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匠人
李文元:秉持匠心 雕琢木耧
发布时间:2018-10-24 | 来源:济源网

 

  李文元

  农谚有云:“寒露至霜降,种麦不慌张。”曾经,一到麦种时节,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到处是人们拉着木耧播种的景象。赵村木耧,在济源久负盛名,曾经远销福建。随着大型农业机械的普及,赵村木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叮铃”“叮铃”的耧铃声也渐行渐远。

  10月22日,在轵城镇赵村李文元的家中,记者看到,李文元正在堆满木材和工具的简陋工作室内忙碌着。李文元今年66岁,在赵村制作木耧的木匠中是最年轻的,也是做木耧时间最久的。

  木耧技艺七代传

  木耧是用来播种的工具,在播种机普及以前,兴盛了上千年。赵村木耧在济源曾兴盛了几十年,它出现的时间要追溯到清代。“我从16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木耧。这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手艺。我从小就听父亲讲关于赵村木耧的历史,到我这里,赵村木耧已经传七代了。”李文元说。

  22岁之前,关于赵村木耧的历史,李文元全是从父辈们口中得知。因此,他关于赵村木耧历史的记忆总是很模糊。直到有一天,李文元亲眼见到一个从清朝传下来的他爷爷的太爷爷做的木耧,才真切感受到赵村木耧的魅力。“在我22岁那年,有一个外村人带着一个木耧来我家换腿。我一看,发现这木耧跟我家做出来的木耧风格很像,虽然外边的两条腿都换过了,但中腿依然很坚固。我又仔细翻看一下,发现耧斗上写着‘光绪XX年,李开安造’。李开安是我爷爷的太爷爷,这样算下来,我们家的木耧传了近100年。这个发现让我特别惊喜。”李文元说。后来,李文元听那人说,那个老木耧是别人单干的时候买的,后来入社充公了,几经流转,到了他手上。

  那个老木耧有近100年的历史,见证了时代变迁。此后,李文元则继续书写了赵村木耧的历史。

  家有千顷地,不如学手艺。一方面要传承家族手艺,另一方面要有吃饭的“饭碗”,学做木耧对李文元来说像是天生注定的事情。“我有两个兄弟,一个当了教师,另一个去当兵了。我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腿脚不太灵活,因此父亲就让我学做木耧。”李文元说。

  做木耧是个技术活。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专业的木匠,要走很长一段路。“我是从小看着父亲和爷爷做木耧长大的,对做木耧的工序比较熟悉,但是等真正动手做的时候,就发现它的难处了。”李文元说。李文元记得,大家都是在公社的一个木材厂做木耧的。“我们村当时有8个生产队,每个队里学做木耧的年轻人有10个左右,都在木材厂跟着老木匠学习,做好一个算五六个劳动日的工分。”李文元说。刚开始,年轻人做不好,一浪费材料,就会被老木匠吵一顿。“每个学做木耧的年轻人都要被师傅吵几顿。”李文元说。

  木匠好学,斜眼难凿。木耧的结构虽然不太复杂,但制作起来难度较大。因为它是斜榫斜眼,对技术要求较高。李文元说,他刚开始在木材上凿斜眼时,还掌握不好力度,力气小了凿不出眼,力气大了就容易凿坏。后来,凿得多了,他就掌握了一些技巧。

  赵村木耧久闻名

  木耧的质量有优劣之分,只有会扶耧的人才能体会到好木耧带来的便利。用一个优质木耧耩出的地深浅适宜,下种均匀,垅间距合理,还特别省力。李文元做出来的木耧就是如此。

  李文元做木耧坚持自家的“道儿”。他一直用国槐木。李文元介绍,国槐木木质细腻,不缩水,不变形,用它做成的耧能用好多年。“我们每年种上麦子之后就买槐树,把槐树去皮后,将其劈成一根一根的长条,架在院子里晾晒,直到来年麦子种上才开始做木耧。经过一年的晾晒,木材就完全被晒干了,这样木质会更结实。”李文元说。

