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匠人
王世俊:唱响岁月 名扬花鼓
发布时间:2018-09-06 | 来源:济源网

  

王世俊

    韩旺花鼓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争取创作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王世俊 

  阳光明媚的秋日,王屋镇韩旺村汤帝庙内传出一阵阵铿锵有力的敲鼓声,几个身穿鲜艳演出服的老人挥舞着鼓槌,有节奏地敲击着鼓面,鼓声震耳欲聋,场面十分震撼。带队打鼓的老人叫王世俊,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韩旺花鼓的传承人之一。他从1985年开始带领全村人将韩旺花鼓发扬光大。

    生来就是花鼓人 

  韩旺花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包括小调、打洋盘、怀梆、二人说唱、剪剪花、面壳、狮子滚绣球、旱船、踩高跷、三人花鼓、“两鬼摔跤”等内容。韩旺花鼓主要是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间进行传承,老一辈人通过言传身教来传给后人。在韩旺村,几乎人人会表演花鼓,有的村民甚至样样精通。“从我记事起,每逢过年和重大节日,村里就会有花鼓表演,男女老少齐上阵。在年复一年的耳濡目染下,我慢慢了解了花鼓这门艺术,并学会了三人花鼓和舞狮。”王世俊说。今年58岁的王世俊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花鼓表演的场景。“那个时候还没有电灯,大家晚上就点一盏煤油灯进行花鼓表演。遇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大家干脆连灯都不点,就借着明亮的月光,把村头的一处空土地当成舞台进行表演。”王世俊说。那时条件十分艰苦,花鼓作为唯一的娱乐项目,给村民带来了许多欢乐。十几岁时,王世俊正式登台演出,演出的主要项目是“饮马”。韩旺人就像是为花鼓而生的。花鼓在他们中间代代相传,他们自己也数不清到底传了多少代。

  韩旺人根据一个写着“清乾隆三十四年正月,王存法”的花鼓道具箱,推断韩旺花鼓从清乾隆年间流传至今,至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究其根源,目前尚无史料记载。相传,韩旺是王屋镇的古老山村,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姓韩的人在此占地为王。当时,赌博风气盛行,祖先忧心忡忡,唯恐后人学坏,便组织文艺活动,鼓励年轻人参与。参加花鼓表演的人,全部给予奖励。久而久之,这便演变为今日的韩旺花鼓。

  新中国成立后,韩旺花鼓迎来发展高潮,名声大振。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韩旺花鼓被列为“四旧”,遭到抵制,村民们只好忍痛上交集资买来的道具和演出服。幸运的是,有村民将一小部分道具和演出服偷偷藏了起来,使其得以完好保存。王世俊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村民们团结一致守护花鼓的情景。王世俊听村里老一辈的人讲,“文化大革命”期间,舞台上再没演出过韩旺花鼓,但那些曾经舞过的狮子、划过的旱船、踩过的高跷深深地留在了村民们的脑海里。有时,几个村民一起在地里干农活,休息时,就聚集在地头的空地上,咿咿呀呀唱上几句,开心极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韩旺花鼓又开始“重出江湖”了。村民们在老一辈人的指导下为复出后的首次演出进行排练。“那场演出我也参加了。看到大家依旧喜欢韩旺花鼓,更加坚定了我对它的热爱。”王世俊说。

    助力花鼓展新颜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夜之间吹遍大江南北,古老的戏剧艺术迎来了复兴的曙光,韩旺花鼓也迎来了它的春天。几经周折,花鼓艺术最终被完整地保留下来。韩旺花鼓剧种多、节目多、乐器多、道具多,最大的特点是不受场地限制,可以边走边舞,边舞边唱,戏文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给人以启迪。韩旺花鼓的说唱曲调版本,有不少已经流失,现存30余种。

