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完成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14 | 来源: | 点击量:

  2018年11月12日至11月26日,省委省政府第九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市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督察组于2019年2月21日反馈了环境保护督察意见,指出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涉及8大类34项整改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反馈意见的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抓好整改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完成情况 

  在整改工作中,市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综合施策,不折不扣推进各项整改任务落实。全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重点区域、流域生态功能得到提升,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截止目前,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34项反馈意见中,15项全面完成整改、9项基本完成整改、10项正在按时序推进,各项整改措施持续推进,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随着整改工作的推进,今年我市从5月份开始连续3个月PM2.5月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年均二级标准,并再创历史新低,7月份济源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 

  (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党组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层层学习传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广大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职责。8月1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会议强调要高质量完成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确保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部门也通过不同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建设新时代又富又美济源成为全市上下的历史使命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严格落实《中共济源市委办公室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污染防治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济办〔2018〕9号)要求,建立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市委巡察办将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巡察一项主要内容。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专项执法检查,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各部门抓好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三)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打好蓝天保卫战,围绕污染防治任务和煤炭消费减量等目标,牢牢抓住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管控关键时期,主动出击,精准调控,加大治理力度,确保PM2.5、PM10等指标控制在年度目标值以内,在“三散”治理过程中,制定了《济源市“散污”企业动态清零工作方案》、《济源市严厉打击“黑加油站”及“非法流动加油车”工作方案》、《济源市加快“双替代”改造工作方案》、《济源市加强燃煤散烧治理工作方案》、《济源市强化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和城市散尘防治工作方案》、《济源市强化国省道公路扬尘和道路交叉口环境治工作方案》、《济源市强化矿山扬尘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济源市强化农业生产散尘防治工作方案》、《济源市强化工业企业散尘治理工作方案》等9个专项实施方案,狠抓“双替代”改造、扬尘污染防治、柴油重卡污染治理、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禁放管控等工作,确保今年年底率先在全省平原地区实现“双替代”、烟花爆竹禁放和散煤“清零”,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按照“平原区域入管网,人口集中村建终端,丘陵山区改户厕”的规划布局原则,强力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全市298个村(居)正在进行生活污水和户厕一体化改造,占全域村(居)总体比例57%,其中平原区域村(居)全覆盖,实施比例达100%。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建立农艺调控、替代种植技术试验示范点,制定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方案,确保食用农产品种植安全,第二批污染农田治理项目完成招标。 

  (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组织开展我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排查,进一步摸清问题底数,建立台账。针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实行“拉条挂账、整改销号”,严厉进行查处,对涉及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绿盾201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对涉及我市的河南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13处违法违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河道非法采砂得到全面禁止。 

  二、整改主要措施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做好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作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大机遇,作为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大事,始终把最高的标准、最实的举措、最硬的作风贯穿于整改工作全过程,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 

  (一)高规格加强组织领导。我市专题研究部署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案件整改推进工作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强化督导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组长的追责问责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的信息宣传组。整改任务承办单位成立了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分管负责同志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部门联动的整改落实工作机制。 

  (二)高要求抓好安排部署。对照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34项问题,印发了《济源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并在媒体进行了公示,制定了《济源市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台账》(济环攻坚〔2019〕55号),列出了34项整改措施的清单,逐一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推进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确保总体进度到位、整改措施到位、督查自查到位、长效机制到位,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市级领导多次开展现场调研检查,确保整改工作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到位。 

  (三)高标准抓好整改落实。建立例会商讨和旬报制度,按周调度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每月向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推进工作组办公室报送整改进展情况,督促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对个别复杂问题,市领导亲自过问,具体部署。对整改进度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通过督办通知、警示函等方式加以督促。各有关部门也成立了工作班子,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立整立改;对需要分阶段推进的,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取得阶段性成果;对需要长期整治的,保证整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确保反馈意见的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月月有通报,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松劲、验收不过关不罢休。 

  (四)高强度加强跟踪督查。市督察整改推进工作组办公室创新工作推动机制,改进督查督办方式,既督促提升思想认识,又督查工作落实,既督导企业,又对各部门、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进行督政,确保各项制度落实落细。同时,对省督察移交的重点案件深入调查、严肃处理,责成有关部门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突出环境问题多发频发的区域和领域,严肃问责“关键少数”。市污染防治攻坚强化督查组对反馈意见和举报件查办情况,逐条逐项进行现场督导核查,严格检查验收整改进展情况,督促各部门切实解决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感觉到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成效。 

  (五)高质量开展自查整改。全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现场核查专项行动后,第十八工作组向我市反馈了现场核查情况,对照核查情况,我市对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进行了自查整改。为确保做好自查整改工作,我市组织召开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做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大会,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会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对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各项整改事项。会议明确各项整改任务的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会后各责任单位对照整改标准立即开展整治,对要求的整改措施逐条逐项进行落实,收集完善相关整改支撑材料。经过有效的整改,截止目前,我市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34项反馈意见中,15项全面完成整改、9项基本完成整改、10项按时序推进,所有未完成整改事项,正按照整改标准积极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整改力度,坚决彻底完成整改,以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整改的新成效,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持续推进整改,巩固环保督察成果。坚持治理和保护修复并重、整改与建立长效机制并举,在巩固前一阶段集中整改成果的基础上,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进整改工作。对已经完成,需要长期坚持的各项整改任务,及时组织现场核查,防止出现问题反弹,对需要在2019年和2020年以前完成的整改任务,继续实行台账管理、清单销号,确保按要求全部整改到位。 

