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匠人
任浩浩:探寻远去的水磨声
发布时间:2018-05-16 | 来源:济源网

 

  文/见习记者 杜婷婷 图/见习记者 赵新迪

  5月14日傍晚,金色的夕阳柔和地洒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上,他正仔细地观察着一个木制水磨模型。只见他用手指将水轮轻轻拨动,被细绳悬吊着的磨盘便开始跟着转动,旁边的长方形木质面箩也开始左右晃动,像筛面似的。此时,老人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儿时河头村古老的水磨房里。湍急的水流、转动的水磨,人们在水磨边忙碌的场景……一一浮现在他的眼前。

  老人叫李耕田,今年65岁,退休后一个人奔波数年,收集了大量关于河头水磨的资料,制作出了精致的水磨模型,最终将河头水磨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忆:水磨声里的乡愁

  1953年出生的李耕田,老家在五龙口镇河头村。流经河头村的沁河沿岸曾分布着一种古老的生产工具——水磨。

  水磨是古代劳动人民为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而发明的一种粮食加工机具,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利用流水落差产生的水能来带动木轮旋转,推动石磨加工粮食。水磨由上下扇磨盘、转轴、水轮盘、支架构成。上扇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扇磨盘安装在转轴上,上下扇磨盘上刻有相反的螺旋纹齿,只要将下磨盘转动,就能粉碎谷物。转轴上端固定着一副石磨,石磨盘多由坚硬的石料制作而成;另一端装有水轮盘,通过流水的冲击力来带动磨盘轴转动。

  正是水流湍急、常年不竭的沁河,成就了河头水磨。

  “农耕时代,祖辈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在有落差的河道上修筑堤坝,修渠引水,用水磨磨面,省时省力。当时,河头村的人们不但以水为动力来磨面,还利用曲柄机构巧设机关,以水为动力自动筛面。这在当时已经达到了半自动化水平。”李耕田说。

  据李耕田回忆,在他年幼时,河头村沿沁河分布着数十盘水磨。这些水磨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或八盘一组或五盘一组,因此便有了上八盘、下八盘、上五盘、下五盘等不同的名称。这些水磨服务着十里八乡的人们。每天,流水冲击下的石磨轰轰作响,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年少时,李耕田家里也有一盘水磨。李耕田说:“每次我在水磨房里磨面,就觉得水磨很神奇,也为家里有水磨而骄傲。湍急的水流和轰隆隆的磨盘转动声,伴我走过了少年时光。”

  儿时的那道风景,李耕田至今难忘。石磨横跨在水磨房里,旁边是落差很大的引水渠。磨房是悬空而建的一座小木屋,木屋下方的空处安装着用硬杂木做成的大木轮。清澈的河水经过磨房飞泻而下,冲刷着下面木质水轮盘上的水斗槽,溅起雪白的水花,带动水磨转个不停,发出哗哗哗的声响。

  水磨房也是李耕田和小伙伴儿时嬉戏玩耍的场所。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村民的文化娱乐项目非常单一。因此,李耕田和小伙伴们的一大乐趣就是到水磨坊去看磨面。到了夏天,他们还会跟着大人在水磨坊的引水渠中嬉戏。

  有时,李耕田也会跟着父母磨面。夏收季节,村民们筛选好麦子,或提或背或担,送到磨房里磨面。一开水闸,磨盘就转动起来,雪白的面粉争先恐后从磨缝里挤出来。筛面箩借助水力自动筛出细面,然后大家再将筛子剩余的面渣放进磨盘继续磨,直到磨得麦麸不见白色才算完成。除了轰隆隆的磨盘声响,他最高兴的就是看着面粉从石磨扇中慢慢落下,看到母亲因筛面而被弥漫的面粉粘白了头发。磨面完毕,他会在浓浓的面香味中,蹦蹦跳跳地跟着父母回家。

