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匠人
苗素兰:麦秆上的“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18-03-09 | 来源:济源网

 

  苗素兰

  文/本报记者 李珊珊 图/本报记者 李浩

  小小阳台上,方寸之地摆放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这便是苗素兰的工作室。记者见到苗素兰时,她正在专心致志地剪着狗年剪纸,金色的阳光透过阳台的窗户洒在这位年过古稀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上。“素兰,素兰……”苗素兰的老伴儿李先生连着叫了她好几声,她才从艺术世界中抽离,回到现实生活中。

  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的传承人,30多年来,今年72岁的苗素兰用那双充满魔力的双手将一根根不起眼的麦秆变为大放异彩的麦秆画,创作了大大小小的麦秆画数百幅。

  从田间地头普普通通的麦秆,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这华丽变身的背后是苗素兰30多年匠心的坚守。“缘起兴趣,孜孜不倦潜心钻研,只为艺术的追求;归于责任,踽踽独行甘于寂寞,致力文化的传承。”这是苗素兰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五十载挚爱麦秆绝艺

  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苗素兰从小就对麦秆画、剪纸等剪贴艺术十分感兴趣。“我小时候喜欢做一些手工活,在地里跟着大人割麦子偷懒的时候,就折几根麦秆把它弄扁,然后用弄扁之后的麦秆编一些戒指之类的小东西,亮亮的怪好看。”苗素兰说。在玩耍的过程中,苗素兰想到家里的老人们过年过节的时候会在中堂两边用麦秆贴字,灯光照在黄色的麦秆字上亮晶晶的特别好看。苗素兰想,如果用麦秆在纸上贴画应该会更好看吧。于是,苗素兰决定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就在麦地里折几根麦秆拿回家贴麦秆画。“那个时候贴得不好,但是贴的过程我很享受,最后能贴出来一个作品,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苗素兰说,贴麦秆画当时给她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是她人生中美好的回忆之一。就这样,因为喜欢,加上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苗素兰走上了麦秆画创作之路。

  参加工作之后,由于平时比较忙碌,苗素兰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贴一贴麦秆画。直到退休之后,苗素兰才全身心投入麦秆画的创作中来。她不仅将原来贴麦秆画的手法延续下来,还在原来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创新,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苗素兰告诉记者,麦秆画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麦秆画是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经过割、漂、刮、烫、贴等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在苗素兰家里,记者看到她的工作室里放满了制作麦秆画需要的麦秆,但是想将麦秆变成一幅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苗素兰指着一捆捆的麦秆说:“这些都是原材料。收集回来以后,要把麦秆晾干整理好,然后开始第二步程序:把它劈开,拿刀片把它刮薄,在玻璃上把里边的脏东西处理掉。等用的时候,还要再进行一次碾压,把它压得更细更薄,到这种程度就能开始拼贴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剪一些形状贴在纸上。”苗素兰用几句话就将整个加工材料拼贴作画的过程讲了出来,然而完成这几句话中所提到的任何一道工序都需要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苗素兰就是在不停地割、漂、刮、烫、贴中一点点进步,精益求精,制作出了令人惊艳的艺术品。

  用巧手贴出百鸟朝凤

  晒、熏、剖、烫、构图、裁剪、粘贴,一步接着一步,几十年间,苗素兰创作了近百幅麦秆画作品,题材涉及山水、花鸟、鱼虫、果蔬、人物等。这些作品,既保留了麦秆的自然光泽,又古色古香,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如今,仅仅这样的创作,已经满足不了苗素兰的要求。为了增加麦秆颜色的多变性,苗素兰又开始新的探索。

  “一开始,我创作麦秆画时都是选择原汁原味的颜色,不渲染也不烫不烙,到后来就不满意了,因为用原汁原味的颜色表现不出来那种立体的感觉,也表现不出来远近的感觉。”苗素兰说,为了让麦秆画更立体,看起来更好看,她想了一些办法,也做了许多的尝试。刚开始,苗素兰用点燃的香烙麦秆,让它的颜色更深一些,但效果并不好。之后,苗素兰又想到家里不用的电烙铁,就用电烙铁尝试了一下,没想到烙出来的颜色正是苗素兰想要的颜色,这让苗素兰惊喜不已。“用电烙铁烫麦秆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因为温度稍微一高就容易烫焦,温度不够又出不来想要的效果。”苗素兰说。

  有了烙烫技术的加入,苗素兰的麦秆画制作技艺更加纯熟。在苗素兰家客厅里挂着的《百鸟朝凤图》,可以说是苗素兰技艺的完美展现。金黄色的古柏下,栩栩如生的凤凰傲然挺立;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丛中,几只孔雀安然娴静;还有活灵活现的绶带鸟、出双入对的鸳鸯、亭亭玉立的仙鹤……这幅《百鸟朝凤图》长2米,宽1米,有近40只鸟点缀其中。花鸟衬以山川美景,展卷观之,一种恢宏博大的气息扑面而来,美轮美奂。其中,40只鸟采用了立体制作,看起来活灵活现。