  (二)强化督导检查,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继续实行督察交办和清单销号制度,采取领导分包、部门负责、挂牌督办的方式,落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予销号,对履职不到位的,依法依纪启动问责程序,促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全面落实,推动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落实到位,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三)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排污许可,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及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加快推进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立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专门工作机构,建立环境保护督察的长效机制,确保整改工作持续推进。 

  (四)加强宣传引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报会和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等方式,持续跟踪报道、公开发布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曝光一批违法违规、整改不力的典型案例,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附件1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具体问题整改完成情况 

    

  

  附件1 

  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 

  具体问题整改完成情况 

  济源市委、市政府负责的整改任务共8大类34项,逐项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一)履职尽责有所懈怠 

  1.整改任务第1项:督察期间通过谈话了解到,济源市部分干部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特别是对2018年济源市空气质量高位运行、一个时期以来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破坏等问题,强调历史原因、特殊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客观原因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少,对思想认识和工作方面的差距正视不够。少数地方没有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做到履职尽责。 

  整改措施:(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情况纳入市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述学考核内容,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各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将环境保护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生态环保工作汇报、研究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制定生态环保重要举措。(2)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中,依托市委党校等平台,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比重,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3)研究制定济源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细则,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大干部政治站位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夯实,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落实。 

  2.整改任务第2项:督察进驻期间,要求济源市就上堰河黑臭水体问题查明原因,北海街道办事处办事处以“受专业和设备制约,排查具体排污口困难”为由几次敷衍搪塞。后经取样检测,该河小李庄段氨氮超标28倍、COD超标13倍多。 

  整改措施:(1)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教育惩处并重、标本兼治的原则,从严从实查处环保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以案促改,完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考核机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克服畏难、厌战、麻痹情绪,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原则,认真履职尽责。(2)按照《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有关工作的函》(豫建城〔2018〕52号)要求,已将上堰河确定为黑臭水体,纳入2019年第一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台账。查明上堰河黑臭原因,排查河道排污口。按照生态河道标准规划改造上堰河,沿河道铺设截污管道,对淤积河段进行清淤。建设污水支管网2000米,将生活污水纳入天坛路或济渎路城市污水管网。(3)治理期间采取临时措施,将沿河的豆腐生产作坊废水进行收集,统一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直到污水能够纳入主管网为止。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广大干部能够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原则,认真履职尽责。我市将上堰河确定为黑臭水体,对被污染的河流进行了治理,现在治理工程正在按照整改时限要求进行。 

  3.整改任务第3项:由于思想重视不够,监管流于形式,轵城镇泽北村、西添浆村、桥凹村等地周边多家养殖场的养殖污水通过软管或沟渠直排,致使《济源市2018年河流沿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没有如期落实到位。 

  整改措施:(1)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中,依托市委党校等平台,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比重,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2)提升执法能力,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3)加大对轵城镇泽北村、西添浆村、桥凹村等周边养殖场养殖污水直排等违法现象的监管,对发现的畜禽养殖场粪污外排行为进行查处。(4)举一反三,对全市养殖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未完成整治任务的,立即封堵排污口,责成建设与养殖场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落实消纳粪污的农田和林地。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完成了对轵城镇泽北村、西添浆村、桥凹村等区域污染治理,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商隐河河道进行了清淤整治,对沿岸垃圾进行了清运,加大了对养殖户和排污口巡查力度,目前轵城镇泽北村、西添浆村、桥凹村等周边养殖场等均未发现养殖污水直排。同时引导养殖场与种植户签订粪污消纳协议,指导填写粪污去向登记表,并指导全市河流沿线554户养殖户共建污水贮存池5.16万立方米、储粪场1.17万立方米,为河流沿线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处理提供保障。 

  (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待加强 

  4.整改任务第4项: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督察发现,个别基层党委(支部)、政府和有关部门思想上缺乏大局观念。有的盲目乐观,认为工作成效明显,产生疲劳厌战情绪;有的遇到担责担难的任务就退缩摇摆,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措施不得力,抓工作时紧时松,污染防治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造成一些领域的污染攻坚工作不严不实。 

  整改措施:(1)成立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分包重点区域、分口负责的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工作机制。(2)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相关规定,以及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三管三必须”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亲自抓、负总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3)完善督导调度、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抓住关键环节,进行会商研判,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督查通报制度,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的督导、约谈、挂牌督办和目标考核等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违法违规或失职渎职行为,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对全市环保工作统筹协调,明确了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本部门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广大干部能够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原则,认真履职尽责。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了责任追究,并在媒体公示。 

  5.整改任务第5项:督察组随机抽查发现,在清洁型煤的生产供应管理方面有漏洞,南官庄洁净型蜂窝煤厂、关阳洁净型蜂窝煤厂、李九成洁净型蜂窝煤厂、党传斌洁净型蜂窝煤厂4家清洁型煤生产企业,均发现存在违规使用煤泥等低质、劣质煤作为民用煤原料的情况。 