  申遗:保护发掘水磨文化

  “村里的水磨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以电为动力的面粉厂的出现,水磨开始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李耕田说。他虽然没再接触过水磨,但是年少时对水磨的记忆一直保留在内心深处。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耕田决定将河头村的水磨文化保护、传承下去。

  2013年秋,退休的李耕田在济源市老年大学学习。在文化城走廊的非遗展区,他看到展出的程村簸箕和天坛砚等物品,不由得想起了老家河头村曾经遍布的水磨。李耕田开始思考,能否将河头村的水磨文化申报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它传承下去。

  2014年,李耕田开始寻访村里的老人,调查河头村水磨的历史。他不顾路途颠簸,数次往返于市档案馆、市水利局查阅《济源县志》《怀庆府志》等相关史料,还搜集到了15份珍贵的旧文书,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其中,他在河头村村民李承让家中发现了4份保存完好的水磨买卖文契。据上面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山西平遥县广隆泰号曾先后购得河头村5盘水磨,自己经营。

  “通过这些史料,可以证明当时山西广隆泰号、万兴号、天顺号、泽盛号等晋商在我们村子经营水磨。村里磨出的面粉通过晋商,源源不断地销往山西和内蒙古。”

  记者从李耕田整理的资料中发现了一张水磨买卖文契,上面写道:“李复裕因无钱使用,今将自己祖业水磨一盘情愿出卖与山西汾州府平遥县庆隆泰记名下永远承业……时值价银二百五十两”。时间为乾隆六十年十月初二。一盘水磨,吸引晋商前来购买,价格甚至卖到“银二百五十两”。当时水磨在河头村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李耕田说:“那时一盘水磨一昼夜能磨1300斤小麦,而人推或驴拉磨,一昼夜最多才能磨100斤。”老人们口中还流传着一首歌谣:“水打磨,真好看,上扇不转下扇转。人不推,驴不拉,一天能磨一千三。”李耕田说,顶峰时期,河头村的水磨能达到36盘。据老人讲述,数百年间,水磨3次被洪水冲毁,河头村先辈们先后4次大建水磨。先辈们这种敢与大自然抗争的顽强精神,深深感染并激励着李耕田不断为传承河头水磨文化而努力。

  传承:让河头水磨“活起来”

  河头村是个古老而美丽的村庄,一盘盘水磨曾经是这里最美丽的风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曾经随处可见的水磨一个个被拆除,如今再难寻觅其踪迹。时光流逝,曾经在水磨边劳作的人如今已近暮年。

  在李耕田的心目中,村头的水磨依然矗立在沁河之上,见证着河头村的历史。但是,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村头曾经存在过一盘盘水磨,更不知道水磨是什么样。

  为了留住记忆,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河头水磨,为了让河头水磨“活起来”,李耕田决定制作水磨模型。

  对于一个退休教师来说,制作水磨模型谈何容易。根据自己的记忆和老人们的讲述,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李耕田反复揣摩、推敲,基本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水磨模型制作图。随后,他从亲戚家截了一段杨木,用来制作水磨。

  2014年8月,李耕田找到已年过八旬的老石匠李善丰帮忙制作模型。李善丰年轻时经常为村民修理水磨,对水磨的构造比较了解。为了从细节上高品质还原,李耕田在确定模型的结构、零件、颜色时反复进行比对。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他们制作出了第一个水磨模型。整个水磨模型工序复杂,做工细致,下层有大小两个水轮,上层有上下两个磨盘、筛箩,磨轴和簸箕等一应俱全,可谓完美“重现”了河头水磨。后来,经验丰富的李耕田又制作出一个更加精致的河头水磨模型。

  凭借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和精致的河头水磨模型,在市群艺馆的帮助下,李耕田成功将河头水磨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河头水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如今,退而不休的李耕田仍在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河头水磨文化。“水磨,是农耕文化的见证之一。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需要我们认真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水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没有终点,我会一直走下去。”李耕田说。

主办: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