  1985年,当兵回来的王世俊被选为韩旺村党支部书记,也成了韩旺花鼓的负责人。一场演出从召集演员到分配工作,再到协调场地,他事无巨细,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在王世俊眼里,舞台就是战场,艺术就是生命。作为韩旺花鼓的负责人,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20世纪80年代,由于王屋镇交通不便,韩旺花鼓表演队每次演出都只能靠两条腿来回奔走。不仅如此,演出用的道具和服装也得演员们用肩扛、用背驮。无论演出条件多么艰苦,只要观众需要,王世俊和他的花鼓演出团队从不缺场,总是竭尽全力把最精彩的表演呈现给观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韩旺村的花鼓演出道具和服装也变得焕然一新。“以前演出穿的是粗布衣服,一家一户捐一件,道具也不够精良。现在好了,演出服都是在城里买的现成的,穿上既舒服又好看。道具经过年轻人重新改良设计后,更加精致了。”说起韩旺花鼓在服装道具上的变化,王世俊感慨不已。

  时光荏苒,韩旺花鼓已经在各景区、各乡镇演出了数千场。近几年,花鼓演出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全村360多个人中,有 298个人参加了演出。

  采访当日,记者有幸观看了韩旺花鼓中的“两鬼摔跤”表演,感受到了它的无穷魅力。表演时,只见两个布偶小鬼互相推搡、碰头、拥抱,仿佛真的在摔跤。演出结束后,当表演者脱下道具服时,记者惊讶地发现,表演者只有一人。

  王世俊告诉记者,这种看似简单又十分滑稽的表演,其实对表演者的要求十分苛刻。只有身体协调能力强的人,才能将“两鬼摔跤”表现得出神入化。表演“两鬼摔跤”的是王青义。他今年66岁,是韩旺花鼓传承人之一,表演这个节目已经有50年了。“我现在年龄大了,体力大不如前,表演起来也没那么灵活了。我现在就寄希望于年轻人了。”王青义说。

    身体力行传花鼓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任何一项优秀传统技艺的背后,都离不开像王世俊一样的传承者和守望者。目前,韩旺花鼓已成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世俊、王青义、王喜春、武桂花、王福建成为韩旺花鼓的传承人。

  除了传承人,韩旺村的男女老少都自觉承担起传承传统技艺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及老艺人的相继离世,韩旺花鼓中的许多节目已经失传。为了将韩旺花鼓传承下去,我们决定把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唱词整理成文字。”王世俊说。 从1980年开始,在王世俊的带头下,韩旺村开始了整理汇编韩旺花鼓唱词的工作。王世俊召集了十几个村民,各自分工。有的挨家挨户寻找会唱戏的老人,按照老人所唱的词把它们一句一句记下来;有的搜集各个年代留下来的手抄本。“老人们唱的词,有些部分是本地的方言。为了使它们广泛流传,我们对方言的部分做了适当修改。2009年,我们对花了29年时间才收集好的唱词进行反复核对,并把它整理成电子版,最后存档。”王世俊说。经过多年的辛苦付出,最终保存下来的曲目有31个。这些曲目中,有反映农村生活的,也有叙述神话故事的,每一出都是带有强烈喜剧色彩的好戏。

  唱词可以用文字保存下来,但是舞狮、踩高跷等表演项目则需要老一辈人身体力行地去传授。在韩旺村,精于某一项表演技艺的老人都收有徒弟。耍“两鬼摔跤”的王青义在30年前就开始收徒弟了。他的徒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50岁了。

  韩旺村的年轻人学花鼓,一方面要看兴趣,另一方面也要看天赋。“兴趣是学艺的基础。首先,看年轻人对哪一个项目感兴趣;其次,看自身条件,嗓子好的人适合唱戏,体力好的人适合扮小鬼。我们也不局限于一个人只学一个项目。只要喜欢,一个人也可以学四五个项目。”王世俊说。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为了让韩旺花鼓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紧跟时代步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韩旺人一直在探索,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摒弃了旧社会的旧思想,比如传男不传女。现在,村里人人都可以学习花鼓。我们舍弃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表演更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传递真善美。”王世俊说。

  传承是一种责任。多年来,王世俊担负起传承人的职责和使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做好传承韩旺花鼓的工作。“韩旺花鼓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争取创作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王世俊说。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着手将韩旺花鼓中演唱部分的曲调整理成曲谱。尽管困难重重,他们仍将一往无前。(文/记者 李珊珊 图/记者 李浩)

主办: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