  整改措施:(1)研究制定《济源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细则》,加强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任务目标考核,通过实施效能督查问责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推动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效落实,切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对南官庄洁净型蜂窝煤厂、关阳洁净型蜂窝煤厂、李九成洁净型蜂窝煤厂、党传斌洁净型蜂窝煤厂4家企业进行环保达标整改。(3)对全市清洁型煤生产企业进行排查整治,严禁使用褐煤、洗中煤、煤泥等低质、劣质煤作为洁净型煤原料,各种辅料、添加剂应无毒、无害、无异味,使用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所生产的洁净型煤产品必须达到《商品煤质量民用型煤》标准中的蜂窝煤1号和型煤1号标准。建立煤质监测制度,每月抽查抽测不少于每家1次,凡发现使用煤泥等低质、劣质煤等作为洁净型煤原料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厉处罚。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持续开展生产加工环节洁净型煤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加大抽查力度,截止7月底今年共对18家在产民用型煤生产企业的77批次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合格74批次,批次合格率96%。通过强化煤质管理,确保全市清洁型煤生产企业使用符合要求的民用煤原料。 

  6.整改任务第6项:督察组还发现,洁净型煤生产普遍存在产品包装无标识或标识不规范问题,甚至有未经包装进行配送进入流通、使用环节的现象。 

  整改措施:加强巡查,监督洁净型煤产品使用包装袋或包装箱进行包装,包装袋或包装箱上应按照《商品煤质量民用型煤》规定进行标识,标识内容规范,凡不包装或标识规范的,一经查实,按照相关规定,停止生产供电6个月。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所有型煤产品全部进行了包装,并规范了标识。 

  7.整改任务第7项:在城乡结合部的露天烧烤、油烟治理、烟花爆竹禁限放等重点工作落实推进上,由于机制不完善、措施不严、力度不够,均不同程度出现一些问题。 

  整改措施:(1)全面排查整治城乡结合部的餐饮服务业,督导餐饮单位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定期清洗维护并记录(至少每月一次)。(2)取缔所有露天烧烤,烧烤、烹饪必须安装配套符合环保标准的油烟净化装置。(3)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的落实,餐饮服务单位未配套油烟净化设备的一律停止营业,每日巡查,发现问题落实查封等措施。(4)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及“平安济源”“济源治安”“今日头条”等微信、微博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倡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禁燃禁放规定。(5)开展禁燃禁放巡查,认真排查可能存在的非法制贩、存储烟花爆竹重点区域、部位、场所,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零售摊点,从源头上控制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开展全面禁止露天烧烤和店外烧烤专项整治行动,对城市建成区整治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装置的规范使用和定期清洗进行全面排查、安排指导大型餐饮行业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施等措施,餐饮油烟得到有效控制。市区和各乡镇镇区已全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三)个别重点污染防治工程推进不力 

  8.整改任务第8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属于重点民生工程,原定2018年底完工,现预计到2019年4月底才能结束。 

  整改措施:行业主管部门强化对项目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清单,通过倒排时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通过查漏补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具备进垃圾发电条件。 

  9.整改任务第9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2017年底已经通过省政府验收,在项目试运营过程中,出现生产设备不匹配、产品不规范、利用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整改措施:(1)结合原料情况和再生产品类型,增添破碎、二破、筛分、洗砂等设备,提高骨料筛分能力,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2)限期补办环评手续。结合生产条件,配套除尘、降噪、废水处理设备及环保设施,提升扬尘污染治理水平,生产、贮存过程中对建筑垃圾进行全覆盖,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在原有批复基础上新建一破碎洗沙生产线,主要设备已购置到位,已向审批部门提交环评报告。 

  10.整改任务第10项:北海三庄段截污管网工程因村民阻工,协调不到位,已停工40余天。 

  整改措施:强化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与群众协调沟通,深挖问题根源,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阻工问题,保障工程顺利施工,确保工程及早建成投入运行。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截污管网北海三庄段已全部完成施工。 

  二、高耗能重污染行业比重偏高问题比较突出 

  11.整改任务第11项: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周边280平方公里范围内,对市区环境构成较大压力 

  整改措施:(1)严控“两高”行业产能,严把工业项目选址关、审批关。原则上全市禁止新增钢铁、水泥、玻璃、传统煤化工(甲醇、合成氨)、焦化、铸造等产能。(2)下发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8〕31号),组织对敏感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实施了搬迁。(3)下发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推进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2019〕13号)和《济源市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改造领导小组关于公布城市建成区内第一批搬迁改造重污染企业名单的通知》(济企搬迁改造〔2019〕1号),明确了搬迁对象、实施范围和完成时限,同时确定了第一批搬迁改造的10家企业,有序推进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对就地对标改造的济源钢铁、丰田肥业等重点企业明确了整治要求。(4)推进焦化行业整合重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淘汰4.3米及以下焦炉。(5)加快推进济源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沁北电厂集中供暖,城市热源替代等项目建设,加大企业环保技改力度,强化污染减排。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调整产业布局,严格项目准入,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加强污染防治,保障市区环境质量。 

  12.整改任务第12项:2017年济源市燃煤使用量约1300万吨,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燃煤使用量为6732吨,是全国的16倍以上,是全省平均使用量的4-5倍。 

