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匠人
张奇惠:砚田上的寂寞行走
发布时间:2018-01-17 | 来源:济源网

 

  1月14日,透过中式窗棂上的玻璃,一束阳光温柔地照进一间小屋,投影在巨大书柜里的书籍上。书柜前,一位身着灰色唐装的老者静静地坐着。他身体前倾,半趴在一张巨大的书案上,左手握着一卷字帖,右手拿着放大镜,一点一点地仔细研究字帖上的字。

  过了良久,老者似有所悟。他放下手中的字帖和放大镜,把一张纸放在书案上,用镇纸压好。沉思片刻后,他拈笔蘸墨,挥毫泼墨。不久,一幅带着魏碑笔意的小楷作品在书案上铺展开来。

  老人叫张奇惠。他醉心书法,耕耘砚田数十年,将书法艺术变成了抽象的画、纸上的舞、心中的歌……

  耕耘砚田:

  始自对联上“好看的字”

  1947年,张奇惠出生于王屋山脚下、黄河岸边一个名叫逢石的小村庄(现已淹没在黄河中)。他从小就对“好看的字”有浓厚的兴趣,或许是这里的青山绿水给了他一种钟灵之气。

  “当时,处于山区的逢石交通闭塞,通往外界的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村里的人们一个星期也难得去镇上一次,文化生活更是贫乏。那个时候,小孩儿们爱看的连环画、小人书我都看不到,一年只能去镇上看一两次电影,但我却对那些‘好看的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奇惠说。

  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对联。1954年,张奇惠第一次看到村里的教书先生用毛笔给村民写出一副副对联。当看到先生提笔悬腕,用蘸满墨汁的毛笔在红色的纸上写出一个个美妙的毛笔字时,他惊呆了。对他而言,先生写字的动作,如同一段美妙的舞蹈;从笔尖缓缓流出的字,则是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书法,就这样悄悄走进了一个7岁少年的心里,开始慢慢萌芽。

  大概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开始教学生们写毛笔字。那个时候,由于没有字帖,通常是由老师写下几个字,让大家临摹。看着老师写下的大字,张奇惠羡慕不已。此后,他总是一有机会就刻苦练习。那年春节,张奇惠11岁,刚上小学四年级的他就已经开始给家里写对联了。

  上初中后,因为种种原因,张奇惠的书法之路中断了三年。1963年,张奇惠考上了济源一中。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山区,第一次走进当时的济源县城。处处留心皆学问,他忽然发现,县城里到处都是“好看的字”——学校里老师的板书、大街上的各种标语、商店的牌匾以及春节时家家户户贴的字体各异的对联。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张奇惠兴奋不已。他开始利用各种空闲时间从中吸取养分。因为他具有良好的书法基础,济源一中的老师就把出黑板报、刻板、写标语的任务交给了他。张奇惠在济源一中上学期间,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书法知识,没有系统地练习书法,却得到了锻炼,收获颇大。

  1969年,张奇惠参加工作,成了一家农业机械厂的工人,为厂里出黑板报、写标语又成了他的任务。几年之后,他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字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一位叫冯玲的工友看到张奇惠如此痴迷书法,就托曾留学前苏联并在西安某大学当教授的父亲买了一本柳公权的字帖,并把它送给了张奇惠。得到这本字帖后,张奇惠如获至宝,开始废寝忘食地临摹字帖。工作之余,他就在废报纸上刻苦练习。

  此后,他又得到了欧阳询的九成宫字帖。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汉兴而有草书。”草书难写,但也最能体现书写者的功力和艺术修养,最能抒发书写者的艺术情感。于是,他想方设法购买了孙过庭的《书谱》,开始临摹王羲之及王献之的行书、草书。在没有老师指点的情况下,他开始在专业书法道路上一点一点摸索前进。

  转眼间到了1985年,已经从农业机械厂调到玻璃厂的张奇惠,有一次到郑州出差,正好碰到郑州举办全国第三次书法篆刻展。“在这次书法篆刻展上,我看到了来自全国的知名书法家的作品。众多的书体、巨大的尺幅、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让我感到震撼,让我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也让我对书法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原来我只是单纯描摹古人的字帖,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书法创作也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从那天起,我决定更加刻苦地练习,以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些。”张奇惠说。

  字如其人:

  苦学深修方得清秀生动

  “读张奇惠的书法,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清秀,如李白诗中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如杜甫诗中的‘宗之潇洒美少年,皎如玉树临风前’。”“张奇惠的书法,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生动,学古而不泥古,有时代气息。”这两段话,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军红对张奇惠书法作品的评价。

  清秀生动,简简单单四个字,背后却是几十年的寒夜青灯、退笔成冢。

  走进张奇惠的家,你会发现这里有“三多”:一是笔多,书案上的笔筒里放满了大小不一的毛笔,茶几上放着毛笔,笔架上挂着毛笔,就连洗手间的水池里也放着待洗的毛笔;二是纸多,书房外的宣纸有半人高,书房内的椅子上、地上、墙壁上……到处都是他写好的书法作品和他扔掉的不满意的作品;三是书多,书房内的几个大书柜里放满了各种书籍,有书法理论类、古诗古文类、文字类和国画类书籍,其中以字帖和名人的书法作品集为最多。

