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志愿者彩绘文化墙会说话 凝聚起脱贫攻坚合力
发布时间:2018-07-1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安贫可耻,脱贫光荣。团结一心,共奔小康!”日前,济源市部分贫困村整修一新的围墙和房屋墙体上,写上了许多鼓舞人心的标语,画上了许多吸引眼球的彩绘。

  在脱贫攻坚战中,济源市扶贫工作社会宣传氛围愈加浓厚。图文并茂、美观大方的文化墙,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还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提振了群众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文化墙照片在微信中被不断转发,网友们纷纷点赞:“这一面面文化墙,就是扶贫政策明白墙、创新创业指导墙、鼓舞士气的能量墙。”

    文化墙会说话 凝聚起脱贫攻坚合力 

  6月28日,在大峪镇林仙村的街道两旁,新绘成的文化墙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

  一幅画,画的是两个老乡在对话,“自己主意自己拿,自己赚钱自己花”“政府心都操碎了,不能啥都靠国家”,语言幽默诙谐又很励志。另一幅画,画的是群众网上开店售水果,旁白:“互联网‘下乡’、土特产‘上线’”,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画得真好看!”“内容有意思!”“很形象很直观!”观看的群众都在仔细品味。

  在大峪镇曾庄村、邵原镇七沟河等村,不少文化墙已经绘好。最近一段时间,按照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安排部署,市教育局组织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充分利用广场围墙、民宅墙壁等绘制文化墙,用贴近生活的图画,描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愿景。

  “这种文化墙的宣传方式,不仅宣传了扶贫政策,营造了全民参与精准扶贫的浓厚氛围,也鼓舞了群众的干劲,坚定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市扶贫办副主任周晶晶说。

  文化墙的精彩亮相,引起了市民的热切关注,网友纷纷为济源市脱贫攻坚鼓劲助威。有人留言:“希望家乡越来越好,经济强、百姓富、生活美满。”还有人留言:“画在墙上,路在脚下,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添彩美丽乡村 营造健康向上文化环境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加快创业致富步伐,还需要完善硬件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记者看到,一面面精美的文化墙,犹如一件件漂亮的衣裳,让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墙上,有赏心悦目的山水,有活灵活现的花鸟,有珠圆玉润的葡萄,有妙趣横生的葫芦,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后让人赞叹不已。

  “生前多尽孝,厚养薄葬好”“移风易俗,文明节俭”……除脱贫攻坚内容之外,文化墙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乡风文明,弘扬新风正气,激发奋进力量,营造向上向善、孝亲敬老的家庭文化、乡村文化和文明新风。

  “精神力量不能忽视。”市文明办副主任张福伟说,组织各级文明校园的教师和学生绘制文化墙,就是要更加直观形象地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乡风文明建设,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让群众能够看到美好的明天,进一步激发他们勤劳致富的主观能动性。

  据了解,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已从去年12月开始,组织全市161个各级文明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文化墙的打造,也是各级文明单位帮扶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师生奉献 志愿服务精神温暖人心 

  文化墙虽美,但完成绘制这批文化墙的志愿者更美。

  由于墙体彩绘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这次绘制活动,济源高级中学、济源四中等22所学校的105名美术教师和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志愿者成了主力军。

  时值盛夏,烈日炎炎。志愿者冒着酷暑,站在阳光下精心创作,忘记了汗水早已打湿衣衫。“作为全国文明校园,济源高级中学的每个志愿者都有义务、有责任为脱贫攻坚奉献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刘宁老师表示,这样的活动是学校师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也是学校师生为建设又富又美新济源贡献力量的生动实践。助力脱贫攻坚,他们“热并快乐着”。

  一墙一文化,一墙一创意,一墙一风景。志愿者用热情伴着汗水,一笔一笔描绘出美丽乡村的风景线。他们的努力,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画得生动活泼,群众爱看;宣传通俗易懂,群众喜欢!”大峪镇曾庄村的群众这样说道。

  “文化墙彩绘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据张福伟介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决定利用暑假时间,继续组织学校美术教师在贫困村开展墙体彩绘活动,目前已招募到158名志愿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