  整改措施:(1)下发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煤炭消费减量实施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济政〔2019〕10号),明确了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目标,重点行业,采取措施,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减量工作,重点对焦化、化工、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实施全方位监管。(2)严格控制新增耗煤项目、深化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大力削减非电行业用煤、加强煤炭消费全过程监管、落实差别化电价和加快用能权交易。实行煤炭消费监测预警调度。加快高质量绿色调整。统筹煤炭指标分配,明确能源原料选择,加快绿色发展转型。(3)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拓宽清洁能源消纳渠道,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推进风电项目建设,有序建设大型风电基地和平原地区低风速平原风电项目,因地制宜推动分散式风电开发。建成并网风电15万千瓦,正在推进建设分散式风电8万千瓦,积极开展储备10万千瓦风电项目前期工作。(4)加强天然气保障。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镇天然气利用工程,不断提高“气化济源”水平。灵活采取管道及CNG(压缩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供气站等多种方式供应天然气,已经实现了城区燃气全覆盖,6个平原镇全覆盖,山区5镇已覆盖4个镇。积极衔接LNG/CNG生产企业和燃气企业间管网的互联互通,确保储气能力建设,满足生产、生活需求。(5)深化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开展煤电机组节能环保标杆引领行动,进一步降低度电煤耗和线损率。严控电力用煤质量,提高燃煤机组锅炉入炉热值。沁北电厂煤炭热值已提升至5000大卡,国电豫源已提升至4500大卡,计划到2020年控制在296.5克标准煤/千瓦时。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7月8日,召开济源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专题会,市长石迎军要求,加快发展新能源,逐步降低煤炭使用量,坚决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煤炭消费减量任务。确保到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较2015年降低13%,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明显降低,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7.5%。 

  13.整改任务第13项:高强度的燃煤导致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异常突出,2018年前11个月份中,济源市有9个月二氧化硫月均浓度为全省最高,尤其是进入秋冬季以来,二氧化硫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小时浓度出现100微克/立方米以上的高值现象时有发生,比周边区域高出10倍左右,严重影响全省均值。 

  整改措施:(1)制定了《济源市二氧化硫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开展二氧化硫专项整治。(2)督促所有安装有二氧化硫治理设施的企业或燃煤、燃气的窑炉,全部配套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并与市环保部门联网,全面监控二氧化硫排放情况。(3)开展了涉二氧化硫企业执法检查,针对检查发现污染防治和监控管理的问题,建立限期整改工作台账,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责成停产整改。(4)每周召开二氧化硫整治专题会议,对冶炼、焦化、钢铁等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整治,重点监控冶炼行业制酸工序设备启停期间二氧化硫转化率低、排放浓度高等问题。(5)紧盯空气质量战监控数据,对二氧化硫数据异常及时进行追根溯源,查找源头,对排放异常企业及时下达警示函,第一时间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通过积极有效整改,今年4月份以来,已经连续4个月二氧化硫月均浓度排名退出全省倒数第一。 

  三、矿山生态保护及治理修复亟待加强 

  14.整改任务第14项:受利益驱动,非法开采现象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导致济源北部沿山一带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是石料非法开采、运输产生的扬尘污染问题凸显,对石料开采企业的监管仍是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 

  整改措施:(1)印发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济源市石料开采加工行业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济政文〔2018〕79号),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全市石料开采加工的整治工作。7月3日,召开济源市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集中整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进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强调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形成保护生态环境、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2)出台《济源市石料开采加工行业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按照《济源市国土资源局  济源市公安局严厉打击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通告》要求,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采矿活动。印发《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济国土资文〔2019〕14号),加工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乱采滥挖的露天矿山,全部依法予以了关闭;将污染治理不规范的露天矿山全部实施了停产整治。停止了新建露天矿山项目的审批,原则上禁止新建露天矿山项目。(3)按照《中共济源市委办公室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责任机制的意见〉的通知》(济办〔2019〕2号)要求,建立辖区巡查队伍,加强日常巡查,坚持全天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以来公安、国土、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了3次巡查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坚持不间断昼夜对克井、玉川、五龙口等石料丰富的重点地区进行巡查。(4)市公安部门出台了《济源市公安局关于在全市石料开采加工行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成立了济源市石料开采加工行业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打击石料开采加工行业涉黑涉恶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舆论媒体多次曝光的非法开采行为。对采石采砂重点行业领域和以施工建厂、土地平整、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荒山荒坡开垦、地质灾害防治为名进行石料开采的企业单位,开展常态化滚动摸排。对排查出的全市涉石料开采加工行业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组成了专案组,专案专办。(5)加强违法案件查处,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市长热线、12336平台及其他渠道举报线索。加大案件办理力度,提高办案效率,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重大案件开展联合执法。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正在持续推进非法开采整治行动,通过专项行动,全市石料开采行业进一步规范,非法开采得到基本遏制。 

  15.整改任务第15项: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石料行业综合整治责任不明确、所在产业集聚(开发)区和镇(街道)的监督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整改措施:根据《济源市石料开采加工行业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健全石料开采加工行业长效监管机制的意见》(济石料整治〔2019〕1号)《中共济源市委办公室、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联动促进开发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济办〔2018〕2号)和《济源市产业集聚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产业集聚(开发)区、联动镇(街道)事权划转清单及企业名单的通知》(济集聚办〔2018〕5号)精神,进一步强化石料开采加工行业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督导的职责,明确了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和监管权限,落实各有关产业集聚(开发)区、镇人民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合理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完善石料开采加工行业长效监管机制。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通过整改,进一步明确石料开采加工行业综合整治责任,严格落实所在产业集聚(开发)区和镇(街道)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督主体责任,建立了石料开采加工行业长效监管机制。 