  “书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同源同根的,是互为筋骨的。中国书法讲究文化修身、君子之风,要想用一幅书法作品传递文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张奇惠说,内容精美、笔法精妙、意境精深,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是最高的书法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的书法作品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梦寐以求的。

  于是,无数个夜晚,张奇惠在书房内苦读各种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就像一位老工匠磨制自己的刻刀。他潜心书法研究,勤于临池,从唐楷入手,上溯秦汉魏晋,心摹手追,兼收并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欣赏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清风扑面、书香徐来的感觉。

  正如高军红所说,张奇惠书法的清秀,不是单薄,不是苍白,不是虚浮,而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淳厚,如陈年老酒,愈品愈香。这淳厚,来自他兼善各体的功底和对传统文化长年累月的积淀。

  “学习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临帖,特别是要临古帖,没有捷径可走。因为只有临古帖,才能了解每一个字的结构特点,才能掌握最基本的运笔方法。而临古帖的最终目的,是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张奇惠说,他曾闭门谢客一个多月,将自己“锁进”书房内,自虐般地疯狂练字,以追求书法作品的新突破。

  学古而不泥古,使张奇惠的字融合了多种书体,明明笔笔有来历、字字承传统,却让人看不出是哪一家的影子。他的行书,根基在“二王”,又博采诸家之长,清新秀丽,潇洒出尘;他的章草,高古凝重,笔力矫健;他的隶书,一扫世俗作隶的刻板呆滞之弊,鲜活之态呼之欲出;他的小楷,则掺入魏碑笔意,朴拙不雕,雅致可爱。

  2007年,已到花甲之年的他毅然到杭州负笈游学。他在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进修学习,从一笔一画、一枝一叶做起,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在那里,他租下一间简陋的小屋,夏天练笔不顾酷暑和蚊虫叮咬,冬天裹着被子临帖。有这样一颗年轻跳跃的心,他笔下又怎能不生动呢?

  正是凭借孜孜不倦地苦学深修,张奇惠的书法作品有了强烈的个人特色。1995年,张奇惠成为我市第一个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在全国重要书法展览中,他的作品屡屡脱颖而出,先后入选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第五届和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展等重大展览,并多次入选全国楹联书法展。

  人如其字:

  在寂寞中潜心笔墨静守初心

  “文如其人,字如其性。”正如他的字,不是狂风骤雨、惊涛骇浪,而是细流淙淙、落珠溅玉,是舒缓委婉的诉说。张奇惠是一个不加雕饰、淡泊宁静的人。生活的磨难和坎坷,传统文化的熏陶,造就了张奇惠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处世观。

  在张奇惠看来,如今一些书法爱好者身上存在浮躁的问题。这些年,随着国内经济的繁荣,艺术品市场一路看好。于是,一些书法爱好者将书法这种高雅文化当成了谋取利益的工具,在利益的驱动下拼花样、争头衔、套关系。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一些人走所谓的捷径,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积淀,不重视书法规则和笔墨技法学习,基础不牢就开始所谓的创新,还给自己披上了前卫、超前卫的外衣,最终写出了一些貌似书法而非书法的无聊创作和东倒西歪的信手涂鸦。这些作品表面上看起来很狂放,其实满纸浮躁与“火气”。

  “书道即人道,做好人才能写好字。书法作品气韵生动大部分来自书写者后天的读书学习和刻苦练习,是书写者文化底蕴和人品修养在字体上的自然流露。满纸浮躁与‘火气’,其实是书写者在书法修养、文化底蕴、人品涵养方面存在不足。”张奇惠说,想在书法上有所作为,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静下心来,把书法当成一种艺术,夜以继日地临习各种字帖,对自己写的每一个字都精雕细琢,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品修养。在他看来,书法艺术不是“小儿科”,它需要书写者在文学、美术、音乐甚至雕塑等方面都能找到自己的支点。

  “一手继承传统,一手弘扬创新。”张奇惠并不反对创新,相反,他认为每一个书法爱好者都要把历代书法大家留下来的好的传统继承下来,然后通过努力临习字帖,探究书理,学习章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书法造诣,并最终融入自己的东西,创造一种自己的风格。从张奇惠的作品中,能看到字字有传承,也能看到一些“个性”和“大胆”的东西。在张奇惠看来,这些“个性”和“大胆”的东西,正是自己的创新,而这些创新则来自于自己数十年来对传统的传承。

  正是出于传承并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的目的,在担任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张奇惠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对年轻书法爱好者的作品进行点评,对年轻书法爱好者进行指导。他还自费组织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参加各种书法展览,开阔眼界。他说,看到李向军、王国振等我市年轻的书法家取得如今的成就,他感到由衷的欣慰。他还经常组织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走进校园,先认真、仔细地教孩子们握毛笔的姿势,再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写毛笔字。

  这一切,都源于张奇惠对书法的热爱。尽管已在书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年逾古稀的他仍然坚持每天临帖、练习几个小时。他为书房取名“静斋”,就是想在这里安安静静地写字、画画。与热爱相比,寂寞又算什么?

  他谦虚地说:“我的水平有限,与名家相比差距很大。但是,数十年来的书法生涯让我明白一点,想要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就不能被浮华包裹,不能被名利所困,而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像一名工匠一样耐得住寂寞,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

主办: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