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匠人
张许成:匠心制砚 砥砺传承
发布时间:2018-06-27 | 来源:济源网

 

  “仙马有灵,迹在于石。棱而宛中,有点墨迹。文字之祥,君家其昌”。这是唐代韩愈眼中的天坛砚。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对天坛砚珍爱有加,铭文碑记,难以记数。天坛砚,其石产于济源王屋山天坛峰下的盘谷泉畔,因山顶有传说的轩辕黄帝祭天之坛,故名天坛砚或盘谷砚。

  济源市玉泉街道堽头居委会居民张许成,就是制作天坛砚的手艺人。

  拜师学艺 痴迷天坛砚

  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71岁的张许成坐在工作台前,顾不上擦额头沁出的汗水,心思全在手中的砚台上。他专注地用小巧的美工刀雕刻着这个已经成型的砚台。或搭配着飞龙舞凤,或搭配着青松柏木,刻画之后,砚台瞬间“活”了起来。张许成手里的砚台,便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坛砚。他从25岁拿起刻刀起,就再没放下过。

  “盘古全景”“二龙戏珠”“螃蟹戏莲”……看着自己的一方方作品,张许成开始向记者讲述自己学习制作天坛砚的过程。

  张许成自幼酷爱绘画,天资聪颖,1968年认识了画家安民后,便开始跟他学画画。“那时安老师在五七干校(位于今玉泉街道堽头居委会)劳动,我总是夜里跑到安老师那里学习。安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张许成说。后来,安民成为工艺美术厂的总设计师。1972年,在安民的推荐下,张许成得以进入工艺美术厂。

  进厂以后,张许成跟随牛明初、牛明忠、牛乐仁等老艺人学习天坛砚雕刻技艺,参与恢复天坛砚生产的初期工作。

  张许成先是跟着师傅学,后来就到各地寻访名砚。有时,展出的名砚不让拍照,他便凭着记忆一一画出草图,彻夜研习。厂里的砚谱,不知被他翻阅了多少遍。

  “制砚人只有具有过硬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才能在雕刻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张许成说。性格倔强、不服输的张许成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自学书法、雕刻、木工等。随着学习的深入,张许成逐渐开悟。张许成出手不凡,屡创佳绩,短短几年就成为一名优秀的雕刻师。

  1974年前后,张许成多次到广东、安徽、山西、江西的砚厂考察,先后结识了北京艺术界名人钟灵、戴琳、白雪石、溥杰等,提高了思想境界,丰富了阅历,技艺也更为成熟。

  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张许成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展览,并获得奖项。1984年,张许成的《云龙砚》获河南省旅游产品优秀奖,《龙珠砚》获河南省二轻工业优秀新产品设计奖。另外,他的其他作品分别于1986年获河南省工艺美术百花奖,1989年获轻工科技腾飞奖,1991年获河南省首届“兴豫杯”名优特新优秀奖。张许成于2002年获“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精雕细琢 苦心练技艺

  从选料、设计图稿,到制坯、雕刻、打磨、过蜡、配盒,一方天坛砚的出品总共需要7道工序。一张木桌,一盏台灯,几把刻刀,便是张许成的所有工具。

  张许成使用的刻刀,大的有1厘米宽,小的仅有3毫米宽,形似小铁棒的刻刀或长或短,刀锋或尖或圆,没有任何花纹雕饰。这些朴实无华的刻刀,却能变换出深刀、浅刀、斜刀,细刻、线刻、镂空等炫丽的雕法。行云流水、刀走龙蛇,一方造型优美、意境悠远的砚台就这样在张许成的手中“诞生”了。

  张许成说:“天坛砚的制作,讲究因石赋型、以石立意、因材施艺。只有依具砚材的自然成色和纹路,精心揣摩,才能使工艺与自然完美结合。”

  面对一块石料,张许成首先观其形,量其质,反复构思推敲后,方才下刀。张许成说:“雕刻时,要先顺理走刀,粗凿重刻,根据所绘纹样或浮或镂,然后再精雕细琢,挥艺传神,刀毕功就,砚成方休。”一方佳砚,张许成往往要呕心沥血数月,以至年余。

  张许成对每件作品精雕细琢,不敢有一点疏漏。他对记者说,在雕刻过程中,制作者眼的观察、尺的丈量和手上刻刀力度的掌握尤其难。比如制作龙砚,雕刻龙的鳞片,大小演变必须自然流畅,尤其在转向部位,转得快,显生硬;转得慢,显牵强。再如雕刻动物毛发,线条力求精细、均匀、圆滑等。这些细节的完美呈现,体现了一个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态度。

  “张老师已经70多岁了,雕出来的砚还是那么精细。你看那么多水波,没有一条线是乱的,那马尾,每一根都清清楚楚,而且整个砚台上看不出动刀的痕迹。这上面就4个字,可每个字,他至少写了几十遍。不做到尽善尽美,他是不会下刀的。”张许成的徒弟乔东说。对张许成这样的老手艺人来说,品质就是自己的声誉,活儿一点也不能粗糙。

  打磨是制作砚台的收尾工序。光泽和手感会直接影响作品效果,尤其是细微的地方,更需要制作者静下心去打磨。张许成说:“砚台打磨几天,甚至更长时间都是常事。”正是凭借这种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张许成在制作天坛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以砚为铭 传承砚文化

  “有史以来,关于制作天坛砚的手艺人的记载很少。”张许成说。清代学者谢慎修所著的《谢氏砚考》是关于制作天坛砚的手艺人最早的记载。

  1972年,天坛砚恢复生产后,牛明初、牛明忠、牛乐仁等成为主要的制作天坛砚的手艺人。随着老一辈手艺人相继离世,加上建厂初期招收的十余名学徒工部分离厂,天坛砚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为传承天坛砚制作技艺,1983年,张许成开始收徒,30多年来,共带出徒弟30名。

  可喜的是,以他的徒弟乔东、葛海洋为代表的新一代制砚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多次获奖。

  2007年,张许成到了退休的年纪,却依然选择继续制作天坛砚。在刀耕不辍的同时,他还悉心研究砚文化。张许成参与撰写了《天坛砚地方标准》及大量宣传天坛砚的文字材料。其中,他和葛海洋共同整理的一本厚厚的天坛砚汇编资料,详细介绍了天坛砚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重要价值及现状,对研究和保护天坛砚起了重要作用。

  2010年,张许成被认定为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坛砚的代表性传承人。关于传承,他说:“现在社会很开放,天坛砚也增加了时代特色,但创意不应远离传统。”

  张许成的制砚理念是,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保留传统艺术的厚重。“器以用为上,要遵法则,要知白守黑。”张许成说,“过去的砚台是有标准的,大小基本一致,以一只手能拿起为宜。现在人们的书桌变大了,需要的砚台也相应大了起来,于是催生了大砚台。不过,我一般不做大砚台,最大的也就40厘米。我想离传统近点。”

  张许成说:“制作天坛砚最重要的是坚持,不忘初心。”工匠精神一定是个坚持的过程,从自己的行业入手,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去学习,既然做就要做出好作品,不能做变了味,做走了形。不管社会发展多快,做砚这门手艺都不能脱离它本身的功能——实用。这也是张许成坚持的方向。

  张许成说:“做砚之前先学做人。砚也是有生命,有温度,有感情的。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砚,我愿将制作天坛砚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人,保护好这项传统民间工艺。”

主办: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