  16.整改任务第16项:监督管理方面,虽然制定出台有相关文件规定,但仍存在白天巡查多、夜间巡查少,路上巡查多、深入现场少,工作日巡查多、节假日监管少的现象,致使一些私自开采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查处。 

  整改措施:(1)开展联合执法,强化国土、公安、交通、林业、安监、相关产业集聚(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等部门协调联动,持续开展巡查和打击非法采矿行动。(2)强化属地管理,相关产业集聚(开发)区管委会和镇人民政府加强辖区巡查,白天不定期巡查,夜间每周巡查不少于两次,发现非法开采行为及时上报。(3)强化行业监管,国土部门成立三个联合巡查队,白天正常巡查基础上,从晚上9点到早上6点和节假日期间对违法采矿易发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深入一线,发现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及时进行查处。(4)公安、国土、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巡查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坚持不间断昼夜巡查,今年共出动执法监察车辆550余台次,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不间断对克井、玉川、五龙口等石料丰富的重点地区进行巡查。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通过强化巡查,加强打击违法开采力度,私采乱挖行为得到及时查处,非法开采基本得到遏制 

  17.整改任务第17项:部门联动方面,虽然全市成立有石料开采加工行业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但国土资源部门承上启下、协调各方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和镇(街道)属地管理的职责也未较好履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 

  整改措施:(1)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要求,逐级落实了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责任。(2)明确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管责任,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形成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合作长效机制。(3)严格按照《中共济源市委办公室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责任机制的意见》(济办〔2019〕2号)要求,进一步明确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责任,强化属地管理。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通过整改,进一步明确国土资源部门在石料开采加工行业综合整治工作中的职责,明确其在打击非法开采中的牵头作用,同时严格落实所在产业集聚(开发)区和镇(街道)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督主体责任,建立了石料开采加工行业长效监管机制。 

  18.整改任务第18项:理恢复方面,虽然近年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但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整治问题较多,责任主体灭失、矿山开采破坏各类土地资源面积达720.71公顷,生态修复工作滞后,综合整治亟待加强。 

  整改措施:(1)2018年印发了《济源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十三五”规划》,完成了全市历史遗留矿山现状调查,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施矿山整治示范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初步完成验收,二期工程完成了80%,三期正在加快推进。截止2018年,共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3个,累计投资21955.96万元,完成治理面积846公顷。(2)下发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2019年度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济源项目)建设的通知》(济政明电〔2019〕2号),成立了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济源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矿山治理及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总面积等,制订了工程进度台账。全市确定矿山治理修复项目5个,总投资2.25亿元,已完成勘查设计工作,正在进行施工招标审核。(3)7月31日召开了矿山治理推进会,制定进度管理台账。五龙口镇北露天开采区矿山、承留-小寨露天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和平村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下冶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第一、二、三、五及监理标段和思礼—北樊露天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第二及监理标段已签订施工合同,组建了项目部,正在进场复测。(4)监督矿山开采单位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建立了土地复垦管理台账,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同时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开展整治,明确现有矿山2020年前达不到绿色矿山标准的,将予以关闭。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完善了矿山整治工作的工作机构,完成了全市历史遗留矿山现状调查,通过地面塌陷治理、露天采场整治、拦渣坝修筑、植被回复等措施,完成了一大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持续推进整治工作,确保2020年底前,全市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达到71%以上。 

  19.整改任务第19项:督察发现,下冶镇陶山村、坡池村铝矾土矿无序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整改措施:1)2018年7月开始实施的陶山、坡池村损毁的地貌恢复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无序开采行为,对非法开采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坚决制止无证开采,加强巡查和打击力度,防止非法开采行为死灰复燃。(2)启动了山水林田湖草修复保护工程济源下冶煤铝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历史遗留的铝土矿项目进行综合整治。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矾土矿开采已全面禁止,开采遗留矿坑已回填到位,地质恢复治理基本完成。 

  20.整改任务第20项:督察发现,思礼镇城岸村多家选矿厂,五龙口镇沁河桥附近、克井镇南沟村和大社村附近等多家石料企业,无序开采,缺少防护措施,山体破坏严重。 

  整改措施:(1)开展联合执法,强化属地管理,成立联合巡查队,坚持昼夜巡查,健全日常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2)选矿厂区内所有物料进棚,彻底清除露天废渣,对厂周围裸露土地选择性种植绿草、树木,恢复土壤植被。(3)严格石料开采现场“六个百分百”要求,杜绝扬尘污染,同时按照地质环境治理方案,进行生态环境修复。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通过选矿行业综合整治,规范了企业开采行为,杜绝了非法开采。生产过程中物料进棚密闭,道路厂区清洁,非法倾倒废渣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21.整改任务第21项:督察发现,思礼镇九里沟石英砂厂,以钢渣为原料,进行粉碎作业,现场管理混乱、污染严重。 

  整改措施:采取停电措施,责令企业整改,厂区内物料全部进棚密闭,彻底清除厂区内外钢渣、保持厂区道路清洁,杜绝扬尘污染。举一反三开展行业整治,督促企业高标准建设、运行环保设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厂区建设了物料大棚,厂区内外钢渣已清运。 