  木材准备好以后,就要做木耧的零部件了。一个木耧主要由耧杆、耧斗、耧腿等部分组成。“做木耧的零部件就像裁缝裁剪衣服一样。先把用木片做的小样放在一整块木头上,依着小样画好,然后用锯锯下来,精细打磨后,就可以备用了。”李文元说,他家做木耧的小样,包括要用到的锛、凿、斧、锯、刨、铲、锉等十几种工具,都是从祖辈手中传下来的。

  零部件的组装也有讲究。“短三挑二五,翻地如老虎。”“中腿不翘,翻地就飘。” 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做出来的木耧翻起地来才能稳如老虎。

  李文元以及赵村的其他木匠,做木耧始终秉持匠心,精雕细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村木耧因质量好而声名远播。“我们的木耧在济源周边地区广受欢迎,最远曾卖到福建。”李文元说。此外,在周口市的太康县,也能寻觅到赵村木耧。1969年,李文元的父亲应邀到太康县当小麦管理技术员,也把赵村木耧带到了太康县。“我父亲在太康当了三四年的技术员,每次回来都要带几十个木耧回去。后来,太康县有好多人专门跑到我们家买木耧。”李文元说。1970年前后,是赵村木耧的兴盛时期。当时,村里会做木耧的木匠有近70人。

  木耧卖出去以后,赵村做木耧的木匠们还要负责“售后”。那时,一到播种时节,李文元就经常在各村跑,为他们修木耧。“有一次,我到一个村子里修木耧,村支书说他在赵村买的两个木耧不能用,让我修一修。我当时很纳闷,怎么不能用呢。检查后,我发现那两个木耧不是赵村做的。”李文元说。他向村支书问清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村支书口中的“赵村”是赵礼庄。从那之后,那个村支书每次修木耧都直接到赵村找李文元。

  守望木耧盼传承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做木耧的手艺养活了赵村的家家户户。与周围的村镇相比,他们过得还算富裕。“当时一个木耧能卖55到60元,而猪肉才7毛4一斤。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年卖了30个木耧。”李文元说。

  然而,花无百日红。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化播种机的出现渐渐取代了传统木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播种机开始大量出现。小麦播种机的耧腿密度更大,实现了小麦密植,为增产奠定了根基。玉米播种机实现了苗株定植,省去了农民延续多年的间苗工序。木耧渐渐退出耕种的舞台,只能被挂在农具室的墙上,在寂寞中和年老的主人一起回忆昨日辉煌的木耧时代。

  “1990年以后,用木耧的人少了,我们村很多做木耧的老人不再做了,我又坚持做了五六年。1996年,我做的木耧还能卖出去。我记得,在小浪底桐树岭那边卖了两个木耧,一共卖了500块钱。后来,我做的木耧还剩一个没卖出去,就保存了下来。”说着,李文元拿出了他当年没卖出去的木耧。因保存良好,木耧看起来崭新如初,丝毫没有留下岁月的痕迹。

  李文元是赵村做木耧最年轻的木匠。上了年纪的木匠放下这门手艺已有二三十年之久,早已忘记木耧的做法,只有李文元还记得。“我虽然不做木耧了,但是木匠的手艺还在,平时没事就做个风箱和一些别的小家具。做木耧的十几种工具我都好好保存着。很多工具放久了会生锈,我就经常拿出来用,给它们做保养。” 李文元说。

  传统木耧是农耕文明的历史见证。对于木耧退出历史舞台,李文元感到些许无奈,但更多的是释怀。“这是没办法的事,历史的车轮总要向前发展。有更方便快捷的机器帮助农民种地是件好事。”李文元用轻松的语气说道。

  唯一令李文元感到遗憾的是,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在传承上面临困境。“做木耧的手艺传七代了,到我这里断了,我感到很遗憾。虽然木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正面临消失,但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手艺将这个见证历史的物件留存下来。”李文元说。

  虽然木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正面临消失,但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手艺将这个见证历史的物件留存下来。

  ——李文元

主办: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