、文玩核桃等品种。
  “小蔡敢闯敢干,雷厉风行,不论做什么都带着头干,亲自动手。从肥料、药物的购买到核桃树管护再到收果子,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来做,不怕苦不怕累。”2012年就来到基地的老技术员杜永青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由衷地佩服。
  蔡秋月告诉记者,经过近6年的努力,2018年核桃基地青果结果量是40余吨,2019年青果收了100吨左右。“看今年的花势和授粉情况,预计今年应该可以收200吨。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让济源的核桃走出去,属于济源核桃的春天也一定会到来。”
  核桃树的结果情况基本稳定,下一步该如何发展让蔡秋月不得不继续思考。2019年,蔡秋月和丈夫跑到河北、上海、山东、陕西等地考察核桃深加工,回来后决定把核桃干果加工成多味核桃,通过核桃种植和核桃深加工,为社会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我们向贫困户免费赠送核桃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将贫困村收获的核桃收回来,帮助销售出去。”家住承留镇北石村的李富霞在核桃基地工作了近7年时间,“以前我没工作,现在在这里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离家近,不耽误照顾孩子和老人。”“我除草、剪枝、卸果都干,还不影响干自家农活,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收入。”思礼镇高庄村的杨财书接过话茬儿说道。
  近年来,金舜核桃专业合作社先后被授予河南省示范合作社、林业工作先进单位、济源市巧媳妇工程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济源市技术研究中心、济源市核桃标准化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并注册了“玉阳山”商标。蔡秋月带领合作社以诚信为根本,以科技为核心,以政策为基石,以市场为导向,在做大做强合作社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走向共同富裕。现在,围绕核桃产业与休闲旅游同步推进的思路,蔡秋月坚持一手抓核桃产业,一手抓乡村旅游,将基地初步打造成以核桃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下一步,我打算主抓核桃深加工,计划今年在核桃仁上下功夫。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用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和新的模式升华传统林果产业,为济源核桃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蔡秋月说。
主办: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