  四、交通扬尘、机动车污染问题急需解决 

  22.整改任务第22项:济源市主要企业的货运年吞量达6000万吨,公路运输占比高达70—80%,每天进入市二环路以内的大型载货汽车将近5000辆。济源市是晋煤外运通道,重载过境货车较多,极易产生大量交通运输尾气污染和道路扬尘污染。由于对重型货运车辆管控难度认识有误差,在其他城市纷纷实施管控的情况下,济源市应对措施滞后,应对方法不多。2016年以来,由于焦作市沁阳常平线、207国道山西段封路改造及晋新高速晋城至焦作方向对六轴及以上重型货车实行限行等原因,山西向河南方向货运车辆均绕行济源市济阳路和济邵路,导致上述路段出境道路车流量持续增加,加之河南、山西两省关于危化车辆通行高速的规定相左,造成入省出省的车辆均在济源上下高速,加重了交通扬尘和机动车污染。仅2018年春节以来,全市每天过境大货车近2万辆,严重影响了全市环境质量。 

  整改措施:(1)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逐步增加铁路货运量,积极开展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煤炭、钢铁、建材等大型专业化物流园区、交易集散基地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积极推进企业自建铁路专用线对外开放共用,豫光金铅、沁北电厂等8家已有铁路线的企业,积极建设延长铁路线和翻车机,增加皮带转运设施等,提升铁路运力,重点企业开展新建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制定了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国电豫源开展使用铁路运输,投资4000万元、总长1.2公里的兴达煤炭铁路专用线建成投用,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通过加大了皮带廊等设施建设,减少货运转运量。(2)优化骨干公路网布局。印发了《济源市重型车辆绕城路线初步实施方案》,积极引导重型货车绕城行驶。拟定了重型货车绕城通道规划方案,制定《济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载货汽车污染物低排放区通行证办理、管理制度》,需要进入限行区域内的车辆办理入市通行证之后,按照指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引导过境重型运输车辆优先选择主通道通行,远离城市通过。同时加快推进绕城货运通道和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集装箱联运,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3)严格按照《济源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对部分载货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济环攻坚〔2018〕4号)要求,在17处限高装置卡点中设置了5处固定执勤点,执行24小时工作机制,引导分流过境本市行政区域的中、重型载货汽车绕行高速公路行驶。一环路(含)以内禁止核定载质量1吨(含)以上载货汽车通行。全天禁止国Ⅲ(含)排放标准以下柴油车辆进入一环路(含)以内道路上通行。最大限度减少载货汽车造成的污染。(4)限高装置遵循“属地管理、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原则开展工作。所有设置限高装置路口以所在辖区政府为主体责任单位,公安部门配合管控,通过限高卡点管控,路面查处,卡口抓拍等方式对于机动车违反限行通告规定进入禁行区域道路行驶的,认定为“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行驶”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5)按照《济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载货汽车污染物低排放区通行证办理、管理制度》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大货车办理通行证,需要进入限行区域内的车辆办理通行证之后必须按照指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对违法闯禁行车辆进行严管重罚。制定印发济源市重型车辆绕城路线初步实施方案和重型货车绕城通道规划方案,积极引导重型货车绕城行驶。(6)对柴油三轮(四轮)车、拖拉机市区闯禁令进入一环路(含)以内非法运输行为进行查处。重点时段在建材市场、工地周边、重型机械加工厂等三轮(四轮)车、拖拉机经常出没的路段加大管控力度。对重点区域和双汇食品生猪进场线加强监管,发现使用柴油三轮车、拖拉机的,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顶格处罚。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通过铁路专用线建设、骨干公路网布局优化、发展多式联运等,逐步减少了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铁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得到提高,集装箱多式联运量明显增长,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限行、分流等措施,减少机动车通行,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管,最大程度降低大气污染。 

  23.整改任务第23项:督察发现,长济高速259标牌附近管控不力,扬尘问题突出。 

  整改措施:(1)259标牌位于济阳高速与济洛高速工地交叉处,加大保洁力度,实施扬尘精细化管控。(2)对工地裸露黄土、物料全覆盖;对施工道路实施洒水降尘;施工现场弃渣实施播撒草籽。(3)举一反三,对穿城公路、城市出入口、重要环城公路段机械化清扫保洁次数每天不少于1次,对重要国省干线路段和旅游线路段,除日常保洁作业外,安排专项清扫保洁作业,每周不少于2次,对其他普通干线公路,除日常保洁作业外,每周专项清扫保洁不少于1次。(4)开展普通公路养护集中行动,强化路面坑槽、破损严重路段的扬尘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做好路面维修保养和路面病害防治工作。(5)对交通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防尘要求,同时加大三员巡查和督导检查,建立工地扬尘监管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长济高速259标牌附近、穿城环城公路、城市出入口公路、重要国省干线公路和旅游线路道路扬尘污染进一步得到整改。 

  24.整改任务第24项:督察发现,济源市旺达新型建材厂、济源市众信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济源市弘祥建材制品厂、济源市赵氏富强新型建材厂等多家企业因道路硬化不完全、地面保洁不及时,扬尘污染严重。 

  整改措施:(1)对存在问题企业厂区内及进厂线道路实施硬化,空闲场地进行硬化或绿化。(2)建立了保洁制度,确定保洁人员,增加地面洒水、清扫频次。(3)加大对企业扬尘防治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主要道路已硬化,地面保洁到位,有效减少了扬尘污染。 

  五、水环境治理需进一步加强 

  (一)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相对滞后 

  25.整改任务第25项:蟒河、济河流域除城市一环路内的中心城区大部分生活污水经市政管网收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外,其余未能有效收集,其中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污水管网还存在缺陷。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大,二环路以内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包括其它外围镇、街道的生活污水多数没有收集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对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已建成的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配套污水收集主支管网建设不到位,收水能力不足,加上技术、资金、管理欠缺,造成环保设施不能正常、满负荷运行,没有发挥治理作用。 