  “贴鸟的时候,为了让它好看些,羽毛需要一根一根贴出来。尤其下边的细毛,得把麦杆剪成特别细的丝,然后再一根根一层一层地贴。麦秆画最费工夫的就是这种羽毛画,因为鸟的羽毛是最难贴的,也是贴得最慢的,一天到头也就贴那么一点点。”苗素兰说,从开始贴《百鸟朝凤图》到最后完成,一共耗费了两个月时间,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以上,其间几易其稿,更有不计其数的修改。

  《百鸟朝凤图》是苗素兰为了献礼十九大召开而制作的。“我贴这个画表达了我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百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都朝一个方向,寓意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实现中国梦。”这幅作品还表达了苗素兰的另一个心愿。“凤凰、孔雀、仙鹤、绶带鸟、鸳鸯这些鸟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美好的寓意。比如凤凰,它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是天下太平的象征。我想用这幅作品,歌颂现在美好而富足的生活。”苗素兰说。

  守匠心弘扬传统技艺

  苗素兰的作品,小到一根羽毛丝都包含繁琐的工序:先将麦秆剪成细碎的丝,然后根据羽毛的纹理,将麦秆丝一点点粘贴,有时还要借助放大镜完成。原来,即使是一幅简单的麦秆画,每根麦秆都要经历复杂的蜕变:晒、熏、剖、烫,再拼接成“纸张”,随后根据构思的底图裁剪,最后再粘贴入画。因此,要创作一幅细腻精致的麦秆画,从选材开始就大有讲究。

  同是麦秆画,很多创作者选用小麦秆,但苗素兰却偏爱大麦秆和燕麦秆。小麦秆光洁度较差,适合平面图制作和远距离观赏。大麦秆立体感和形象感更强。燕麦秆色泽光亮,制成的麦秆画既可远观,也可近赏。不过,大麦秆和燕麦秆却比小麦秆难觅得多。“济源地区的农民种的多是小麦,很少种大麦和燕麦,而且大麦和燕麦收割通常只有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就把麦秆烧掉或当饲料了,所以我必须在这一个星期内找到足够多的原材料,否则这一年就没有原材料用了。”

  为了收集品质优良的大麦秆,每年大麦收割时节,苗素兰就骑着自行车,奔波于济源的田间地头,辗转于各个村庄,看到农民正在收割就上前讨要。“在我眼里,麦秆就像金子一样珍贵。”苗素兰说。

  除了寻找原料,其他困难也一直伴随着苗素兰的求艺之路,但是她总会用自己特有的执着来解决问题。“我这个人很奇怪,我有个特点,我看到一样东西,就会千方百计把它学会。”说着,苗素兰便讲起了自己和小皮筋的故事。前些天,苗素兰的女儿从外面批发了些小皮筋,想闲来无事做些手工活。皮筋是一整条,需要人工在它两头绑一个蝴蝶结,因为皮筋长度有限且弹性大,用一般的方法绑一条要耗费很长时间。苗素兰看到之后,就思考“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之后,苗素兰拿出一根皮筋,没事儿的时候就在手上缠一缠绕一绕。“有一次,我把小皮筋在拇指上绕了一圈再绑,没想到蝴蝶结竟然绑出来了,然后我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女儿。现在,全家人都学会了这个简单的方法。”苗素兰骄傲地说。

  在贴麦秆画的时候,苗素兰遇到了难题也会废寝忘食地想解决办法。“过去,我们做的花鸟画都是平的,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把平的变成立体的,因为本身花鸟就是立体的。后来,通过反复思考、反复实验,我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我做的麦秆画花鸟都是浮雕式的。”苗素兰说。为了将每一只鸟贴得更立体,苗素兰平时会仔细地观察空中飞翔的小鸟,并找一些小鸟的图片认真研究。最后,苗素兰尝试着每层羽毛都呈扇面粘贴,于是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鸟从苗素兰的手下“飞了出来”。

  遇事爱琢磨的苗素兰,不满足于从平面到浮雕的变化,而是开始了更精细化制作,在题材上从花鸟人物到山水建筑延伸,在规格上从小幅制作到巨幅制作发展,在技法上吸收融合国画、浮雕、油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画面立体感更强,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喜欢这个东西,越做感觉里面学问越大,艺无止境就是这个道理。”苗素兰说。不了解麦秆画的人是很难想像其制作的艰辛的,比如一幅以动物为内容的画,它们身上的毛都是一根根麦秆切成细丝堆砌而成的,一幅画往往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根细丝。苗素兰每一幅作品的成功,都是她匠心精神的体现。

  岁月悠悠,麦香缕缕。50多年的时光,从青春到白发,苗素兰对麦秆画的感情越发深厚。今年72岁的她,退休后每天仍然坚持创作麦秆画。无论谁找到她想要跟她学麦秆画,她都欢迎。苗素兰说:“我盼望有更多的人学习这门技艺,并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让其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我盼望有更多的人学习这门技艺,并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让其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苗素兰

   

主办: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