  整改措施:(1)加快完善蟒河、济河流域一环路内污水管网建设,有效收集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污水,落实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推进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系统改造。(2)按照《济源市市政管网建设PPP项目》2019年管网建设计划,投资1350万元(含泵站),规划建设3.5公里西二环(北海路——黄河路段)污水管网,加快玉泉创业园和梨林镇区污水管网与第二污水处理厂主管网对接,做好主管网沿途虎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轵城镇等区域内的污水收集。(3)完善集聚(开发)区、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条件,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改造力度,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雨污合流管道和明渠收集污水,保障运行经费,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力争项目高负荷运行。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2018年完成了南一环、西一环、柿槟新村西侧路、玉川街东延、致远街等5条道路共15.9公里管网改造,2019年完成西二环(北海路——黄河路段)、丰田路、北环路汤帝中路、荆梁中路、财源路、愚公路等主要道路和区域管网改造超过9公里,近期还将开工济水大街(东一环--愚公路)、汤帝路(济源大道---南蟒河)、南环东延等道路的管网改造,所有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均按计划进行,同时,坡头镇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行。 

  (二)农村生活污染源已经成为影响河流环境的重要原因 

  26.整改任务第26项:济源市蟒河、济河两条河流基本属无源头水,主要来源为生活、工业废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不断增加,绝大部分村镇污水收集、排污管道和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整改措施:(1)印发《中共济源市委办公室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村(居)生活污水治理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济办〔2019〕5号),按照“平原区域入管网,人口集中村建终端,丘陵山区改户厕”的规划布局原则,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台账,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进行详细摸底调查,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开展污水收集治理。(2)推进东湖、玉阳湖改造工程,实施济水西源、蟒河、苇泉河补水工程,加强水量调度,发挥生态调水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实现小浪底北岸灌区、河口村水库引水入城,逐步形成城区循环水系,优化水资源空间布局。(3)对全市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对居住相对集中、污水收集能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或集聚区、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将生活污水就近接入管网排放,不能排入污水管网的村庄,建设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4)对居住分散、日产生污水量少于10m/d的村庄,通过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方式对粪污进行处理后进入农田、林地消纳杜绝污水排入公共水体。(5)实施包含60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PPP项目。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7月2日,黄河小浪底北岸(济源)灌区一期工程试充水运行正式启动目,全市村(居)正在进行生活污水和户厕一体化改造,2019年计划完成64个村(居),其中平原区域村(居)全覆盖。 

  27.整改任务第27项:商隐河虎岭产业集聚区段、轵城镇段,沿河两岸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水质发黑发臭。 

  整改措施:(1)按照《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有关工作的函》(豫建城〔2018〕52号)要求,将商隐河确定为黑臭水体,纳入2019年第一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台账。(2)按照生态河道标准规划改造商隐河,沿河道铺设截污管道,对淤积河段进行清淤。(3)沿线生活垃圾全部清运,沿岸陈年建筑垃圾平整规范。(4)在河道附近设置禁止倾倒垃圾警示牌,安排专人负责看管,定期不定期督导检查,加强后期管护,确保河道内不再倾倒垃圾。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沿河两岸垃圾已经清运,正在通过沿河道埋设截污管道,将沿河排污口污水接入市政管网,对河道实施清淤,完成黑臭水体治理。 

  28.整改任务第28项:轵城镇西轵城村附近生活废水直排河道,河边沉积大量生活垃圾、水质很差。 

  整改措施:(1)制定实施济源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建设乡村雨污分流管网,统一收集生活污水,纳入沁园南路、文昌南路污水收集管网。(2)将西轵城村列入2019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台账任务,市财政拿出50%进行奖补,加快西轵城村污水管网建设。对西轵城村泥土河沿线排污口调查摸底,建设泥土河沿线西轵城村雨污分流管网。(3)对河道内沉积的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营机制,逐步实现全市行政村有效整治。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对河道内和河道沿岸垃圾进行了清运,雨污分流、截污管网等工程正在按程序推进。 

  29.整改任务第29项:督察组发现上堰河丰田肥业段、解放河丰田路桥段出现“奶白”等污染现象,当地人称为“牛奶河”。 

  整改措施:(1)按照《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有关工作的函》(豫建城〔2018〕52号)要求,将上堰河、解放河确定为黑臭水体,纳入2019年第一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台账。(2)按照生态河道标准规划,改造上堰河、解放河,沿河道铺设截污管道,对淤积河段进行清淤。 

  整改情况: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完成了工程沿线苗木及附属物清点、丈量和统计工作,正在进行沟槽开挖,配套建设截污管网和检查井。 

  六、养殖业监督管理工作明显滞后 

  30.整改任务第30项:督察时,济源市的生猪饲养量为123万头,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共有规模化养殖场126家,其中112家配套建设有粪污处理设施,占比为88.8%;中小型养殖户3291家,约2250家配套建设有污水收集池、干粪棚、小型沼气等粪污处理设施,占比为68.3%。散养畜禽比重占全市饲养量的七成以上,主要以养殖小区形式存在,由于政府在规划管理、指导引导工作上缺失,加上养殖户环保意识淡薄,还存在私建乱养、违规排污的现象,由于执法监管不力,有关养殖方面的群众投诉和人大政协议案提案不断增多,社会各界对养殖污染意见较大。督察进驻期间,有关养殖方面的投诉21件,在环保类投诉占比12%以上。督察组发现,在轵城镇西添浆村、承留镇东张村、五龙口镇贺坡村附近多家养殖场污染问题突出,周围群众反复举报,反映强烈。 

  整改措施:(1)加强对畜禽养殖行业的规划管理,有序发展养殖业,实施全市小散养户畜禽活口“只出不进,逐步退养”,引导养殖户逐步退出散养,降低养殖小区饲养比例。(2)组织全市规模养殖场召开2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题会议,签订承诺书133份。邀请省畜牧局技术专家,就固液分离、雨污分流、干粪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确保现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便污水防渗防溢流贮存设施,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8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3)加强源头控制。推行规模养殖场改水冲粪为干清粪,控制水泡粪,严禁水冲粪。采用节水型饮水器或饮水分流装置、水位限制器,控制养殖用水量。、使用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和低氮低磷低矿物质饲料配方,实现畜禽粪污减量化。(4)对轵城镇西添浆村、承留镇东张村、五龙口镇贺坡村附近多家养殖场加强行业监管,依法查处污染问题,消除养殖污染。(5)全市印发《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明白卡》宣传彩页16000份,宣传养殖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治污技术,通过济源广播电台《走进直播间》、济源电子政务平台、济源电视台《环保聚焦》栏目、《济源日报》、济源涉牧民生实事微信工作群等形式开展宣传,增强养殖从业者环保社会责任感,让全社会参与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依法依规推进废弃养殖场清理工作,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工作,全市135家畜禽规模养殖场,131家完成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设施配套率97%;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1%,完成沁河流域444家养殖户共计16.47万平米的集中清理。承留镇东张村常要圈养猪场和常全成养鸡场取缔后未复养;五龙口镇贺坡村贺小树、贺万里两家养猪场已无活口,贺会财猪场产生的粪污储存在猪场粪污处理设施内,贺坡村涉案的3家养猪场无粪污外排现象。 

  七、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不够扎实 

  31.整改任务第31项:督察发现,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受理信访举报件涉及济源市共116件(剔除重复案件后为73件),其中54件整改完毕,8件按照时序持续整改,1件为虚假整改,有8件整改不彻底,2件进入司法程序。 

  整改措施:对照整改台账和任务清单,逐项落实,加快8件按照时序持续整改,1件虚假整改,8件整改不彻底,2件进入司法程序案件的整改进度。加强案件的督导核查,根据《济源市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推进组工作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群众举报件整改销号工作办法的通知》(济环督改办〔2019〕1号)要求,做好116件案件的销号工作,确保所有案件如期完成整改。 

  整改情况: 全面完成整改。2016年环保督察交办的群众举报件全部整改到位,2018年116件群众举报件,113件全部完成整改,3件基本完成整改。通过督察反馈意见和群众举报件的整改和落实,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环境问题,各部门的环保责任进一步明确和压实,牢固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 

  32.整改任务第32项:督察组在济源市承留镇东张村东第一村民组现场检查时发现养殖厂仍在进行养殖,粪污存在直排现象,气味难闻,与济源市处理整改报告情况不符,存在虚假整改问题。 

  整改措施:对涉嫌虚假整改的东张村养殖厂案件中常要圈养猪场和常全成养鸡场进行取缔,清理活口,加强监管和巡查,确保畜禽活口取缔后的2个养殖场不再复养。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承留镇东张村东第一村民组常要圈养猪场和常全成养鸡场取缔到位,未复养。 

  33.整改任务第33项:思礼镇城岸村旁百诺矿业有限公司、思礼大地环保废物处理厂等5家企业未采取任何“三防”措施,向厂附近自然沟渠中倾倒大量工业废渣,存在整改不到位问题。 

  整改措施:(1)百诺矿业、大地环保和思礼全升再生资源等选矿厂限期完成了行业整治,规范设置了一类污染排放口,建设重金属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水处理系统全密闭,制定原料及循环水分析监测制度,健全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密闭大棚,封闭选矿废水处理设施,物料全部入棚存放(2)对倾倒的废渣进行了清理,对原有沟渠进行修复,选择性种植绿草、树木,恢复土壤植被。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所有5家企业已完成了运输道路修复,道路每天洒水,确保无扬尘;百诺矿业思礼大地环保思礼全升再生资源重金属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完成生产废水循环沉淀池加装顶棚,物料大棚完成密闭,厂区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实行雨污分流原料、尾渣、车辆冲洗处视频监控设施安装到位并与市环境监控中心联网;信营选矿厂钢渣项目厂区地面全硬化,物料棚进行密闭,建设厂区车辆清洗设备,厂区视频监控与环保局联网 

  八、做好生态环境损害问题责任追究工作 

  34.整改任务第34项: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移交了相关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追责建议。 

  整改措施:严格按照《关于认真做好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生态环境损害问题责任追究工作的函》(豫环督改办函〔2019〕6号)要求,对督察问责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坚持严密程序、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精准问责的原则,确保问责到位。 

  整改情况:全面完成整改。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据有关规定,对涉及1个镇、3个市直部门的4人进行了问责。并按要求在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夯实了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BR style=" clear=all></SPAN></P></DIV></DIV></div></body></html> 

主办: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